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合理化建议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员工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员工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一、目的为调动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鼓励员工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思考,对公司的生产、运营多提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制定本办法。
二、范围1.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2.合理化建议受理范围:1)安全生产方面。
2)工艺改进方面。
3)能源节约方面。
4)设备运行管理方面5)人员培训方面。
6)物流运行方面。
7)财务管理方面。
8)后勤管理方面。
3.以下范围的建议不予受理:夸夸其谈而无实质内容的与事实或正在改善的内容相同已被采用或前已有的重复建议在正常工作程序中被指令执行的针对个人及私生活的(6)对事务的怀疑和猜测而无依据的三、管理职责1.总务部是合理化建议的管理部门,负责建议和意见的收集、呈报、初审、组织评议、跟踪、反馈、总结、存档等,并对已采纳的合理化建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及奖励的组织工作。
2.公司设立“合理化建议审核评议委员会”,对合理化建议进行正确评估、合理授奖。
其成员由公司总经理和各部门部长组成,其工作职责如下:(1)提出和修订公司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方针和规划;对重大事项进行评议,决定是否采纳;对已采纳的建议实施过程跟踪,以防决策失误,并及时予以调整;对实施后的合理化建议理行效益评估;制定奖励政策,审核各项建议的奖励。
3.各部门主管均负责动员本部门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并做好各项建议的传递审报工作。
四、管理程序.合理化建议的申报1.所有合理化建议均采用书面的形式提出,填写公司统一的《合理化建议申报表》2.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可直接交总务部,也可交与部门主管后再转交总务部。
3.各部门主管可以直接收集员工的合理化建议,然后统一用书面形式交总务部。
4.各部门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组织各种活动小组来参与活动。
总务部受理与初审1.总务部在接到书面建议书后,首先要进行初步审查把关,对没有实质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出者一个书面的答复;对有意义但内容不完整或表达不清,要找提出者进一步完善。
2.收到的建议书内容偏于批评,或不签具真实姓名,或无改进内容,不作为合理化建议进行处理,作为其它情形处理。
3.总务部收到建议书后,认为内容完全,建议提案明显合理,不存在实施风险,投入成本较低的方案,将填写了初步处理意见的建议书及相关资料,发至建议书内容所属部门的主管领导,征求并填写意见,然后报请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4.建议提案涉及内容复杂,或方案重大,或投入时间长,或专业性强很难识别,应报公司审委会审定。
5.总务部对收到的建议书进行登记、编号、汇总,并及时进行通报。
6.总务部要根据收到建议书的情况,组织和安排审委会召开会议评审。
审委会评议1.如果评议认为该提案的设计不科学,采纳价值不在,或不具备实施条件,投入风险太大,则应给予否决,但给提议人要有一定的奖励。
2.如果建议的提案很好,从评议上总体上给予了肯定,只是某些方面不完善,需要做调整修改,可由建议人按审委会意见去完善,或直接由审委会组织讨论定稿后去实施。
3.在对建议评议时认为构思很好,但建议人缺乏可靠的论证,又无条件和能力调研,可由公司进行这项工作,待论证结果出来后再决定是否采纳。
4.提案依其重要性分为四级:A级,重要的,多为创新性的;B级,较重要的,多为改良性的;C级,一般性的;D 级,反映在个别问题点上的。
5.每项建议实施完毕后,实施部门写出总结报告,审委会根据该建议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评定奖励等级,报总经理审批后给予建议人奖励。
实施过程管理1.经审委会评议通过、总经理批准实施的提案,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禁止不执行或行事拖拉,否则公司对主要负责人严惩。
2.实施部门在接到批准生的提案后,须与提议人进行沟通,共同商量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方案的实施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和资源状况,要做出详细,合理的安排,并应列出实施进度表。
4. 总务部必须对合理化建议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跟踪,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审委会和总经理。
5.建议在实施过程中,若出现不佳状况应及时加以分析,是工作中的问题,要加强管理的力度,若是建议本身缺陷,要及时停止,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
6.合理化建议是进行创新的活动,万一出现实施失败,不应对提议人进行处罚,而应当从中总结经验,特别要从审议的管理工作中找出不足。
7.总务部应做好合理化建议的统计记录及资料归档工作。
五、奖励办法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物质奖励以奖金发放,分为鼓励奖和贡献奖;精神奖励为定期进行通报表扬和年底评比授予光荣称号。
1. 建议按审委会评定的级别在实施前进行奖励,每项的奖励金额为:2.在本范围内,仅提出了意见,或提出的方案不具备可实施性的,每项奖励10元。
3.凡一年内提出建议5项,发给奖金100元;一年内采用建议3项的,发给奖金500元。
4.各部门员工建议每被采用10项,该部门主管奖励500元。
5贡献奖:.合理化建议经批准实施后,依据实际节约价值或年增产节约价值计奖,奖金按如下方法计算: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奖金:各级主管人员对其本身职责范围内所做的建议。
为本职工作方法改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案。
为公司任职为研究工作,而提出与该工作有关的建议方案。
由总经理或部门主管指定对业务、管理、技术或工作方法、程序等方面抽做的改进方案。
在其它方面已经给予过奖励,在合理化建议中不在进行奖励。
员工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员工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充分保护的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改善公司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特制定本条例。
二、管理范围以下范围的建议是应鼓励和可接受的:经营管理思路和方法的改进;各种工作流程、规程的改进;新产品开发、营销、市场开拓的建议;现有产品性能的改进;新产品技术革新、现有技术的改进;原辅材料节约、三废利用;品质的改进;降低成本和各种消耗;安全生产;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凝聚力;其他任何有利于本公司的改进事项。
以下范围的建议不予受理:夸夸其谈、无实质内容的;为完成合理化建议的任务而无新意的;公认的事实或正在改善的;已被采用过或前已有的重复建议;在正常工作渠道被指令执行的。
针对个人及私生活的。
三.组织机构公司成立一个合理化建议委员会。
该委员会可由公司总经理,总经办主任,委员由各有关职能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员工代表组成或任命。
在该委员会中还可设立专门小组,如建议提案审查组、处理组、执行组,负责提案的征集、登记、整理、评审、传递、总评存档等日常工作。
在公司的各级部门,可设立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分会。
合理化建议委员会职责范围:提出或修订公司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政策方针和总体规划;批准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年度经费预算;制定和实施例题建议活动的工作流程;审查和监督重大合理化建议的实施;总结、评估、奖励每年的合理化建议活动。
四、管理程序公司合理化建议委员会颁布实施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工作流程,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公司员工均有权对公司经营管理运作情况提出建议。
该建议可用较正规的提案表填写。
提案表主要记载事项: 1.建议人姓名、部门、职务;2.提案日期;3.提案原因或理由;4.建议方案或措施;5.预期效果及改善前后比较分析; 6.其他事项。
员工建议可通过公司OA 系统员工合理化建议栏提交建议,或以邮件发到合理化建议委员会的指定邮箱。
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工作成员定期收集建议并给予反馈。
允许员工建议是匿名或联名的。
合理化建议委员会也可公布若干经营管理问题或难题,征招建议。
收到提案后即进行登记、编号,同一内容以先提者为准,同一日提案视为联名。
经初步分类整理后送有关专家或被提案单位初审。
不予以受理或暂保留的,应及时通知原建议人。
原建议人准予申诉一次。
初审认可后,委员会进行复审。
复审中对提案划分等级,并落实提案执行部门和主办人。
提案依其重要性分为四级:A 级,重要的,多为创新性的;B 级,较重要的,多为改良性的; C 级,一般性的; D 级,反映在个别问题点上的。
对提案落实执行情况进行调查、追踪,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对提案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效果评估、效益测算及相关资料归档保存。
将提案结果作成报告产拟订奖励方案,报委员会核准后在OA 系统上公布。
提案改进结果所导致的专利、专有技术和成果,其知识产权属公司所有。
五、奖励(一)奖励办法 1.凡 1 年内提出建议累计 3 项,且均不采用的,发给奖金_ _元。
2.凡 1 年内提出建议累计3 项,且均为暂保留的,发给奖金_ _ 元。
3.对正式受理且分类为A 类的,发给奖金_ _元。
4.对因改善而降低成本或增加收入的,按下列比例提取奖金:年节约工新创价值100 万元以上,按1%计算。
年节约或部门报创价值50 万元以上至100 万元以下,按1%~%计算。
年节约或新创价值10 万元以上至50 万元以下,按%~2%计算。
年节约工新创价值 1 万元以上至10 万元以下,按2%~3%计算。
年节约或新创价值1000 元以上至 1 万元以下,按3%~4%计算。
(二)提案改进结果导致注册了公司所有的专利、专有技术和成果,可给建议人一次性特别奖金。
(三)保留或不采用的提议如后续得到采纳,接第二十条给建议人追认奖励。
(四)联名建议的奖励分配由具名在前的第一提案人主持,其他建议人如不服可向委员会申诉。
(五)公司的合理化成果可报当地政府申报合理化建议奖。
(六)公司总经理或其他高级职员的合理化建议及其奖励由公司董事会参照本条例执行。
(七)合理化建议奖励金在公司成本费用中列支,不列入工资总额,公司可适当提取合理化活动费。
六、附则员工合理化建议在经过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审议核准后应落实具体承办和协助部门。
本条例经总经理办公会议通过后颁行。
员工合理化建议征集表员工合理化建议征集表部门:质量管理部填报时间xx-12-8 姓名岗位联系电话案由生产现场的九大浪费之一:过量生产问题现状:车间内各工序间,待作业硅片较多,Cycle Time 较高,硅片等待时间较长;由于车间洁净度客观因素存在,对成品电池片效率影响较大;究其原因:1、各个工序间设备产能的不明确、不匹配、不均衡,部分工序设备的产能成为整个生产线产量的瓶颈,一旦设备出现异常,整个车间的生产将停顿下来;2、生产的过度、无序,没有节拍,只考虑到完成产量目标;3、信息交流反馈不够,只关注到局部工序内变化,没有着眼于整体的变化,当生产后段出现异常后,没有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前段工序调整;解决方案:1、建议招聘IE 工程师,明确生产各工序SPT 时间,各工序产能,找出瓶颈工序、瓶颈设备;关注瓶颈工序、瓶颈设备的保养和维修,降低设备的故障率;2、建议以瓶颈工序、瓶颈设备的产能决定产出目标,当明确前后工序的SPT 时间后,可以有效控制生产节奏,充分利用ERP 资源,限制各个工序在制品数量,避免过度生产;3、建议生产现场制作看板,明确在制品数量、工艺&设备信息,加强信息的交流,提高生产管理能力;初评意见终评意见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1.目的规范提案管理制度,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