经济法概论
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
(4)智力成果
是指人们的脑力劳动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又称精神 财富。如学术论文、著作、文艺作品、创造发明、 商标等。
智力成果本身不具有物质财富的内容,但可以转 化为物质财富。如:专利可转化为专利产品,并带 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1.概念
2 法律事实的分类 1)行为 2)事件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
♫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市场主体如公司、企业、公民个人等)
♫市场运行调控关系(竞争、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计划、土地管理、金融证券监管等)
♫社会分配调控关系(财政、税收等)
第
二 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经 济
(4)经营管理权
指企业对所有人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的占 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对 企业机构设置、人事、劳动等方面的管理权利。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5)债权
是指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在当事人之间 产生的特定权利。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其义务主体是 特定的。
(6)知识产权
即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是智力成果的创 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标记所有权 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经济法主体之间形成 某种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原有的经济法律关系 中部分或全部要素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的经济法 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经济法主体之间已有 的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关系不再存在。
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 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 和终止的客观现象或事实。
2.涵义
1)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是国家调节、 干预社会经济的法律。
2)经济法调整的不是所有的经济关系。 只调整经济管理关系与经济协作关系。
3)经济法是由许多法律、法规构成的一 个群体,是一个法律体系。
经济法体系构架
◆基础理论体系 ◆市场主体体系
国有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 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公司法。。。
经
♫使用权:利用财产的权利。
济 法
♫收益权:
律
指获取财产所产生的利益的权利。如利息等。
关
♫处分权:
系
指决定财产命运的权利。如买卖、赠送等。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3)法人财产权
是指企业法人对股东投资所设企业的全部财产在 经营中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享有股东投资形成的 全部法人财产权。
经济法课程
参考教材:
经济法(第三版),赵威,人民大学出版社 经济法,葛恒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经济法课程内容设置
第一编:经济法基础理论 第二编:经济组织法律制度
企业法 公司法
经济法课程内容设置
第三编:经营活动法律制度 合同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四编:工业产权法 商标法 专利法
经济法基础理论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三 经济法的概念及涵义 1.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 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或者: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对市场主体及其活动进行 组织、管理和监督,以及在对整个市场活动进行宏观 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法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律 关 系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主体在进行经济管理和经 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由经济法加以确认的经 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
二 、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主体
内容
客体
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1)概念:
是指能以自己的名义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有经济 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简称经济法主体。
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 称为义务主体。
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
2)经济法主体资格
主体资格是指当事人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 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资格或能力。经济法主体 资格由经济法规定。
社会组织和个人只有符合法定条件,依照法定程 序或由法定机关授权、认可,才能取得主体资格, 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参与经济法律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是指经济法主体依法享有的经济权利和应当承担的 经济义务。
1) 经济权利 指经济法主体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在不同的经济法律关系中经济法主体享有不同的
经济权利,主要包括: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1)经济管理权
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经济管理职能 时依法享有的权利 。
◆市场规制法体系
产品质量法、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产权法。。。 财政税收法、会计审计法
◆市场宏观调控法体系
金融法、计划法。。。 劳动法、社会保险法
◆市场经济社会保障法体系 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障法 ◆市场经济程序法体系 经济仲裁制度
经济司法制度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四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
3)经济法的主体范围
♣♣♣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A 综合性经济管理机关 如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B 行业性经济管理部门
如交通部、农业部
C专门职能部门
如国税总局 审计署
♣♣♣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 ♣♣♣企业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和公民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4 1919年,德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经济 法命名的法规―《煤炭经济法》 ,是现代 经济法的标志。
5 1979年,日本出版了《六法全书》,经济 法单列一篇。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二 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1 新民主主义时期,经济法已在孕育之中了。 2 建国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法
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第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
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 济 法 概 述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一、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1 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 的《自然法典》
2 1842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 的《公有法典》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3 1906年德国学者莱特在创刊的《世界经济 年鉴》中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
经济管理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言,既是权利又 是义务,不得随意放弃或转让。
(2)所有权
指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所有的财产享有的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该权利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是一种最完整的物权。
第
所有权的四项权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节
♫占有权:
实际控制权。占有权可以与所有人相分离。
如借用、租赁等但所有人并不丧失所有权。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2)经济义务
是指经济法主体根据法律规定,或者为满足权 利主体的要求,必须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
当主体不履行义务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2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1)概念
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共同指向 的对象。
2)种类: ♀物 ♀货币与有价证券 ♀经济行为 ♀智力成果
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
(1)物 指能够被人们支配和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
物质财富。
动产与不动产 特定物与种类物 主物与从物 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
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
(2)货币与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是设定并证明某种财产权利的凭证。
(3)经济行为
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市场经营中为达到一定的目 的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完成一定的工作和提供 一定的劳务及经济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