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育种目标

第一章育种目标


矮化育种:
意义:(1)扩大群体数量; (2)有效利用水肥; (3)增强抗倒伏能力; (4)提高收获指数。
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 :又名经济系数,指经济产 量与生物学产量之比。
第一章育种目标
矮化育种典型例子:超级稻的研究
第一章育种目标
超级稻株型设计示意 1. 产量12~13t/hm2 2. 产量15t/hm2 3. 产量15t/hm2 以上
玉 米 大 斑 病
第一章育种目标
(2)不利的气候和土壤因素 包括盐、寒、旱、冻害、湿涝等。
第一章育种目标
2004年11月至2005年5月海南省连续干旱缺雨
第一章育种目标
3 优质
甘薯品质
第一章育种目标
西瓜甜度
(1)培育优质品种的重要性
品质性状与产量直接有关 如:出米率、出粉率、含油率、含糖率等。 保证人、畜健康
第一章育种目标
影响因素: (1)病虫害
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 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 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穗腐病、青枯病//
玉米螟; 棉花:枯/黄萎病//蚜虫、棉铃虫、红铃虫。
第一章育种目标
水稻稻瘟病
第一章育种目标
水稻稻飞虱
小麦条锈病
第一章育种目标
小麦赤霉病
玉 米 丝 黑 穗 病
如:油菜籽中的芥酸和亚麻酸;高粱籽粒单宁含量。
影响加工业产品的产量、品质 如:小麦面筋蛋白质含量会影响机械化生
产的工艺流程和动力消耗。
第一章育种目标
(2)作物的品质性状
谷物品质
作物的品质
纤维品质
食用油品质
第一章育种目标
不同作物的品质标准
谷类作物
(1)水稻:籼稻和粳稻标准也不同。主要品质指标包括四个方面: 加工品质: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外观品质:垩白率、垩白度、长宽比; 蒸煮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消碱值); 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
合理确定育种目标需要多方面知识。
第一章育种目标
育种的总体目标: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 强和熟期适当,这也现代化农业对优良品种的要 求。
但是它们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而是因年代、 地区和作物的种类不同而有主次之分。
第一章育种目标
1 高产
高产品种培育途径:
(1)产量因素的合理组合
谷类作物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 棉花产量=单位面积株数×株铃数×铃重×衣分 大豆、油菜产量=单位面积株数×株荚数×荚粒数×
两优培九重组自交系
×
培矮64s
93-11
第一章育种目标
两优培九
(3)高光效育种 经济产量 = 生物产量 × 收获指数
= 净光合产物×收获指数 = ( 光合强度×光合积×光合时间—光
呼吸消耗)×收获指数 高光效育种目的:
提高光合能力,降低呼吸消耗。
第一章育种目标
光能利用率很低(1%-2%或以下),提高潜力 很大。 据估算: 小麦、水稻 :2.4-2.6%,亩产1000kg; 玉米:5%,亩产1600-1800kg。
粒重
第一章育种目标
改变任何一个产量构成因素,其它的产量因素 保持不变,都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c=粒重
产量=a×b×c a=单位面积穗数
b=穗粒数
实际上产量因素间常呈负相关。
高产的关键:产量因素的合理组成,得到产量因素的 最大乘积。第一章育种目标
稻麦品种产量组合形式 多穗型:以单位面积成穗数多为主 大穗型: 以穗粒数和穗粒重为主 中间型:以穗数、粒数和粒重相互协调
第一章育种目标
Background
CNRRI, SKLRB
超级稻两优培九
两优培九
培矮64s×93-11(扬稻6号) 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首 2002年:93-11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2002年:培矮64S低覆盖率草图 第2一0章0育4种年目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Background
CNRRI, SKLRB
谷类作物理想株型:矮秆或半矮秆,株型紧凑, 茎叶所形成的冠层能充分利用阳光。 棉花理想株型:株型紧凑,主茎和果枝节间短,
叶片大小适中、着生直立。
第一章育种目标
小麦的理想株型
第一章育种目标
水稻理想株型(粳稻)
第一章育种目标
玉 米 第一章育种目标
谷子
第一章育种目标
糜子
第一章育种目标
高粱
第一章育种目标
第一章育种目标
4 适应性强,熟期适当 适应性:采取“穿梭育种”
穿梭育种:将育种材料或杂交组合在不同区域 同时进行选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第一章育种目标
熟期适当要以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和生长 季节为依据,尽可能提高复种指数为原则。
早熟可避免或减轻灾害,但产量低。早熟与 高产往往矛盾,但不是绝对矛盾的。
(2) 小麦:出粉率、面筋含量。 面包小麦:面筋高,30%以上(北方小麦);
饼干糕点小麦:面筋低20%以下(长江流域红皮小麦)。
第一章育种目标
纤维作物(棉花) 加工品质:纤维长度、强度、成熟度、细度和整齐度等
指标。
油料作物(油菜) 油酸、亚油酸含量高; 减少长链脂肪酸(亚麻酸、花生酸和芥酸); 适当增加短链脂肪酸含量(棕榈酸、棕榈油酸)。
例如:紧凑耐密植玉米品种郑单958。
第一章育种目标
(2)构建合理的株型(plant type ) 株型主要包括株高、叶形、叶姿、叶色、
叶片的分布、分蘖和主茎的关系和穗的长相等。
第一章育种目标
叶 形 第一章育种目标
叶 姿 第一章育种目标
目的:改良作物的受光态势,最大限度地提高 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产量。
第一章 育种目标
第一章育种目标
一 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
什么是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 :在一定地区的 自然、耕作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 种应具备的优良性状的指标。
第一章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间、空间)。
育种目标是动态的;同时,育种目标在特定时期内又 是相对稳定的。
展望:进一步的品种改良应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为主攻方向。
第一章育种目标
高光效品种的生理特征及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光合强度高、光补偿点低,二氧 化碳补偿点低,光呼吸少,光合产物转运率 高,对光不敏感等。
形态特征:叶片上冲、色深、着生合理 、 相互遮光少、绿叶时间长等。
第一章育种目标
2 稳产
稳产(stability)是指作物的品种在推广的不同 地区和不同年份间的产量变化幅度较小,在环境条件 多变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均衡的增产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