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光谱的大致范围包括:
• ①红外线——波长为780nm~1mm; • ②可见光——波长为380nm~780nm; • ③紫外线——波长为1nm~380nm。 • 可见,波长为380~780nm的辐射能为可见光,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10气照明
内容:电气照明是供配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实践和实验都证明,照明设计是否 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生产产品的质量和劳 动生产率及工作人员的视力健康。因此电 气照明的合理设计对工业生产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 当光通量Φ均匀地照射到某物体表面上(面积为S) 时,该平面上的照度值为
L Ia I cos I Sa S cos S
(10 3)
• 可见,发光体的亮度值实际上与视线方向无关。
Hale Waihona Puke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10.1 电气照明概述
• 照明分为自然照明(天然采光)和人工照 明两大类,而电气照明是人工照明中应用 范围最广的一种照明方式。
• 实践和实验都证明,照明设计是否合理, 将直接影响到生产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 率以及工作人员的视力健康。因此电气照 明的合理设计对工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
• (2)光强分布曲线 • 光强分布曲线也叫配光曲线,是在通过光
源对称轴的一个平面上绘出的灯具光强与 对称轴之间角度α的函数曲线。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3.照度和亮度
• (1)照度
• 受照物体表面的光通密度称为照度。用符号E表示, 单位为勒克司(lx)。
• 一般特别重视反射比这个参数,因为他与照明设计 直接相关。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2)光源的显色性能
• 同一颜色的物体在具有不同光谱的光源照射下,能显出 不同的颜色。光源对被照物体颜色显现的性质,叫做光 源的显色性。
使人眼产生光感的能量,称为光通量。用 符号Φ表示,单位为流明(lm)。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2. 光强及其分布特性
• (1)光强
• 光强就是指发光强度,是表示向空间某一 方向辐射的光通密度。用符号I表示,单位 为坎德拉(cd)。
• 为表征光源的显色性能,特引入光源的显色指数这一参 数。光源的显色指数Ra是指在待测光源照射下物体的颜 色与日光照射下该物体的颜色相符合的程度,而将日光 与其相当的参照光源显色指数定为100。因此物体颜色 失真越小,则光源的显色指数越高,也就是光源的显色 性能越好。
• 白炽灯的一般显色指数为97~99,荧光灯的为75~90, 显然荧光灯的显色性要差一些。
他作用于人的眼睛就能产生视觉。但人眼对各 种波长的可见光,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实验证 明,正常人眼对于波长为555nm的黄绿色光最 敏感,因此波长越偏离555nm的辐射,可见度 越小。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 (3)光通 •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出的
• ①反射比
• 是 ρ=指Φ反ρ/射Φ 光的光通量Φρ与总投射(光10通-4量)Φ之比,即 • ②吸收比
• 是 即吸α=收Φ光α/的Φ光通量Φα与总投射光(的10光-5通)量Φ之比, • ③透射比
• 是透射光的光通量Φτ与总透射光的光通量Φ之比,
即 τ=Φτ/Φ
(10-6)
• 该三个参数存在如下关系:ρ+α+τ=1 (10-7)
• 对于向各个方向均匀辐射光通量的光源, 其各个方向的光强相等,
• 计算公式为 :
I
(10 1)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 式中,Ω为光源发光范围的立体角,单位 为球面度(sr),且Ω=A/r2,其中r为球 的半径,A为与相对应的球面积;Φ为光 源在立体角内所辐射的总光通量。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10.1.2照明方式和种类
• 1. 照明方式 • 照明可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 • 一般照明 供照度要求基本上均匀的场所的照明。 • 局部照明 仅供工作地点(固定式或便携式)使
4.物体的光照性能和光源的显色性能
• (1)物体的光照性能 • 当光通量Φ投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通
Φρ从物体表面反射回去,一部分光通Φα 被物体吸收,而余下一部分光通Φτ则透过 物体 。 • 为了表征物体的光照性能,引入了以下三 个参数: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重点:照度计算、 照明供电系统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 10.1 电气照明概述 § 10.2 常用照明光源和灯具 § 10.3 照度计算 § 10.4 照明供电系统 小结 思考与练习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第10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10.1.1照明技术的有关概念
• 1. 光、光谱和光通量 • (1)光 • 光是物质的一种形态,是一种辐射能,在空间中
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其波长比无线电波短而比X 射线长。 • 这种电磁波的频谱范围很广,波长不同其特性也 截然不同。 • (2)光谱 • 把光线中不同强度的单色光,按波长长短依次排 列,称为光源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