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模具设计过程 (1)
(二)钻床接线 (6)
(三)创新设计 (9)
(四)总结 (10)
(一)模具设计过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常见类型及结构
(2)掌握注射模具的整体结构及单分型面模具的拆装
(3)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成型原理:将颗粒状或粉状塑料加热熔化呈流动态后,以高压和较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腔中,在模具的冷却作用下固化并定型,得到具有特定形状和质量的塑件。
二:实验要求
(1)对新拆装模具零件进行测绘,按要求画出相应的零件结构图
(2)熟悉拆装过程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三:准备工作
(1)选择注塑模具一副
(2)选择好必要的操作工具:包括内角扳手、钳工台、旋具、润滑油、等(3)选择好测量工具:钢直尺、游标卡尺、等量具(注意:测量取整数)四:模具的拆装步骤
(1)上下模分离,左右分别摆放
(2)冲出定位销,松动内六角螺钉,将上下模分别拆分,并按顺序摆放(3)对拆分的模具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4)安装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组装,并上好润滑油
五:模具的绘制
(1)定模座板
1:拉伸出带四个销孔和一个浇注口的实体2:拉伸出定位圈
(2)型腔板
1:拉伸出下半面为弧形的实体
2:拉伸切除销孔
(4)动模板
1:拉伸出上半部分为弧形的实体2:拉伸切除销孔
(五)顶针固定板
1:拉伸出固定板
2:拉伸出各个顶针和导柱(六)左右模板
1:拉伸出带孔的实体
2:倒角
(七)推板
1:拉伸出带孔实体
2:倒角
(八)动模底板
1:拉伸出带孔实体
2:倒角
(九)销钉及螺丝钉
销钉可用拉伸做出,螺丝钉可用拉伸和混合扫描切口做出(十)组装
1:按照如图所示进行组装,型腔板为缺省,其他装到指定位置完全约束即可
2:顶针要和型腔板用销钉连接
3:进行分析模拟
4:检查错误并修正
(二)钻床接线
一:实验目的
掌握模拟Z3040钻传电气控制的原理、线路及调试技能,同是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
三:操作说明
1、主轴电动机M1的控制:
电动机M1的起动。
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其自锁触点闭合,KM1的主触点接通,电动机M1旋转。
电动机M1的停止。
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1线圈失电,KM1的常开主触点断开,电动机M1停止旋转。
在M1运转过程中如发生过载,则串在M1电源回路上的过载保护元件FR1动作,使常闭触点FR1断开,同样也使KM1的线圈失电,电动机M1停止旋转。
2、摇臂升降电动机M2的控制:
按下摇臂上升(下降)按钮SB3(椰子),接触器KM3(KM4)线圈得电,其连接在主回路中的主触头闭合,接通电路,使摇臂上升(下降)。
当摇臂上升(下降)到所需位置时,松开SB3(SB4),摇臂停止上升(下降)。
四:操作注意事项
(1)关于数字万用表
1:严禁在测量较高电压(100V以上)或较大电流(0.5A以上)时直接转动转换开关。
2:测量电量的频率不允许超出45~500Hz范围。
否则,其测量结果不正确。
3:使用完毕后,应将转换开关置于电压最高量程位置上,再关电源。
4:严禁带电测量电阻。
5:不得在高温、潮湿、灰尘等恶劣环境下使用或存放数字式万用表;当其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2)关于电气线路
1:不要漏接接地线,电动机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2:在控制箱外部进行布线时,导线必须穿在导线通道内或敷设在机床底座内的导线通道里。
3:在导线通道内敷设的导线进行接线时,注意力要集中,做到查出一根导线立即套上编码套管,接上后再进行复验。
4:不能随意改变升降电动机原来的电源相序,否则将使摇臂升降失控。
5: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应串接在主电路中,其常闭触点应串接在控制电
路中。
6:热继电器因电动机过载动作后,若需再次起动电机,必须待热了件冷却后,才能使热继电器复位。
一般自动复位时间大于5分钟,手动复位时间大于2分钟。
7:在一般情况下,热继电器应置于手动复位的位置上。
若需要自动复位时,可将复位调节螺钉沿顺时针方向向里旋转。
五:安装步骤
1: 根据电器元件选配安装工具和控制板。
2: 连接电机的外壳的保护接地线。
3: 连接电源、电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4: 自检布线的正确性、合理性、可靠性及元件安装的牢固性。
5: 检验。
6: 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通电试验。
7:通电试验完毕后,拆线。
六:电路的检修
1:对照接线图进行检查。
2:检查接线端子紧固情况,排队虚接现象。
3: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情况。
4:先检查主电路,后检查控制回路。
5:检查过载保护环节
(三)创新设计
题目:盲人之眼
设计目的:健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对于在黑暗中生活的盲人来说,他们是多么渴望光明,去看看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为了让盲人享受光明,发明一个特殊的嵌入式模块并植入到人体当中,让这个模块成为盲人新的眼睛,从而重见光明。
设计思路:从电影《鹰眼追击》中智能电脑天网可以通过摄像头监控一切,并且能自主做出各种各样的指令。
现在的街头的摄像头越来越多,大有摄像头普及之势。
通过将摄像头联网,和这个特殊的嵌入式模块进行网络连接传输,再通过模块转换为人的大脑可识别的信号并通过神经传入大脑。
随着模块的移动和控制,模块时时的与附近地区的摄像头同步通信,从而达到摄像头的切换,盲人们就可以了解附近的一切图像信息。
想法来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摄像头的普及,物与物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通信,为何不能和人体进行交流通信。
只要合理的利用摄像头,就可以了解到附近一草一木所有状况,只要能够破解信号的转换,就可以使人也能够与物通信交流。
同是怎样把模块做的更小,效率更高,同是可以合理的植入到人体内,也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
(四)总结
首先要在这里感谢指导老师,如果没有老师在我们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悉心教导,我们就完不成这个注塑模具的拆装和电气线路的连接。
在60个课时的训练中,不仅回顾了已学的知识,而且在拆模具和电路接线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意识到自己学到的只是还是太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
在刚开始的多媒体教室中,看了许多欧洲及美国国家的先进制造业,惊叹于他们的先进的制造技术,更惊叹于他们精益求精的品质。
而相比较下我国目前的制造业还差了很多,机械自动化程度低而且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
下午看了电气安全的知识,学习了怎样安全用电,并深刻体会到错误用电造成的巨大危害,对于电,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使用,一刻也不能松懈。
接下来的模具拆装实验,在拆卸模具中有了明显的思路,在拆卸的过程中没有什么大问题,能够顺利的进行模具拆装。
同时又对模具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了解到模具的内部结构和各部位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把教材和实践结合的模具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对各部分的测绘方面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一开始并未真正找到一种方法去测绘模具,总是漏掉一些数据或者忘掉里面的结构,不得不重新测量。
在拆卸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进行摆放,否则在装的时候就会找不到安装的位置。
同是模具的各个部分重量较大,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拆装。
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一切的,需要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合理分配任务。
在绘图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caxa2006的使用,对于自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一个新的软件,很是高兴。
虽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都一一解决。
而其他的ug 和solidworks就需要自己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最后是电气连线,刚开始接线想到哪里接到哪里,接的线很乱,自己都不知道接到哪里。
后来老师说要从上往下,从主到辅线路逐个连接,这样就很有条理性,就不会乱了。
按照这样做后果然效果很明显。
而每次接完线路后,要把线藏起来,不要有多余的线暴露在外面,这样可防止线路的磨损,而且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
对于接完线后不能正常工作的线路,再仔细检查后终于能正常运作。
学会了故障分析和怎样改正。
而在之后的比赛中,可以考验大家在压力作用下挑战极限,看自己最快能连完线路。
同是也可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来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虽然说几天都是站着接线,接完后很累,但是也很充实,毕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
虽然实验结束了,但是我要再一次感谢老师和同学们,没有他们的指导与帮助,我是不能完成这些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