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稳定性分析与推力计算
(T
i
j
(一)基本公式
Fs
Ei-1 Pwi Wi Ri Ni
( R
i 1 n 1 i 1 i
n 1
n 1 j i n 1 j i
j
) Rn ) Tn
(T
i
j
αi
Qi Ei
θ i-1
θi
j i
n 1
j
i i 1 i 2 n1
对岩体完整或比较完整的岩质滑坡,按下式计算:
Ei-1
Pwi Wi Ri Ni
αi
Qi Ei
θ i-1
θi
R Ntg cl
T W sin V cos Q cos
V 1 2 W hW 2
R Fs N W cos V sin U Q sin T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分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程等级的确定,必须同时满足上三项指标中的两项
3)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滑坡防治工程的降雨过程,在三峡水库供、蓄期(10~ 5月)设计降雨过程为(q枯)重现期N年一遇5日暴雨,汛 期(6~9月)设计降雨过程(q全)为重现期N年一遇5日暴 雨强度重现期。
滑坡刚体极限平衡稳定 性分析与推力计算
滑坡刚体极限平衡稳定性分 析基本方法
一、折线滑动法(传递系数法) 二、圆弧滑动法 三、平面滑动法
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根据滑坡类型和可能的破 坏形式,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1)土质滑坡和较大规模的碎裂结构岩质滑坡宜 采用圆弧滑动法计算; 2)对可能产生平面滑动的滑坡宜采用平面滑动 法进行计算;
Wi Viu Vid Fi
三、平面滑动法
对土质滑坡和岩体破碎的岩质滑坡,按下式计算:
Ei-1
Pwi Wi Ri Ni
αi
Qi Ei
θ i-1
θi
R Ntg cl
R Fs T
T W sin P W cos Q cos
N W cos P W sin Q sin
E2 kT2 R2 E1 1
E3 (KT3 -R3 ) (KT2 -R2 ) 2 (KT1 -R1 )1 2
第n条块
En kTn Rn (kTn1 Rn1 ) n1 (kT1 R1 ) n1 n2 1
En kTn Rn (kTn1 Rn1 ) n1 (kT1 R1 ) n1 n2 1
a
E i-1
第i块
b e W i1
θ
ha
i-1
i+1
W i2
α θ
i
i
f c
θ i Ei
hb
d
Ti Ni
L 滑面
(一)基本公式
Ei-1
Pwi Wi Ri Ni
αi
Ei
θ i-1
θi
静力平衡:
Fs
( R
i 1 n 1 i 1 i
n 1
n 1 j i n 1 j i
j
) Rn ) Tn
Ti Wi sin i P Wi cos i i Qi cos i
Ei-1 Pwi Wi Ri Ni
αi
Qi Ei
θ i-1
θi
第i条块所受地震力(kN/m):
Qi c1c z k h Gs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结构重 要性修 正系数
Qi cz khGs
在推力计算中,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 不是稳定性系数
得出:滑坡推力计算的公式
第i条块 Ei kTi Ri Ei 1 i 1 在推力计算中, 防治工程设计 安全系数,不 是稳定性系数
Ei-1 Pwi Wi Ri Ni
αi
Qi Ei
θ i-1
θi
二、防治工程设计安 全系数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E2 kT2 R2 E1 cos(1 2 ) E1 sin(1 2 ) tan 2
第2条块
E2 kT2 R2 E1 cos(1 2 ) sin(1 2 ) tan 2
令
1 cos(1 2 ) sin(1 2 ) tan2
第i条块滑体滑动面法线上的反力(kN/m):
N i Wi cos i PWi sin i i Qi sin i
第i条块自重与建筑等地面荷载之和(kN/m): Wi Viu Vid Fi
(一)基本公式
Ri N i tan i ci li
W Vu Vd sat F
1 U W lhW 2
滑坡推力计算
(折线滑动)
一、折线滑动的滑坡推力计算 二、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
一、折线滑动的滑坡 推力计算
回顾:滑坡稳定性计算的公式
Ei-1
Pwi Wi Ri Ni
αi
Qi Ei
θ i-1
Ei-1
θi
第1条块
E1 KT1 -R1
第n条块
En kTn Rn (kTn1 Rn1 ) n1 (kT1 R1 ) n1 n2 1
得出:滑坡推力计算的公式
Ei-1
Pwi Wi Ri Ni
αi
Qi Ei
Ei-1
θ i-1
θi
第i条块
Ei kTi Ri Ei 1 i 1
3)对可能产生折线滑动的滑坡宜采用折线滑动 法进行计算。
一、折线滑动法 (传递系数法)
(一)基本公式 (二)受力分析
(一)基本公式
两者计算思路: (1)滑动土体中 的土骨架作为研究 对象:对水位线以上 取天然重量,对水 位线以下取土条浮 重和渗透压力即可, 渗透压力采用土条 中饱浸水面积、水 的重度、水力坡降 的乘积 (规范中采 用) 。
传递系数: j cos( i i 1 ) sin( i i 1 ) tan i 1 j=i
第i条块滑体抗滑力(kN/m):Ri N i tan i ci li
第i条块滑体下滑力(kN/m): Ti Wi sin i P Wi cos i i Qi cos i
综合影 响系数 水平地 震系数
(一)基本公式
Ri N i tan i ci li
Ti Wi sin i P Wi cos i i Qi cos i
Ei-1 Pwi Wi Ri Ni
αi
Qi Ei
θ i-1
θi
第i条块所受地震力(kN/m):
Qi cz khGs
Ni
θi
第i条块所受地 面荷载 (kN)
浸润线以下 体积 (m3/m)
岩土体的浮容 重 (kN/m3)
(二)受力分析
Ei-1
Pwi Wi Ri Ni
αi
Qi Ei
θ i-1
θi
对整体
R k T
i
k Ti Ri 0
i
对单个条块,剩余下滑力
Ei kTi Ri
认为条块间的作用力合 力(剩余下滑力)方向 与滑动面倾角一致
令
1 cos(1 2 ) sin(1 2 ) tan 2
E2 kT2 R2 E1 1
认为条块间的作用力合 力(剩余下滑力)方向 与滑动面倾角一致
Ei-1 Pwi Wi Ri Ni
αi
Qi Ei
Ei-1
θ i-1
θi
第3条块
E3 kT3 R3 E2 2
n 1
n 1
n 1
n 1
( R
i 1 n 1 i 1 i
n 1
n 1 j i n 1 j i
j
) Rn ) Tn
(T
i
j
二、圆弧滑动法
Ei-1
Pwi Wi Ri Ni
αi
Qi Ei
θ i-1
θi
力矩平衡:
Fs
R T
i
i
Ei-1
Pwi Wi Ri Ni
a
E i-1
第i块
θ
e W i1 i-1
Di
b
i+1
f c
d W i2
Ti Ni L
αi θi
θi
Ei
i sin i
(一)基本公式
两者计算思路: (2)把土体 (包括土骨架和 孔隙中的流体— —水和气)作为 整体取隔离体: 水位线以上取天 然重量,水位线 以下取土条饱和 重量,同时考虑 三边静水压力。
(一)基本公式
Ri N i tan i ci li
Ti Wi sin i P Wi cos i i Qi cos i
Ei-1 Pwi Wi Ri Ni
αi
Qi Ei
θ i-1
θi
第i条块单宽渗透压力(kN/m) ,作用方向倾角为 i :
PWi W iVid
θi
i为地下水渗透坡降: i sin i
PWi W iVid
水的容重 (kN/m3)
第i条块单位宽度岩 土体的浸润线以下 体积 (m3/m)
(一)基本公式
Ei-1 Pwi Wi Ri
αi
Qi Ei
浸润线以上 体积 (m3/m)
θ i-1
岩土体的天然 容重 (kN/m3)
Wi Viu Vid Fi
E2 kT2 R2 E1 1
回顾:滑坡稳定性计算的公式
E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