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强我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强我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强我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 基本情况
1.1 机构管理。

2005年我县开始建立乡镇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全县设乡镇动物防疫站22个,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独立法人独立运行,核定编制138名,人员编制不到人,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一年一聘,实行县乡两级共管,以县级畜牧部门管理为主。

2011年增加了茶场管理区防疫站,全县防疫站为23个,编制140名,现有专职防疫员151名。

1.2 福利待遇。

我县财政预算经费以2010年为例:各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人平1.85万元,23个乡镇动物防疫站平均工作经费6.8万元。

2 我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工资待遇低。

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工资普遍偏低。

防疫员的待遇除工资全额拔付到位之外,生活补助财政只预算60%的60%,差额部分靠自己弥补,而强制免疫疫种都已取消收费,资金无法到位,防疫员待遇低。

2.2 劳动强度大。

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主要从事动物防疫、动物检疫、养殖业技术推广、畜牧水产生产调查、统计上报、能繁母猪保险、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地域广,一般每人3-5个村,散养户多,家禽养殖量多,畜禽免疫病种、免疫品种多,还要承担产地临栏检疫,劳动强度特别大。

2.3 工作经费短缺。

乡镇专职防疫员每年防疫用针头、注射器械每人不少于200元,摩托车燃油和车辆折旧费每年不少于3000元,防疫、检疫电话费每年不少于2500元,不计算乡镇动物防疫站年办公经费、车旅费、招待费、宣传费等,人平每年短缺2500元左右。

2.4 整体素质差。

基层动物防疫、动物检疫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正规教育偏少,大部份子承父业,知识老化,缺乏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等问题。

2.5 设备陈旧简陋。

基层动物防疫站使用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原畜牧兽医站站房,产权不清晰,站房占地小,面积不大,全部没有常规化检验检测仪器设备。

因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基础建设的改、扩建,普遍存在原兽医对产权的归属有争议和纠纷。

2.6 动物检疫主体不合法。

《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检疫”,而实际操作中,乡镇动物防疫员不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人员,也没有官方兽医资格,但均承担动物产地检疫,也都不是动物卫生监督所委托或委派,其执法主体不合法。

3 几点建议
3.1 全额预算。

乡镇动物防疫站应纳入地方财政全额预算施范畴,由公共财政足额保障人员工资和日常运转费用,
其依法收取的检疫费一律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2 公开选聘人才并进行定期培训。

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择优选聘人才,及时补足动物防疫人员,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专业院校深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加快人才更新。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通信、交通、工作服等装备,特别是要装备快速检测设备,培训技术检测人员。

3.4 健全管理体系,明确职能。

修改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制订统一的乡、村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及相关管理制度,通过明确职能,整全、精简现有机构,建立起一支职能清晰、责任明确的防疫队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