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音响如何布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器材的不断升级对线材的要求也会日益升级。
故此视频线、音箱线和电源线也越来越需要经受考验。
从高保真的角度讲,电源的质量,会对音响器材音效产生明显的影响.请注意以下方面:
为了确保容量充足,电线铜芯截面积不小于2.5平方毫米;为避免其他电器的干扰,应从电度表单独拉一路电源线给音响器材,且线路不得有中途接头;在器材端的电源插座最好放置多个墙内插座,这些插座都必须是高品质的品牌,能保证其中有优质的铜材导体和接触可靠;拖线板很容易成为制约音效的瓶颈应该尽量少用;另外,如果房间中还有小信号传输线如闭路电视线或视频线,则必须置入金属管并敷设到墙内,这样能有效提高抗干扰效果。
如果打算配置家庭影院系统,那么还必须放置两副在后方的环绕线。
该线应该是2平方毫米左右的多股软线。
由于有一定的长度,不宜用细线。
在实际生活当中,很多入门级的发烧友都没有对线材投入足够的重视,往往把器材的电源插头往家里的插座上一插了事,做得专业点的就是在插头出口处用一个电源滤波器,仅此而已。
但是大家是否有考虑到埋在墙壁里面、埋在地板下面的预埋线呢?如果预埋线的质量是很差的,那么无论你外面接驳的是多么高档的线材也是白费!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家庭影院视频线、音箱线的预埋策略及布线技巧。
视频布线
视频线是用来传输视频信号的,它用来连接媒体播放设备及显示设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面积的加大,为了追求大屏幕高清晰度带来的视觉享受,传统家庭影院开始向投影家庭影院过渡。
一般来说,投影仪都是以吊装在天花板的形式居多。
所以在天花板上走线是最好的选择,只要把线槽固定在天花板的龙骨上,再让装修工人在天花板上面开个洞就OK了!而从地板下走线的,如果你的地面是铺地砖,布线最好要预埋线管。
线管的作用不光是保护电线,它还具有方便更换电线的功能。
布线时,一般至少要有三种线,包括VGA线、色差线以及DVI线。
虽然在数字线风靡的现在,模拟线有一种被淘汰的感觉,但色差线却是目前模拟线里最好的,而且它支持高清标准,所以至少在5至10年内不会被淘汰。
另外,尽管目前HDMI接口较少,但是HDMI是一个未来趋势,出于长远的考虑,最好也布上HDMI线。
如果想得到稳定的电源,最好加装UPS或者电源滤波器,为了得到美观的效果,就要把它隐藏起来,这个在布线的时候要同时做好,例如可以隐藏在天花板的横梁处。
音箱布线
音箱布线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HIFI布线,另一种是影院布线。
HIFI音箱线非常昂贵,所以要想省钱,就要尽量缩短线的长度,而且这样做也可以尽量减少损耗,提高保真度。
加上音箱也就两只,建议装修时不布线,走明线即可。
而家庭影院布线就比较麻烦,因为音箱比较多,一般在6只左右,布置不好,就会乱糟糟一团,看着
不舒服!在选线方面,因为家庭影院音箱主要是用于播放电影的,所以在线材方面不必过分苛求,一般选择200芯的铜线即可。
布线的时候,由于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布线方法。
根据声学规律,音箱特别是前左前右环绕音箱,摆在短墙一方,声音效果胜过放于长墙那边。
超低音由于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可放于同一房间地面的任意合适之处,一般不用埋线。
要埋线的,通常只有后环绕音箱。
在5.1系统的时候,环绕箱只有一对,不过作为长远考虑,最好在这个基础上多布一组到两组后环绕的喇叭线,以备将来升级为7.1或8.1声道。
埋线时,无论是在地板刨坑还是在墙上凿槽,都要用塑料套管或黄蜡管将线套上,不要直接用水泥封固。
建议不使用网线代替音响线去预埋,如果你仔细查看网线,会发现网线里面都是每2条细线扭绞起来的,而且是单只硬的细铜线,严重影响音频传输,和音质问题!如果你是预埋在墙身或地板之下,建议使用专业一点的音箱专用线。
VGA音响线优势:高纯度(OFC)无氧铜绞合导体,耐磨、柔软且抗氧化性强的透明聚氯乙烯绝缘,长期工作额定温度为70℃
软导体结构,特柔级聚乙烯绝缘,透明聚氯乙烯护套。
适用于音响、广播系统设备之间的连接。
可搭配高频过量和低频过量的音响器材而达到完美的音响效果,保持音域、音乐的余韵和力度不变化。
线材形式多种多样、美观大方。
音响电缆传输高平信号,相比之下干扰信号微不足道,所以不需要屏蔽,但音响线有它自己的要求。
比如导线的电阻对麦克风线不是很强,但音响线要通过大电流,阻抗的问题就很突出,原则上是越粗越短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