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光纤到户FTTH设计毕业论文1项目建设背景近年来,基于互联网协议的骨干网和IP局域网发展迅速,成为宽带网络主要的传送方式。
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接入网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
在光接入网中,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点到点解决方法,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不包含有源节点,具有对业务透明、运行维护费用低和易于升级等优点,是三网(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融网的理想平台。
为了应对新的业务新的挑战,贯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对2010年大规模开展全业务接入的整体要求。
移动在全市围开展了FTTX建设项目。
本次GPON项目工程采用FTTH (光纤到户)建设方式,为即将入住的用户提供语音、数据业务。
2 GPON网络建设原则2.1 OLT建设原则根据移动对OLT端局的规划,将OLT分别放置于各地区域中心局。
建设初期OLT机框及配套设备一次配置到位,其中OLT的用户板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后期可根据用户数量的增加扩容用户板卡。
2.2 ONU建设原则考虑到小区和商务楼宇开盘用户入住率较低,初期按照总用户数的50%确定ONU设备的型号和端口数。
后期ONU的扩容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逐步增加;安置小区用户入住率较高,初期按照总用户数的70%确定ONU设备的型号和端口数。
2.3 光分路器配置原则考虑到终期用户的全面覆盖,同时避免光缆的再次调整、扩容,在初期建设时应根据总用户数情况,终期ONU数量规划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配线网络架构,并根据每个ONU占用1芯光缆计算,确定光分路器的配置个数,进一步确定布放光缆的数量。
根据用户业务需求带宽及用户类型的角度考虑,FTTH接入方式的总分光比定为1:64;FTTB接入方式的总分光比定为1:32。
2.4 ODN建设原则2.4.1路由选择原则(1)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必须做到满足通信需要、保证通信质量、使线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维护和施工。
(2)光缆线路路由应尽量沿靠公路,顺路取直,注意避开公路用地、路旁设施、绿化带和规划改道拓宽地段。
(3)光缆线路路由需要考虑有关部门发展规划的影响。
选择的路由应符合城乡规划部门的要求,并取得书面同意的批复文件。
(4)光缆线路路由应选择在地质稳固、地势较平坦的地段。
在平原地区,应避开湖泊、沼泽、排涝蓄洪地带,尽量少穿越水塘、沟渠,不宜强求长距离的大直线,并考虑当地的水利和平整土地规划的影响。
(5)光缆线路路由一般宜避开干线铁路,且不应靠近重大军事目标。
(6)光缆线路不宜穿越大的工业基地、矿区,并避开挖沙取土区、砖窑等特殊地段,并尽量少穿越村庄。
(7)光缆线路尽量避开电力、供水、煤气、石油、暖气等管线。
(8)光缆线路不宜通过森林、果园、苗圃及其它经济林场。
对于地面上的建筑设施和电力、通信杆线等宜尽量避开。
2.4.2光缆敷设方式选择原则(1)管道光缆敷设光缆线路进入市区,应采用管道敷设方式,并尽量利用原有通信管道,目前无通信管道资源利用的,可根据未来光缆发展情况结合市政建设考虑新建通信管道。
(2)墙壁光缆敷设光缆墙壁敷设方式包括自承式、吊线式和钉固式三种方式。
一般沿室外墙壁敷设时采用自承式和吊线式,在室墙壁敷设时采用钉固式。
(3)室通道光缆敷设在同一楼的地下室或同一楼的不同楼层间敷设光缆,可采用室通道敷设。
室通道包括走线架敷设,暗管敷设,顶棚敷设,弱电井道敷设等多种敷设方式。
2.4.3 主干光缆及配线光缆设计原则用户光缆网基本拓扑结构有三种,即星形、总线形和环形。
各种网络结构都有其特点,在设计时应根据各相关点的地理位置、重要性、需要提供的业务、网络可靠性要求、经济性以及维护管理等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目前用户主干光缆基本采用环形与总线形结构,如用户对通信业务需求量大或有特殊要求,并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时,也可以用星形结构。
用户配光缆一般采用星形结构,当用户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环形结构。
2.4.4 入户五类线设计原则(1)住宅用户一户配一根五类线。
(2)在楼垂直方向,光缆宜在弱电竖井采用电缆桥架或电缆走线槽方式敷设,电缆桥架或电缆走线槽宜采用金属材质制作,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在没有竖井的建筑物可采用暗管方式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和阻燃硬质PVC管,管径不宜小于φ50mm。
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
(3)楼水平方向入户光缆敷设可采用钢管和阻燃硬质PVC管或线槽,管径宜采用φ15-φ25mm,楼暗管直线预埋管长度应控制在30米,长度超过30米时应设过路箱,每一段预埋管的弯曲不得超过两次,不得形成S弯,暗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径10倍,当外径小于25 mm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径6倍,弯曲角度不得小于90度。
(4)引入过路箱的竖向暗管应安排在箱的一侧,水平暗管可安排在箱体的中间部位,暗管引入箱的长度不应大于10-15mm,管子的端部与箱体应固定牢固。
(5)入户五类线进入用户桌面或家庭做终结有两种方式:采用A-86型接线盒或家庭综合信息箱。
设计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终结方式,应尽量在土建施工时预埋在墙体。
(6)家庭综合信息箱的设置位置应选择在隐蔽便于跳接使用的位置,并有明显的说明标志,避免用户在二次装修时损坏。
安装高度箱体底边距地坪不应小于300mm。
2.4.5 光分路器配置及设计原则光分路比应综合考虑GPON系统的传输距离、MDU带的用户数、PON系统带宽分配来进行选择,根据目前地区的具体情况以及各厂商设备的容量配置,一般情况下:(1)在采用FTTH(PON)模式时,光分路比宜按1:32或1:64设计;(2)在采用FTTB(PON)+ LAN模式时,光分路比宜按1:16或1:32设计;设计时必须考虑设备(OLT)每个PON口和光分路器(OBD)的最大利用率,应根据用户分布密度及分布形式,选择最优化的光分路器组合方式和合适的安装位置。
在用户需求不明时,特别对于一级分光结构,可按照覆盖围住宅用户的户数20%~30%配置,设计时应预留光分路器的安装位置,便于今后扩容。
对于有明确需求的住宅小区、高层建筑等,如需求达到系统容量的60%,光分路器可以一次性配足。
对于有驻地网的用户(商务楼、办公楼、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光缆宜布放到驻地网机房。
2.4.6 光分路器的安装应遵循以下原则(1)无论采用何种光分路器,光分路器本身必须封装在密封盒,光分路器引出光纤一般采用2.0mm外护套软光纤,仅1:32光分路器采用0.9mm外护套软光纤,安装在19英寸标准机架置式光分路框的光分路器,其引出光纤软光纤长度控制在600mm,安装在墙式光分路箱的光分路器,其引出光纤软光纤长度控制在900mm,安装在户外型落地式光分路箱的光分路器,其引出软光纤长度控制在1500mm。
(2)光分路箱的设置位置必须安全可靠,便于施工及维护。
设计时应考虑光缆网结构的整体性,具有一定的通融性、灵活性,并注意环境美化和隐蔽性。
(3)光分路器安装位置可选在小区的移动机房、弱电竖井、楼层壁龛箱等室。
也可以安装在光交接箱、光分纤箱,或采用户外型光分路箱单独安装,安装位置必须安全可靠。
(4)光分路器必须安装在具有防尘功能的箱(框),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如:户外落地式光分路箱、户外挂墙式光分路箱、室明装挂墙式光分路箱、室暗装埋墙式光分路箱、19英寸标准机架置式光分路框。
(5)室外安装箱体处于锁闭状态时,其防护性能应符合GB4208标准中IP65级。
(6)光分路箱(框)的容量以光分路器数与分路比的乘积表示,每个光分路箱(框)只能安装同一种分路比的光分路器,不允许将不同分路比的光分路器安装在一个光分路箱(框)。
2.4.7 光通道衰减核算ODN光通道损耗所允许的衰减定义为S/R和R/S参考点之间的光损耗,OLT的传输距离应通过ODN光通道损耗核算以及OLT、ONU设备的功率预算,采用最坏值法核算。
(1)核算公式:ODN光通道损耗=光分路器插入损耗+光活动连接器插入损耗值×数量+光纤衰耗系数×传输距离+光缆线路富余度(2)相关参数取定:光分路器插入损耗:光分路器插入损耗:3.5×N(光分路器分光比=2N);光活动连接器插入损耗值:0.5dB/个;带状光缆光纤接头衰减取双向平均值为:0.2dB/每个接头;冷接子双向平均值为:0.15dB/每个接头;光纤富余度Mc:1)当传输距离≤5公里时,光纤富余度不少于1dB;2)当传输距离≤10公里时,光纤富余度不少于2dB;3)当传输距离>10公里时,光纤富余度不少于3dB。
2.4.8 ODN光缆容量配置光分路器与OLT之间的光缆一般为用户主干光缆或用户配线光缆,光缆芯数将视需安装的光分路器数量,并考虑未来升速的需要及适当考虑向FTTH演进的光缆纤芯需求,可采用1:2或1:4(光分路器数量:光缆纤芯数)配置。
光分路器与ONU之间的光缆一般为驻地网光缆,光缆芯数将根据不同的接入模式分类配置:(1)在采用FTTH(PON)模式时,驻地网光缆一般以光缆接头盒作为光缆容量的递减方式或采用光缆分支接头箱的方式进行光缆网的设计。
据此,光分路器至光缆接头盒或光缆分支接头箱间将使用大芯数光缆,大芯数光缆的纤芯数以每台ONU配1芯;光缆接头盒或光缆分支接头箱至用户宅ONU间的光缆在采用普通室外型光缆时按每台ONU配2芯(用1芯、备1芯,一般为别墅区),在采用室小弯曲半径光纤光缆时按每台ONU 配1芯(一般为公寓楼);(2)在采用FTTB(PON)模式时,光分路器至MDU间的光缆纤芯数按每台MDU配2芯(用1芯、备1芯)。
公寓楼的入户光缆宜采用小弯曲半径光纤制成的室型光缆,建议采用ITU-T G.657A建议的光纤,其余光缆采用符合ITU-T G.652D建议的光纤制成的普通室外型光缆。
3 设备方案3.1 总体方案根据移动的要求,OLT设备将放置于区域骨干/汇聚机房,通过主干光缆连接放置在小区(或商务楼)机房的分路器,主干光缆通过分光器分支后,用室外一体化光缆引入到用户楼道(或弱电井)与ONU连接;从ONU通过五类线入户,采用“混线”的方式提供宽带和语音的接入。
示意图如下:图3.1-1 FTTB接入系统拓扑图图3.1-2 FTTH接入系统拓扑图3.2 网管方案本次GPON的网管设备部署在定海传输机房,对传输网络进行维护、管理。
网管系统为一台PC台式服务器,下挂1套N2000网元级管理系统,SDH传输设备仍由原有的SDH网管设备管理。
图3.3-1 网管设备连接拓扑3.3设备平面布置和安装3.3.1 设备平面布置本工程设置在汇聚机房的光电接入设备,按照设计规结合传输和开关电源设备统筹考虑,其机房设备平面布置由传输专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