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直流电路)
1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直流电路)
电压 U
实际方向
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高电位 低电位 (电位降低的方向)
单位
kA 、A、mA、 μA
kV 、V、mV、 μV
电功率P
能量的变化及方向 kW 、W、mW、
(消耗、供给)
μW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
(1) 参考方向
I
+
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对 E
+
电量任意假定的方向。
3V
U
(2) 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
U、I 参考方向不同,P = U I 0,电源; P = U I 0,负载。
例: 已知:U=220V,I=5A,内阻R01= R02= 0.6。
求: (1) 电源的电动势E1和负载的反电动势E2 ;
(2) 说明功率的平衡关系。
I
解:(1) U= E1-U1= E1-IR01 E1= U +IR01 = 223V
+ u
Req
_
_
结论 等效电导等于并联的各电导之和。
1 Req
Geq
1 R1
1 R2
1 Rn
即 Req Rk
③并联电阻的分流
ik i
u / Rk u / Req
Gk Geq
ik
Gk Geq
i
电流分配与 电导成正比
4.3 电阻并联
电路中有电阻的串联,又有电阻的并联,这种连 接方式称电阻的串并联。
3.2 电压源
定义
其两端电压总能保持定值或一定 的时间函数,其值与流过它的电 流 i 无关的元件叫理想电压源。
电路符号
i
+
_
uS
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电流关系
①电源两端电压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与流经它的电流方向、大小无关。 u
②通过电压源的电流由电源及 外电路共同决定。
uS
例+ i
uS R -
R0
_
电流: I
箭 标a R b
双下标 Iab
电压:
正负极性 a + U –
b
双下标 Uab
注意: 参考方向选定后,电流(或电压)值才有正负之分。
(3)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 电流(或电压)值为正值;
I = 0.28A
+ E 3V
R0
+
U 2.8V
电压 U 的参考方 向与实际方向相同, U = 2.8V, 方向由指向;
电流 I 参考方向 与实际方向相同,
电动势为E =3V 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
I =0.28A, 由流向。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流(或电压)
值为负值。
I = – 0.28A
+ E
3V
U´
R0
– 2.8V
+
电压U´的参考方 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U´= –2.8V;
即: U = – U´
电流 I 的参考方 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I = -0.28A, 由 流向。
电流源的功率
P uiS
①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非关联;
P uiS
发出功率,起电源作用
②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关联;
P uiS
吸收功率,充当负载
iS
u
_
iS
u
_
例 计算图示电路各元件的功率
解
i iS 2A
u 5V
+
i
+
2A
5V u
-_
P2A iSu 2 5 10W 发出
P5V uSi 5 (2) 10W 吸收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定律和分析方法
重点:
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 电阻元件和电源元件的特性 3. 基尔霍夫定律 4. 等效电路变换和二端网络 5. 戴维南定理与叠加定理
1. 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为了便于分析电路, 将实际电路模型化,用反映其电磁性质的理想电 路元件或其组合来模拟实际电路中的器件,从而构成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 电路模型。
任何一个复杂的电路, 向外引出两个端钮,且从 一个端子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 则称这一电路为二端网络 (或单口网络)。
无
i i
无
源
源 一
端
口
4.2 电阻串联
电路特
点
i
R1 + u1 +
Rk _ + uk _
u
Rn
+ un _ _
(a) 各电阻顺序连接,流过同一电流 (KCL);
(b) 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的电压之和 (KVL)。
i5 u4 3i3 30V
12
i5 10 7.5 2.5A
i4 30 4 7.5A
i3 15 5 10A
从以上例题可得求解串、并联电路的一般步骤:
①求出等效电阻或等效电导; ②应用欧姆定律求出总电压或总电流; ③应用欧姆定律或分压、分流公式求各电阻上的电
流和电压
4.5 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的等效转换
5种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 电阻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
电感元件:表示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
电容元件:表示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电压源和电流源:表示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元件。
+_ US
IS
注意
电路元件有三个特征: 1. 只有两个端子; 2. 可以用电压或电流按数学方式描述; 3. 不能被分解为其他元件。
–
2 2V
2
2
I
+
– 8V
(d)
+ +
+
–
1 1 2V
6 2A
2
I
(b)
2
2 4A
–
2V
2
I
(c)
例3:试用电源等效变换计算1 电阻中的电流。
2
+ 6V -
4V +
I
-
3
2A 6
4
1
解:统一电源形式
2
3 2A
2A
6 1A
4 1 I
2
2
4A
1A
I 4
1
2
2
I
+
2
4
8V -
1
1A
4A
1A
2
I 4
1
i u R Gu
o
U/V R 称为电阻,单位: (Ohm)
G 称为电导,单位:S (Siemens)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例: 应用欧姆定律对下图电路列出式子,并求电阻R。
+
+
UI 6V 2A
R
– (a)
U 6V
I R
–2A
–
(b)
解: 对图(a)有, U = IR 所以 : R U 6 3Ω I2
1. 电压电流关系
+
E I
R0 R
U = I R 负载端电压
E –
R0
I R
或 U = E – I Ro 2. 功率与功率平衡
U I = E I – I2 Ro
P = PE – P
电源输出的功率由负载决定。
负载大小的概念:
负载 电源
内阻
负载增加指负载取用的
取用 功率
产生 功率
消耗 功率
电流和功率增加(电压一定)。
+++
E1
E2
–
U
–
U= E2+U2= E2+IR02
R01
E2= U -IR01 = 217V
R02
–
(2) E1=E2 +IR01+IR02 等号两边同时乘以 I, 则 E1 I =E2 I +I2R01+I2R02 代入数据有 1115W=1085W+15W+15W。
4.电路的等效变换
4.1 二端网络
实际电压源、实际电流源两种模型可以进行等效
变换,所谓的等效是指端口的电压、电流在转换过
程中保持不变。
i
iS
+ GS u
_
+
实际 电流
uS_
源
RS
i+ 实际
u 电压 _源
端口特性 i =iS – GSu
iS=uS /RS GS=1/RS
u=uS – RS i i = uS/RS– u/RS
比较可得等效条件
i uS
i
R
0
i 0 (R ) 直流电压源
的伏安关系
i (R 0)
外电路
电压源不能短路!
3.3 电流源
定义
其输出电流总能保持定值或一定的 时间函数,其值与它的两端电压u
无关的元件叫理想电流源。
电路符号
iS
+u _
理想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
①电流源的输出电流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 关;与它两端电压方向、大小无关。
电阻元件
对电流呈现阻力的元件。其特性可 用u~i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描述:
f (u,i) 0
伏安 特性
u 0
i
电阻元件可分为线性或非线性,两类。
遵循欧姆定律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它表示该 段电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常数。即:R U 常数
I
I/A
u Ri R u i
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
U、I 参考方向相同时
+
U、+ I 参考方向相反时
U I R U=IR U I R
–
–
U = – 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