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五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五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


4.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对转移国:
减少国内就业机会, 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对转移对象国:
缓解就业压力
探究活动:p93
1、由于劳动力成本高等因素,使日本 2、(1)当时两国经济工业基础较薄
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出现“产业空 弱,发展重化工业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 洞化”问题,国内由于投资不足、生 和技术工人,同时还需投入大量资金, 产困难,造成裁减员工,失业率上升, 可利用大量高素质低廉的劳动力优势, 市场萎缩。此外,外迁或外建导致企 积累资金和培养产业工人。 业生产技术的下降,削弱产品的竞争 力。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小结 劳动力质高、
量足、价廉
国家政 策调整
高利润
国际经济形 势的变化
促使
吸引
目的
内部交易 成本低
产业转移
低成本
原生产用 地紧张, 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
市场因素
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业布置:
1.预学作业:预学本节“产业转移”剩下的 内容,完成《导学案》第一层级“知识记忆 与理解”。 2.固学作业:完成《固学案》“产业转移” 相关练习;《点金训练》“产业转移”习题; 本周五收作业。
(4)其他因素
国际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 等等
P90 阅读
设立研发机构:

目的是为了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 短新产品生产周期,更快捷地实施本土化 战略。
设立研发机构是
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上海的城市竞争力表现在:产业结构、科 技创新、人力资源、影响力和国际化。
p89
1.从图5.11中你看到中国市 场有什么商机?
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2.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 市场在不断的变化中,企业的 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 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变化
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 区位?
一是整车运输不便,运费 高,接近市场可以降低成 本; 二是避开关税壁垒,降低 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
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
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p99思考:
1、一、二级发达国家:开发期、增长期。 三、 四级欠发达国家: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A为日本,B为韩国,中国台湾、香港,C为中 国大陆,D为蒙古、朝鲜
2、这部分转移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料 加工环节,生产附加值有限(较低),耗用 劳动量较大。
3、应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学习工艺 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促使 产业快速成长。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2.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 人们没深究毒的来源,继而在北九州一 带有13000多人受害。这些鸡和人都是 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 病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 红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 痛,咳嗽不止。这次事件曾使整个西日 本陷入恐慌中。
出口加工区有
哪些优势?
一、劳动力最优质 二、设施最完善 三、手续最简捷 四、政策最优惠
思考:

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 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 么作用?
(1)便于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
(2)原料和产品运输方便
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 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 还应该做哪些工作?
(1)改善投资环境 (2)提高办事效率 (3)营造创新环境 (4)搭建交流平台 (5)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
结论三:成都高新技术区具有广阔的市场 原因:
(1)企业生产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
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 (2)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的产品 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的差 异,以及政策) 表现: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业到 我国兴办汽车厂,我国拥有庞大市场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1)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
经济的一体化,(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 发展周期,有些产业处于开发和增长期, 如信息产业;有些产业处于成熟期和衰 退期,如纺织工业)
(2)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P99 图
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时,应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
C厂利用我国丰富原料资源和廉价劳动力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a厂选择青岛——靠近日本,交通便利; b厂选择北京——具有巨大市场辐射力; c厂选择深圳——政策优惠,毗邻香港, 交通方便;
由发达国家向发 2.产业转移的类型 展中国家转移
由发达地区向欠 发达地区转移
跨国的国际产业转移 国内的区域产业转移
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价格
B)
D市场
4、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粤北、粤东、粤西 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AC )双选
生产组织 职工培训
基础设施 办事效率 社会环境
20世纪80年代企业为办一个 批文往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 ,跑几十个部门,盖几十个 甚至上百个章。
结论二:成都高新技术区具有内部交 易成本较低的优势
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
成本也很高 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 会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 易成本
劳动力价格因素吗? 那是不是作为企业就要转移到劳动力最廉价 的地方去,换言之到最偏远,最贫穷的地方去?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相应提 为什么?
高,比较成本逐渐增加,使劳动密集型产 业向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投入产出 相关企业 服务行业
(含政府)
内部 交易成本
课堂练习
下图表示上个世纪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据 此回答第1~3题
欧美 80年代 台湾、香港等地 中国、越南 等地
50年代
日本
60~70年代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
A玩具制造 B钢铁工业 C石油化工业 D制糖工业
2、该产业部门属于(A)
A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C原料
我们来认识一些中外合资的汽车徽标:
东风雪 铁龙 东风标致
这些汽车企业到中国投资办厂的现象被称为? 影响外资车企来华投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本节课重点: 1.什么叫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的类型 3.产业转移的目的及方式
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什么是产业转移(概念):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 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
图5.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
二战后日本的主导产业由轻工业起步, 50年代中期转向发展重化工业,进入80 年代转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 不断升级
活动:p90
6.政策对传统企业生产不利,迫使企业要么向 2.日元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 1.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削弱了日 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促使日本产业向海 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要么转向海外,而国内 3.日本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 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 、日本劳动力价格高,数量又有限,使日 5. 促使日本企业向国土南、北和海外发展 外转移。 传统工业停滞及向海外转移,会使国内出现 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 本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 “产业空心化”,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国内的发展 的双重制约。 空间很小。可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
2.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梯度转移
思考:
1、东亚国家或地区,为什么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对象国或地区转变为转移国或地区?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1.工业化之初,劳动力价格较低,重 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积累资金和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完全由于 培养产业工人。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 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 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 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 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 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 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 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 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 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 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2)不同意。珠三角、浙江省能源、原材料 (2)同意,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浙江省有 缺乏,没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基础,今后应充 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 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础的 另外,东北地区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 技术改造,开拓高新技术工业,发展技术密 础。但在发展重化工业时需要有严格的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集型产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东北属老工业基地,工业以钢铁、机械、 石油化工为主导,今后工业发展方向应是促 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预习检测:
产业转移对区域影响的发展主要
表现在哪几方面?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1)对发达国家来说
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 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 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2)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 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 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美国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北京
首钢集团将搬迁至河北 唐山市的曹妃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