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测量毕业设计

施工测量毕业设计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施工测量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摘要在工作项目中,工程测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测量施工的任何一次失误,都可能导致工程施工出现较大偏差,从而引起工程局部返工甚至报废,并延误工期,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好工程测量的施工质量,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管理课题。

目录摘要 (2)1.工程概况 (4)1.1总体简介 (4)1.2建筑设计概况 (4)1.3结构设计概况 (6)2.测量工作的总体原则 (6)2.1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7)2.2编制测量记录的基本准则 (7)2.3测量计算工作的基本准则 (7)2.4施工测量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7)3.测量准备 (8)4.场区控制网的测设 (9)4.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9)4.2场区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9)5.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10)6.±0.000m以下的施工测量 (10)7.±0.000m以上的施工测量 (12)8、复核、验线 (14)9.测量人员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1.工程概况1.1总体简介表11.2建筑设计概况表21.3结构设计概况表32.测量工作的总体原则坚持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即先测设场地整体的平面和标高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抄平),实地测设工作要坚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

坚持计算工作和测量作业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随时消除误差,避免误差积累。

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并从有利于施工出发,努力与其他施工单位协调配合,认真积累原始资料,做好观测记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测设水平。

2.1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准则2.1.1测量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测量的法令与规范,明确树立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与工程进度负责的工作目的。

2.1.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设计图纸、文件、测量起始点位、数据等)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2.1.3坚持测法科学、简捷,精度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仪器选择适当,使用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2.1.4定位放线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经由有关主管部门验线的工作制度,执行安全、保密等有关规定,用好、管好设计图纸与有关资料。

实测时应当场做好原始记录,测后应及时保护好桩位。

2.2编制测量记录的基本准则2.2.1编制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是: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2.2.2记录应填在规定的表格上,先将表头所列各项内容填好,熟悉表中所载各项内容和相应的填写位置。

2.2.3记录应当场及时填写清楚,保持记录的原始性,不允许先写在草稿纸上后转抄,以免转抄错误。

2.3测量计算工作的基本准则2.3.1测量计算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2.3.2常用方法:复算校核、总和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变换计算方法校核。

2.4施工测量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2.4.1依据原始、正确、有效,设计图纸、变更洽商和起测点位(如红线桩、水准点)及其已知数据(如坐标、标高)应有原始资料作为测量放线的基本依据。

2.4.2测量设备、仪器应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定。

2.4.3验线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独立验线应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主要包括:观测人员、所用仪器、所用测法和观测线路等。

2.4.4验线的关键环节(最弱点位):原始桩位与定位条件;主轴线与其控制桩(引桩);标高点和±0.000标高线;电梯井和建筑物结构大角垂直度等。

2.4.5误差处理:验线成果与原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若小于1/2限差者,可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两者之差略小于或等于限差者,可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

两者之差超过限差者,原则上不予验收,尤其是要害部位;若是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

3.测量准备3.1测量依据:3.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1.2《北京道济测绘有限公司提供的场地定位平面图及高程测量成果》3.1.3 工程施工图纸。

3.1.4《建筑施工测量规程》DB11/T446-20073.2人员组织:3.2.1测量主管:负责工作安排及制定测量方案;3.2.2施测人员:负责操作仪器及采集数据;3.2.4资料员:负责测量资料的整理及报验。

3.3仪器配置计划:表43.4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设测量主管一名。

测量人员要终于职守,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

3.5经纬仪测角,设角,排直线。

为消除2C差值影响,必须采用正倒镜法观测并取中。

3.6水准仪引点测量,前后视距力争相等(消除I角差值的影响)。

3.7测量结束后,应自检、互检,再交有关部门验线,经有关部门人员验线签字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8按公司有关规定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填写、上报测量资料。

3.9使用的仪器、钢尺必须具有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合格证书,并且保证在合格证书的有效时间范围内使用,到规定时间必须对使用的仪器到鉴定部门再次进行鉴定。

4.场区控制网的测设4.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4.1.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及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布设平面控制网;选点应选定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网要进行保护,并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

4.1.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依据测绘院提供的控制桩,在建筑物的周围布设一个矩形控制网。

以控制网为基础,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的方法,定出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桩,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网。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控制桩放测出楼座的控制桩,闭合校核后,再将其加密成轴线控制网。

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面规定:4.2场区高程控制网的测设4.2.1布网原则在整个场地内主体结构附近设2~3个高程点,邻点间距30m左右,构成高程闭合控制网。

4.2.2精度要求闭合差±5mm√N(N为测站数)4.2.3观测方法依据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用高差法将高程引测至场内,联测主体高程控制点或±0.000水平线后,符合到另一指定的水准点,当精度合格后,按测站数正比例分配闭合差。

4.2.4测设±0.000m高程用视线高法做出10#楼±0.000m高程为42.550米。

用同样方法做出11#楼的±0.000m高程为42.100米,14#楼±0.000m高程为42.200米 ;2号地下车库±0.000m高程为42.100米。

用红油漆标在三个楼附近的墙壁上。

5.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定位的基本原则依据测绘院提供的控制桩为依据,并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边,坚持以精定粗、以长定短、以大定小的基本原则。

计算并绘制建筑物四周主轴线交点图检核定位桩是否有松动或碰动,测设建筑物几个大角外做“#”字控制点:K1、K2、K3……K8,根据基础图及施工方案测设基础开挖线。

6.±0.000m以下的施工测量地下结构施工平面采用外控法,进场并办理控制桩移交手续,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校核,经校核无误后,依据施工图纸进行所给外皮角点的延长投测,并将控制桩向外延长10m左右,在其延长线上适当位置设立控制桩(控制桩不宜离建筑物太近,以防基坑位移造成控制桩位置偏差),作为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依据。

6.1轴线控制桩的校核校测轴线控制桩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碰动;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止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精度要求。

6.2轴线投测法±0.000m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引测时可直接将两台经纬仪分别架于基槽边的控制桩上,引测点误差不可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根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灰撒出。

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CFG 桩的控制轴线。

待防水保护层打灰后,根据基槽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将轴线投测到施工平面层上,投测出纵横的“#”字轴线。

测设其他的设计轴线及细部轴线。

根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所需的边界线、墙宽线、柱位线、基坑线及相应的50CM控制线作为支摸板的依据。

一层平面或每一段轴线测设完毕后,经自检、互检合格后,填写楼层测量记录请监理验线。

6.3放线的允许误差表56.4±0.000m以下结构施工中的高程传递6.4.1基坑底标高汇总6.4.2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点,以判断场地内水准点是否碰动,经联测后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6.4.3±0.000m以下标高的施测传递位置:选择高程竖向传递的位置,应满足上下贯通的条件,在同一平面引测的高程至少要有三处向下传递,以便于施工层校核使用;根据基坑情况,设置在较稳定的部位,用视线高法将高程基准点标在塔吊的立面位置。

在平面上用红油漆做三角标记,并标明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便于在施工中使用。

6.5地下部分放线及验线工作的协调6.5.1基槽放线与验线项目部测量员根据工程技术人员的书面技术交底,由工程测量定位桩测放出基槽上口开挖线。

开挖过程中,测量员根据书面技术交底对高程、坡度、基槽下口线、人工清底厚度、槽底工作面宽度等进行实时监控。

基槽摞底后,测量员根据定位桩向基底投测轴线控制桩,即将建筑物平面位置测放至基槽;同时,将地面水准高程引测至基槽内。

经项目部技术、测量、质量、工长四方自检合格后,填写《基槽验线记录》,相关人员签字后,报请监理验线。

基槽验线的主要内容:工作面预留宽度尺寸;基槽边坡坡度;集水坑、电梯井坑等几何尺寸、相对位置;基槽内各部位平面高程。

6.5.2基础放线与验线校核轴线控制桩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碰动。

在控制桩上用经纬仪投点法向垫层上投测建筑物主轴线或主轴控制线。

落在垫层上的主轴线或主轴控制线经闭合校测合格后,测设细部轴线。

根据基础施工图以各轴线为准,测设出施工用各种位置线(梁、柱、门窗洞口、电梯井、集水坑、设备基础等)。

经自检、互检合格后,填写测量资料请监理部门验线。

7.±0.000m以上的施工测量±0.000m以上楼层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采用激光铅垂仪从预留孔洞把主轴线的控制线投测至施工层上,然后由主轴线的控制线控制各轴线,再由主轴线放出其他细部线。

7.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内控点的布设:根据楼层施工中作业流水段的划分,进行内控点的布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