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区能源管理系统与能耗监测的解决方案

园区能源管理系统与能耗监测的解决方案

7
系统构建
终端层(省/市地方 能耗监测数据中心)
管理层(各级服务器+ 信号转换器/网关)
通讯层(各种控制器)
现场仪表层 (各种传感器)
8
系统构建
9
系统构建
产品类型 通讯方式
优缺点
目前常用的通讯协议有:MODBUS、BACnet(国际通用),CJ188、DL/T-645;RS485最早在自动
RS485 化控制系统中应用,RS485设备采用独立的通讯与电源模块,通讯线采用双绞屏蔽线,分A、B极性,
1 园区建筑能耗现状
园区建筑能耗现状
实现园区建筑计量监测管理的意义: 分类分项计量,实现园区建筑能源管理由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型的科
学管理; 管理精细化,实现园区建筑系统的持续节能运行,降低能源费用; 实现对能源系统的低效率、故障运行的监测和诊断; 能耗商品化、数字化、信息化,实现园区建筑节能的量化评价; 实现园区建筑群能源调度与优化匹配,为业主提供园区建筑能源运
新一代“能耗在线监测一体化集成系统”,广泛适用不同类型用能单位的各种复杂 监测环境,产品集成了物联网、边缘计算等多种新技术,具有数据采集、存储、处 理、分析、网络安全隔离、数据应用展示、数据上传等功能。 通过能耗在线监测
系统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保障服务,为政府部门做好能源宏观分析与战 略规划、开展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形势分析、实施节能监察、加强能源计 量管理、制定节能标准等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为统筹能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 设提供决策支撑,为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能源日常监控管理、开展能源审计、能效对 标、能源计量审查、节能改造等提供支撑服务,切实促进企业提质增效降本。
能源 环境 协同 控制
服务滞后
国内首创,处于技术领先水平
机电 一体化
软件 自主化
调试 精确化
深化 设计
能源环境 协同化
能源 计量化
服务 本地化 6
系统构建
本系统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 主要应用于园区建筑资源与环境管理 领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它由四 部分组成: ➢终端计量(传感)设备 ➢通讯设备、通讯网络 ➢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管理软件 ➢信息发布与查询设备 等部分组成。
需采用手拉手串接,禁止星型连接,通讯距离一般在500米以内(中继距离可达1千米);
末端计量仪表
M-Bus一种专门为消耗测量仪器和计数器传送信息的数据总线设计,采用欧洲标准的二总线制,在
M-BUS 国内主要用于超声波热量表和水表等产品系列,其施工布线、线缆规格、电源等较RS485有一定优势,
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价值和基础;
RS485/M 优缺点见上表,不再累述;
-BUS
能源监测终端
TCP/IP网络形式可直接借助弱电通讯系统将数据实现远传,可减少部分设备及施工布线成本,但
TCP/IP TCP/IP通常传输距离在100米以内,在大型园区建筑、商业综合体、园区类项目有一定局限性,较适
(光纤) 合改造项目。若采用光纤传输虽可达几千米,但转换设备及布线成本相对较高,项目应用时应综合考
平台系统通过工业级组网方式: ✓实时在线监测 ✓数据采集与传输 ✓海量数据存储 ✓指标定额管理 ✓统计分析 ✓成本管理 ✓预警告警 ✓优化控制 ✓能效公示 ✓环境公示 ✓审计评估 等功能,为园区建筑提供实时化、可 视化、指标化、自动化、精细化的资 源与环境管理手段,为节能减排政策 落实与目标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C/S 程序必须整体考察,处理出现的问题以及系统升级、升级难;
C/S 是建立的Window平台上,表现方法有限;一般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机械式处理,交互性相对低;
11
系统构建
12
系统设计
园区建筑能耗监管节能系统建设与弱电其他系统统一设计与施工,尽量 单独成立子系统,设置独立管理平台,但应很好的并入其他系统(自控、 弱电、安防、通讯等),形成园区建筑IBMS管理系统。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RS485总线集成,也可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无线通讯、敷设专网等形式,通讯协议采用RTU MODBUS协议或开 放性互联网协议。
系统通过远端数据采集实现对园区建筑能耗数据的分类、分项统计,为 园区建筑能源利用提供详备的数据分析和完善的辅助决策,同时根据设置条 件对电、水、空调、采暖、照明等进行节能控制。
但在项目后期的运行维护中会产生一定的流量费用;
B/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 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B/S 能耗监管系统
B/S 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的多重的考虑,建立在需要更加优化的基础之上, 比C/S有更高的要求; B/S 多重结构,要求构件相对独立的功能,能够相对较好的重用性; B/S 构件组成,方便构件个别的更换,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 系统维护费用小; B/S 建立在广域网上,面向不同的用户群,分散地域,与操作系统平台关系最小;
软件
C/S结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服务器通常需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 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
C/S更加注重流程,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对系统运行速度不高;
C/S
C/S 构件的重用性不如在B/S要求下的构件的重用性好;
虑;
10
系统构建
产品类型 通讯方式
优缺点
无线传输距离可在几十米至上千米不等,在系统施工及布线上降低了成本,但无线通讯的稳定及可 无线
靠性易受园区建筑物、安装位置、遮挡情况等因素影响,同时无线传输的数据及时性较有线方式弱, (433MHz)在一定条件下经技术评估可采用; 能源监测终端
GPRS借助目前先进的3G/4G网络实现数据无线传输,使数据传输距离更远,受环境影响小,数据 GPRS 传输及时性更好,目前已在国内北方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系统中得到大面积应用,受到市场及用户认可。
行咨询报告; 责任社会化,低碳环保,促进节约能源;
3
目录
2 园区建筑能耗监测平台设计
建设目标
以园区建筑可持续发
展为目标、以管
理节能为重心、以节能效益为动力、以节电、节水、
节气为重点的园区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为园区建筑能耗的监控、量化管理、节能潜力挖掘
奠定基础。
5
园区建筑能源环境协同控制
缺乏深化设计 子系统分离 目标单一 缺乏精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