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楼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住宅楼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住宅楼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综合说明 (4)
三、施工平面总布置 (5)
四、施工部署 (9)
五、基础工程(地下室)施工方案 (18)
六、基础质量保证措施 (42)
七、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44)
八、地上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45)
九、主体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55)
十、各种管道、线路等非主体结构施工措施 (57)
十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专利技术 (67)
十二、冬雨季施工措施 (67)
十三、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74)
十四、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85)
十五、施工现场环境措施 (86)
十六、施工现场维护措施 (88)
附件一、施工进度计划 (89)
附件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90)
一、编制依据:
1.1设计图纸及工程招投标文件
1.2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1、高层建筑筏型基础技术规范JCJ6-99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地下工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5、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02
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范JGJ/T10―95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3、铝合金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JGJ103―96
1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1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16、外墙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JGJ126―2000
17、建筑给水排水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88
2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22、建筑施工扣伴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综合说明:
2.1、工程总体概述:
2.2、建筑设计概况:
2.3、结构设计概况:
2.4、工程特点:
该工程有地下室,并且与地下车库、地下庭院及其他房间相连;地下室墙体砼强度等级为内、外墙C25∕P6,地上部分墙、板、梁、柱、梯均为C25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泵送混凝土。

关键部位为地下防水部分与地上墙、板结合部位合理浇注顺序。

2.5、施工条件
现场“三通一平”基本达到施工条件。

2.6、工程、重点难点
雨季施工地下水防控。

2.7、工程标准:
㈠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按“鸭绿江杯工程”标准控制。

㈡工期目标:共计85日历天(除内部二次结构、装修外,基本形成竣工形象)。

㈢安全生产目标:杜绝重大事故,一般事故频率小于1.5‰。

㈣文明施工和环保目标:达到**市文明现场标准。

㈤服务目标:建用户满意工程。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具体见现场平面布置图):
3.1、平面布置原则:
㈠临时道路的布置应考虑和永久性道路相结合,并设置回车道,以保证场内运输畅通。

㈡临时用电,按TN-S系统配线,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及“四个一”原则进行设备设置确保用电安全。

㈢为保证原材料的整洁,如砖、钢筋、模板等露天堆放材料,堆场要求做硬地面或垫离地面。

㈣生活区与生产区应有明显的分界,生活区要集中设置。

3.2、平面布置依据:
㈠招标文件中对施工现场布置的有关要求。

㈡现场红线、水源、电源位置以及该地区的规划设计和综合布线图。

㈢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

㈣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

㈤有关安全文明施工、消防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3.3、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
基础施工阶段:
⑴本阶段主要施工任务是:
基槽开挖、降水、钢筋、模板、混凝土、砌砖、防水、室内外回填土等内容。

⑵先将基槽以外的场地进行平整,部分做硬化处理。

修筑场区内主要施工环行道路,并做路面硬化。

路侧修排水沟、集水井。

施工现场围挡封闭,设置门卫,标养箱、厕所、小库房等简单的现场设施。

其它各加工场地、生活住宿设施等须设置场外,接通现场临时水电,布设临时水电线路保证必要的生产,生活和消防需要。

3.4主要生产、生活设施布置
3.4.1生产设施布置:
⑴钢筋加工及堆放场地:
钢筋加工场地总共占地面积约500m2,分为2部分:钢筋堆放、钢筋加工,钢筋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整齐,设置标识牌和检验状态。

⑵模板加工及木料、钢管堆放场地。

模板加工、木料对方场地及钢管堆放场地,总共占地面积约300m2。

3.4.2生活设施布置:
⑴办公室及生活区:
生活区设施均在场外设置,办公区临建设施采用成品移动钢板房,总共面积约300m2,门口设置“七牌一图”宣传栏,营造一个整洁、文明、舒心的办公环境。

⑵工人宿舍、浴室、厕所、食堂:
工人生活区布置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宿舍计划面积500m2,可容纳200人同时住宿:食堂约50m2,厕所20m2,浴室10m2。

生活区安排专人进行卫生清理,做到干净、整洁、无异味、排水通畅、道路整齐,并进行适当绿化,为工人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3.5、施工用水:
根据施工现场用水总量的确定原则,本工程施工用水量按消防水确定:Q=10L/S。

确定临时供水管径:一般管网水流速度为1.5L/S。

d=
根据计算结果,临时供水管线的干管选用φ100的PPR管,支管选用φ50的PPR管,在木工棚等处设置消防器材架,配备“五个一”。

3.6设备计划:
现场施工用电根据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3.7、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3.7.1管理原则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各阶段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

在工程实施前,制定详细的大型机具使用及进退计划,主材及周转材料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同时制定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奖惩分明、实施科学文明管理。

3.7.2平面管理体系
由项目副经理负责总平面的使用管理。

建立健全调度制度,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图的使用进行协调和调整,并由工程部对总平面的使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7.3管理计划的制定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在工程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主材、机械、劳动力的进退场、垂直运输等计划,以确保工程进度。

充分均衡利用平面空间为目标,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3.7.4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调整情况,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包含时间计划表、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条例,在计划执行中不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经充分协调确定后,发布计划调整书。

工程部负责组织阶段性的定期检查监督,确保
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其重点保证项目是:安全用电、场区内外环卫场区道路,给排水系统,垂直运输、料具堆放场地管理调整,机具、机械进退场情况,以及施工
作业区域管理等。

四、施工部署
4.1项目管理部组织机构
4.1.1项目经理部的设置原则
该工程采用项目管理法组织施工,建立以科学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的项目管理机制同时项目经理部在公司总部领导下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高效组和优化社会生产要素,严格按照以GB/T19002—TSO9002模式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以实现本工程目标。

4.1.2项目主要部门人员配备及其职责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人;项目副经理一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一人;项目质量负责人、项目安全负责人、进度计划负责人、费用控制负责人、采购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各一名。

㈠管理人员职责
①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代表我公司行使并承担工程承包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负责按合同规定的承包工作范围,内容和约定的建设工期、质量标准、安全标准、投资限额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按照公司的制度和授权全面组织、主持项目经理部的工作。

②项目副经理
编制项目控制程序和项目控制计划,审批设计、采购、施工进度计划,并监督检查进度计划的实施状况,负责审查业主变更和内部变更对项目费用/进度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参加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并在工作中贯彻执行,保证工作质量,组织对项目实施和控制的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每月对项目实施和控制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意见,保证项目目标的落实。

③技术负责人
负责在项目中正确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手册,编制项目的质量计划,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明确各级和各专业的质量责任。

检查项目质量计划的实施情况,检查分包合同的质量保证条款,审查分包单位的质量体系,组织签署、确认设备材料和施工工程质量,解决与质量有关的问题,管理对不合格问题的处理,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以及跟踪检验其有效性。

负责受理和解释业主及有关方面的质量咨询及质量投诉。

项目结束时,对参加本项目质管人员提出考核意见,组织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