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富裕高炉煤气发电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1概述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集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生产工艺为一体的大型钢铁企业。
目前全厂高炉煤气除满足厂区用户外有部分富余,本次投资6621万元建设利用富裕高炉煤气发电项目,在现有厂区内建设一座1×30MW煤气回收利用电站,站内设一台C30-3.43/0.981抽凝发电机组,将富余高炉煤气作为燃料,利用高炉鼓风机站现有3台140t/h中温中压全烧高炉煤气锅炉中1台备用锅炉,所产中压蒸汽供C30汽轮发电机组用汽,所产低压蒸汽供厂区管网,所发电力供应厂内自用。
本项目由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于2011年8月对该项目的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于2011年8月12日通过了天津市东环境保护局审批(津环许可表【2011】067号)。
本项目已投入生产。
天津市东丽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受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了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根据国家环保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办法》和国家环保总局文件(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和规定,于2015年7月16日我站技术人员对本项目运营情况进行了现场勘察,查阅了有关文件和技术材料,查看了污染物治理及排放、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并编制了验收监测方案,经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审阅后,于2015年11月9日至2015年11月10日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监测和环境管理检查,在此基础上,编写验收监测报告。
2验收监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3)国家环保总局文件环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4)天津市环保局津环保管[1998]176号《天津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5)天津市人民政府令58号《天津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6)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2号《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7)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8)《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富裕高炉煤气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101号。
(9)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津环保许可表[2011]067号)“关于对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富裕高炉煤气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2011.8.12,见附件;(10)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向天津市东丽区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交的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委托函;(11)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富裕高炉煤气发电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方案;(12)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本项目有关基础性技术资料。
3建设项目工程情况3.1工程基本概况•项目名称: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富裕高炉煤气发电项目•建设单位: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天津市东丽区无暇街•建设性质:改扩建3.2建设内容主要产品方案:项目为利用富裕高炉煤气发电项目。
拟建项目建成后,项目发电量为1.8×108kWh,同时年产低压蒸汽3.6×105t,所产电及蒸汽均为厂内自用。
3.3项目组成及工程内容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6621万元建设利用富裕高炉煤气发电项目,在现有厂区内建设一座1×30MW煤气回收利用电站,站内设一台C30-3.43/0.981抽凝发电机组,将富余高炉煤气作为燃料,利用高炉鼓风机站现有3台140t/h 中温中压全烧高炉煤气锅炉中1台备用锅炉,所产中压蒸汽供C30汽轮发电机组用汽,所产低压蒸汽供厂区管网,所发电力供应厂内自用。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2011年8月~2012年8月。
3.3.1工程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6621万元人民币。
3.3.2劳动定员本项目需要职工10人,由厂区内部调配,全厂不新增职工。
3.3.3年操作时间采用四班三运转的工作制度,年工作250天。
3.3.4建设地址及产业政策符合性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厂址位于天津市东丽区津塘公路、天津市规划的海河下游工业区内,西距市区约25 km,东距塘沽区15 km。
厂区南临海河,北靠津塘公路,西临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为天津钢管制铁有限公司,东南为天津天铁炼焦化工有限公司。
在国务院批准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海河下游工业区为冶金加工工业区,以冶金工业为主。
拟建项目位于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废钢渣堆场的西侧,根据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东丽区国土资源分局颁发的土地证[东丽单国用(2008)第045号],厂区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项目选址符合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东丽区功能规划,选址合理。
本项目为利用富裕高炉煤气发电项目,经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以及《天津市产业技术进步指导目录(2005年-2010年)》,本项目不属于上述两目录中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
3.4公用工程3.4.1公用工程概况3.4.1.1给排水方案给水:本项目新增用水为发电设备间间接冷却净循环系统补水、凝结水系统补水及绿化用水,发电设备间间接冷却净循环系统补水由厂区内生产供水管网提供,凝结水系统补水由厂区除盐水系统提供,绿化用水由厂内生活消防管网提供。
本项目建成后,天钢除盐水平衡见表3-4-1所示。
表3-4-1 天钢除盐水平衡表单位:m3/h排水:本项目排水为雨污分流制,雨水进入厂区现有雨水排水系统;本项目发电设备间间接冷却净循环系统排水作为厂内浊循环水系统补充水,不外排,外排废水仅为凝结水系统排水,排入厂内污水管网,经厂总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东丽区排水管理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3.4.1.2供电方案本项目用电系统所有用电设备电压为380V,380V低压厂用电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两段380V点源分别引自原循环水泵房低压配电房。
3.4.1.3供热、制冷项目主车间采暖采用70~95℃热水,接自厂区热力管线;主车间内控制室室内夏季制冷均采用分体式空调。
3.4.1.4其他本项目职工生活设施依托厂区内现有工程,本项目不新增食堂、宿舍等。
4工程分析4.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4.1.1原有污染情况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在天津钢铁集团现有厂区内进行建设,厂区内现有工程及在建工程概况见下表:4.1.2现有工程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厂区现有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具体见表4-2。
4.1.3小结现有厂区内的生产废水深度处理站工程、钢渣加工、废钢渣堆场及矿渣微细粉项目均已履行了环评手续,处于建设阶段。
厂区内在建工程建成后,需进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通过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营。
厂区内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是未利用的部分高炉煤气直接点火放散。
4.2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为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富裕高炉煤气发电项目,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全厂所产富余高炉煤气经管道输送至厂内高炉鼓风机站锅炉间,高炉煤气经现有3台140t/h中温中压全烧高炉煤气锅炉燃烧,锅炉运行产生的中压蒸汽一部分供现有高炉汽动鼓风机站使用,另一部分供厂区新建C30-3.43/0.981抽凝发电机组利用发电,所产低压蒸汽供厂区管网,所发电力供厂区自用。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天钢公司全厂所产富余高炉煤气经管道输送至厂内高炉鼓风机站锅炉间,高炉煤气经现有3台140t/h中温中压全烧高炉煤气锅炉燃烧加热锅炉中的水生成中压蒸汽,中压蒸汽在汽轮机内作功推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通过发电机端部的引线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后送至厂内用电网络。
在汽轮机内作完功的蒸汽被凝汽器冷却成凝结水,凝结水经凝结泵送到汽封冷却器冷却,再经低压加热器加热,然后送到除氧器除氧,再经给水泵送到高压加热器加热后,送到锅炉继续进行热力循环。
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4-3。
4.2.1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 4.2.1.1废气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本项目建成后废气排放部位为中温中压全烧高炉煤气锅炉燃烧高炉煤气产生的烟气。
本项目为利用富裕高炉煤气发电项目,高炉煤气经1台140t/h 中温中压全烧高炉煤气锅炉燃烧后,其产生烟气经一根70m 高排气筒排入大气中。
厂内现有3台140t/h 中温中压全烧高炉煤气锅炉,本项目建成后3台锅炉将全部处于运行状态。
图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G 1L L4.2.1.2废水排放源及治理情况本项目水平衡见下图:本项目用水主要包括发电设备间间接冷却净循环系统补水、凝结水系统补水及绿化用水。
根据《水处理工程师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相关资料,绿化用水以2L/m 2•d 计算,拟建项目绿化用水量为1.88m 3/d ,冬季绿化不耗水。
W 1:凝结水系统排水本项目在汽轮机内作完功的蒸汽被凝汽器冷却成凝结水,凝结水在除氧器除氧的同时补充除盐水,除盐水补充量为144m 3/d ,排水量为36m 3/d ,主要污染物为SS 。
W 2:间接冷却净循环系统排水本项目发电设备间采用间接冷却净循环水对发电设备进行冷却,循环水量为168000m 3/d ,系统补充水量为3600m 3/d ,系统排水量为432m 3/d ,作为厂内浊循环水系统补充水。
4.2.1.3噪声源及防治措施拟建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汽轮机及发电机,各噪声源具体源强如下: L 1:汽轮机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其噪声源强约90dB (A )。
L 2:发电机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其噪声源强约85dB (A )。
L 3:升压变压器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其噪声源强约90dB (A )。
图 拟建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m 3/d )除盐水4.2.1.4固体废物及处理措施本项目不新增生产性固体废物,且不新增职工,不新增生活垃圾,故拟建项目不新增固体废物。
4.3环境风险简要分析根据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备及公辅设施、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介质的特点,其可能存在环境风险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高炉煤气。
经查阅《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别》(GB18218-2009)中有关规定,对于本项目所涉及风险源因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的限值较严。
按照HJ/T169-2004中有关规定,有毒物质CO作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为2t,作为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为5t。
本项目厂区内不设置高炉煤气的贮存装置,厂界内与高炉煤气泄漏风险源相关的主要生产设施为高炉煤气输送管道,气体的管道贮存量<150kg。
因此,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