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习题12

计算机网络习题12

1.通信网络的交换方式有两种,即(点对点交换、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包交换)。

2.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3.交换技术有三种,即(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4.交换节点将某一方向线路来的信息选择一条通路输出到另一个方向去的过程叫作(交换)。

5.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包)交换技术,而传统电话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技术。

6.在通信子网内部操作范畴中,连接通常叫做(虚电路),无连接组织结构中的独立分组为(数据报)。

7.分组交换中所有分组在网络传播中有(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方式。

8. OSI参考模型(物理层)的功能是:实现物理上互连系统间的信息传输,涉及通信在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比特流。

9. OSI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实现相邻节点间的无差错通信。

10. OSI参考模型(网络层)的功能是:解决如何将源端发出的分组经过各种途径送到目的端,完成路由选择和异构网的互联。

11. OSI参考模型(传输层)的功能是:实现从源主机端点到目的主机端点的可靠传输服务。

12.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的功能是:为网络使用者提供方便、有效的网络应用环境,它是用户访问网络的接口。

13.信道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波分复用)。

14.面向连接的服务分为(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拆除链接)三个过程。

15.根据信息传输方向和时间关系,其三种通信方式是:(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串行)16.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树型)以及(总线型)、(混合型)等五种。

17.按照网络的规模和距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8.根据香农公式可以知道要想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就必须增加信道的(带宽),或者提高信道的(信噪比)。

19.计算机网络基本的组成结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通信子网)、(网络高层)和(网上应用)。

20.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个子网。

21.奈奎斯特定理指出:当使用二值逻辑时,带宽为W的信道每秒所能传输的最大比特数为(2W)。

22.计算机网络所提供分类共享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

23.网络连接的形式叫做(网络拓扑)。

24.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协议叫做(协议栈)。

25.光纤根据工艺的不同分成(单膜)和(多膜)。

26.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

27.在当前的有线传输媒体中,(光纤)的传输速度最快,传输质量也最好。

28.信道中的噪声分为(白噪声:自己产生的噪声)和(冲击噪声)。

29.无线传输的三种技术是(红外线)、(激光)和(微波)(无线电)。

30.数字信号模拟传输时,数字信号变成音频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音频信号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31.在网络中有线传输媒体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32.数据链路层信息的传输形式是(帧)。

为防止发送过快,总是提供(流控制)。

35.扩展局域网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网桥)。

36.以太网为了检测和防止冲突而使用的是(CSMA/CD带冲突检测的带波监听多路访问)机制。

37. FDDI是一种具有()速率的()网技术。

38.常见广播式网络一般采用(树型)和(总线型)结构。

39. ARP是把计算机的(IP)地址转换成该机的(物理)地址。

40.局域网使用的三种典型拓扑结构是(总线型)、(星型)和(环型)。

41.局域网体系结构中,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子层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C)子层。

42.路由选择算法可分成(动态)算法和(静态)算法。

43.当网络的数据流量或交通流量超过网络的额定容量时,将引起网络的吞吐能力急剧下降,称为(网络堵塞、网络拥塞)现象。

44. ATM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单位是(),其长度为()字节。

45.解决网络拥塞的常用方法是采用(进行流量控制)。

46.网络互联在数据链路层用(网桥),在网络层用(路由器)。

47.防火墙技术有(数据包过滤)、(应用级网关)和(代理服务)。

48.电子邮件的传递都要通过(邮件网关)来完成。

49. C类IP地址,每个网络可有(250)台主机。

不能超过25550.分组过滤和代理服务是(防火墙)技术。

51.从计算机域名到IP地址翻译的过程称为(域名解析)。

二、选择题1.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中,( A )的数据传送单位是比特。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2.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中,物理层的数据传送单位是( A )。

A.位B.帧C.分组D.报文3.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中,( B )的数据传送单位是帧。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4.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送单位是( B )。

A.位B.帧C.分组D.报文5.在OSI参考模型中,在( B )将比特流划分为帧。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6.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中,( C )的数据传送单位是分组。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7.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中,网络层的数据传送单位是( C )。

A.位B.帧C.分组D.报文8.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中,( D )的数据传送单位是报文。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9.TDM是( A )多路复用技术。

A.时分B.频分C.波分D.码分10.FDM是(B )多路复用技术。

A.时分B.频分C.波分D.码分11.WDM是(C )多路复用技术。

A.时分B.频分C.波分D.码分12.CDM是( D )多路复用技术。

A.时分B.频分C.波分D.码分13.传送速率单位“b/s”代表的意义是( B )。

A.Bytes per Second字节/sB.Bits per SecondC.Baud per SecondD.Billion per Second14.同等层实体之间通过( A )进行通信,完成一定的功能。

A.协议B.服务C.服务访问点D.以上三者15.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 )。

A.ARPANETB.ChinaNetC.InternetD.CERNET16.(D )类型的网络不是按照网络的跨度分类的。

A.局域网B.广域网C.城域网D.星型网17.星形、总线形、环形和网状形是按照(D )分类。

A.网络功能B.管理性质C.网络跨度D.网络拓扑18.(C )类型的网络是按照管理性质分类的。

A.局域网B.电路交换网C.公用网D.总线网19.传输二进制位的总数与其中出错的位数的比值称为( A )。

A.误码率B.误字符率C.误包率D.误分组率20.有线信道的传输媒体不包括( B )。

A.电缆B.微波C.光缆D.架空明线21.无线信道的传输媒体不包括(D )。

A.激光B.微波C.红外线D.光纤22.收发双方可以同时发送信息的传输形式称为( C )。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多工23.通信双方可以互相发送信息,但不能同时双向发送的传输形式称为( B )。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多工24.数据交换常有三种方式,其中不包括( D )。

A.报文交换B.分组交换C.线路交换D.传递交换25.信息的传输媒体称为(B )。

A.信源B.载体C.信宿D.噪声26.信息的发送者称为( A )。

A.信源B.载体C.信宿D.噪声27.信息的接收者称为( C )。

A.信源B.载体C.信宿D.噪声28. OSI将复杂的网络通信分成( D )个层次进行处理。

A.3B.5C.6D.729.(C )协议或规程属于物理层协议()。

A.X.25协议B.HDLCC.RS-232-CD.IP协议30.( A )协议或规程属于数据链路层协议。

A.PPP协议B.TCP协议C.IP协议D.FTP31.( B )协议或规程属于运输层协议。

A.HDLC规程、BSC规程B.TCP协议、UDP协议C.IP协议、PPP协议D.FTP、UDP协议32.(C )协议或规程属于网络层协议。

A.HDLC规程B.TCP协议C.IP协议D.FTP33.香农定理指出:信道容量与(B )成正比。

A.噪声功率B.信道带宽C.信道速率D.信号频率34.100Base-T使用哪一种传输介质?( B )A.同轴电缆线路B.双绞线C.光纤D.红外线35.RS-232-C是(A )接口规范。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36.用载波频率的两个不同振幅来表示两个二进制值,这种调制方法称为( A )。

A.ASKB.FSKC.PSKD.NRZ37.用载波频率的两个不同频率来表示两个二进制值,这种调制方法称为( B )。

A.ASKB.FSKC.PSKD.NRZ38.用载波频率的相位移动来表示二进制数据,这种调制方法称为(C )。

A.ASKB.FSKC.PSKD.NRZ39.一种用载波信号幅度的不同来表示数字数据的调制方法称为( A )。

A.幅度调制B.相位调制C.频率调制D.混合调制40.一种用载波信号频率的不同来表示数字数据的调制方法称为( C )。

A.幅度调制B.相位调制C.频率调制D.混合调制41.一种用载波信号相位移动来表示数字数据的调制方法称为(B )。

A.幅度调制B.相位调制C.频率调制D.混合调制42.若码元速率为1600 Baud,采用3DPSK,则数据速率是( B )。

A.1600 bpsB.4800 bpsC.6400 bpsD.9600 bps43.若码元速率为1200 Baud,采用3DPSK,则数据速率是( C )。

A.1200 bpsB.4800 bpsC.3600 bpsD.9600 bps44.若码元速率为2400 Baud,采用3DPSK,则数据速率是(C )。

A.1200 bpsB.2400 bpsC.7200 bpsD.9600 bps45.若码元速率为1400 Baud,采用4DPSK,则数据速率是( D )。

A.1200 bpsB.1400 bpsC.3600 bpsD.5600 bps46.若码元速率为1200 Baud,采用4DPSK,则数据速率是( B )。

A.1200 bpsB.4800 bpsC.3600 bpsD.9600 bps47.若码元速率为900 Baud,采用3DPSK,则数据速率是(C )。

A.900 bpsB.1800 bpsC.2700 bpsD.3600 bps48.若码元速率为2400 Baud,采用4DPSK,则数据速率是( D )。

A.1200 bpsB.4800 bpsC.3600 bpsD.9600 bps49.若码元速率为900 Baud,采用4DPSK,则数据速率是(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