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留学市场分析报告
6、留学目标地选择较为集中,但日趋多样。2009年, 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前十位目的国分别为美国、澳大利 亚、英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 法国和俄罗斯,到以上十国的留学人员总数占当年中 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86.3%,上述国家大多为发达国 家,集中了世界顶尖理工类高校及商学院,学校优秀 的师资力量、学校品牌、文化环境以及毕业后丰富的 就业机会等诸多优势吸引了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申请就 读。但近些年,随着上述发达国家的顶尖高校资源日 益稀缺,以及其他国家加强对中国留学生生源的引进 工作,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其他国家及地区,截 至2011年3月,中国留学生已成为第二大在荷留学生 群体,成为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第一大留学生群体。因 此,多样化的目标市场选择不仅为学生带来更多留学 海外的机会,更为留学机构的后端教育产品及中介服 务内容提供了多种选择。
40.0 2012
人数(万人) 增长率
30.0%
25.0%
20.0%
15.0%
3.6% 41.4 2013
10.0% 5.0% 0.0%
(数据来源:教育部各年留学人员情况汇总)
第1页
1 资料来源:教育部官网
安永咨询 3
归国成为首选,海归人数逐年递增
2007年至今,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相比美国 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以及全球经济萧条,中国为海外 留学人员回国提供了更多的事业发展和个人发挥空间,海 外留学归国人数逐年递增(如图2所示)。
37.5 2012
总人数(万人)
自费留学占比
95.0%
92.8%
94.0% 93.0%
92.0%
91.0%
90.0%
89.0%
38.4 2013
88.0% 87.0%
(数据来源:教育部各年留学人员情况汇总)
第3页
3 资料来源:教育部官网
安永咨询 5
3
海外留学市场的需求与 供给现状及发展
6 中国海外留学市场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教育部各年留学人员情况汇总)
第2页
2 资料来源:教育部官网 4 中国海外留学市场分析报告
自费留学占主流,占比保持90%左右
目前,中国出国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公派留学与自费留 学。上世纪90年代前,受限于国内体制及经济因素,出国 留学人员以公派留学形式为主,自费留学市场尚未完全形 成规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海外留学市场 的日趋成熟,自费留学人员规模不断增加。步入21世纪, 自费留学形式始终占据出国留学主流地位,长期保持在 90% 3 左右的比例(如图3所示)。
2 中国海外留学市场分析报告
2
海外留学市场的整体发展 趋势及特点
总人数保持增长,年增长率显著下降
2013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1.39万人,达到历 史最大规模(其中,国家公派1.63万人,单位公派1.33万 人,自费留学38.43万人)。相比2012年,2013年出国 留学人员总数增加了1.43万人,年增长率为3.58% 1 。
4、留学人群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随着中国出国留学人 数的不断增多,不同人群特征的个性化差异明显,低 龄人群、高校学生、工薪阶层、精英阶层等不同人群 在出国原因、归国意向、学校选择、申请方式等诸多 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传统的单一化、模板化、 同质化的中介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 化偏好。留学中介机构未来需要在提取不同人群特征 及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以获得更多市 场及用户的认可。
预计未来,自费留学形式将始终是绝大多数中国学生留学 的主要方式,这也意味着由于个人信息收集能力有限,绝 大多数中国留学人员仍将首选通过中介机构了解海外地 区、学校、专业等信息,并进行相应的留学申请。而如何 持续深入挖掘自费留学人员的个性化留学服务需求,并通 过新技术及优质化服务帮助其解决留学项目申请链条中的 各类问题,将成为未来留学中介机构扩大现有市场规模并 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
图1:2005-2013年中国留学生人数及增长率
50.0 40.0
27.5%
24.9%
24.2%
30.0
19.3% 17.6%
20.0
13.1%
10.0 3.3% 11.9
0.0 2005
7.5%
13.4 2006
14.4 2007
18.0 2008
22.9 2009
28.5 2010
34.0 2011
4 海外留学市场的中介机构分析 10
留学中介市场发展现状 10
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力度加大
12
5 新技术在留学中介市场的应用及趋势 13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Biblioteka 13大数据的应用15
6 留学中介机构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17 优化服务流程 17
制定品牌战略
17
改进客户关系管理 18
完善IT系统规划
但是,教育部2014年2月最新公布的出国留学人员数据显 示,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仅为3.58%,增速放 缓趋势明显,可以预见中国海外留学市场已基本告别爆炸 式增长时代,进入平缓发展阶段。
目前,中国的海外留学市场主要由出国留学人员、留学服 务机构(含考试辅导机构及留学中介机构)、国外教育机 构等三方力量构成,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间 接关联,任何一方的变化都将对海外留学市场的整体发展 产生影响。
50.0 40.0 30.0 20.0 10.0
0.0
89.9%
10.7 2005
图3:2005-2013年中国留学人数及自费占比情况
90.1%
91.6% 89.6% 89.9%
91.3%
92.7%
93.8%
12.1 2006
12.9 2007
16.2 2008
21.0 2009
26.0 2010
31.5 2011
截至2013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至今在外的留学人员有 161.38万人,其中107.51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 学习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44.48 万人,有72.83%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2。
预计未来五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目标的不断推进,回国发展仍将是海外留学人员学成后 的首要事业及生活选择。
尽管留学中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互联网、移动应用、 物联网、云平台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时代IT技术的加 速应用,无疑将为留学中介机构更好地挖掘客户、接触客 户、服务客户提供极大便利,这也将是未来行业领跑者脱 颖而出、差异化发展的难得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留学服务机构必须不断改善自身的服务, 提升自身的管理,打造优质的品牌,以此在激烈的竞争中 得以胜出。
图4 中国留学人员出国主要动力来源 图4:中国留学人员出国主要动力来源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开阔视野和丰富经验
69.3%
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
67.0%
学习与该国有关的语言及文化知识
48.4%
增加以后就业资本
38.3%
学校及单位的互派交换生
4 凤凰网教育:2013中国国际教育领域市场分析 5 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出国留学教育趋势报告 6 中国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
3、留学人群大众化,精英人群到工薪阶层皆有覆盖。随 着中国百姓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留学逐渐从精英教 育演变成大众化教育,最典型的体现是自费留学的规 模日益扩大和工薪阶层留学人数的增加。中国自费出 国留学人员自2001年起至今始终保持90%左右的比 例,占据留学人群的绝对多数。此外,从近期出国留 学普查数据来看,前几年出国并且已回国的留学生群 体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只占极少部分,而在2010 年赴海外留学的学生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比例占 到了34%左右 7。留学机构若能根据目标消费人群收 入特点制定相关经营策略,或有机会赢得更大市场份 额。
基于以上情况及相关预测,留学中介机构若能根据出国人 员在未来归国后的事业方向,提供学业规划、学校及专业 选择指导,并提供关于不同地区、学校或专业的留学人员 归国情况调查的后续服务,如就业情况、薪资水平及职业 发展路径等,无疑将提升此类留学中介服务的附加值及竞 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及选择。
图2:2007-2013年中国留学生归国人数及增长率
2、留学人员年龄结构以18岁-25岁人群为主,但低龄化 趋势明显。由于各国对硕士及以上学历申请普遍有最 低年龄限制,因此,18岁-25岁人群仍为中国出国留 学人员主流。但近些年,留学人员低龄化趋势日益显 著,以美国为例,2006年中国仅有65名赴美中学生, 到2011年增长了100倍,达到6725人;2012年,在 赴美留学人数增长23%的前提下,本科申请激增31% 5 。此外,2010年,在中国出国留学生中,高中及以下 学历的学生占19.8%,而2011年,中国仅高中生出境 学习人数就占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低龄留学人群 数量增幅显著 6。该趋势为各留学中介在目标人群细分 及差异化服务方面提供了市场机会。究其原因,主要 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国内的高等教育在很长时间内无 法满足人们的需要,特别是教育的内涵和质量;二是 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可以承受 国外的留学费用;三是选择在高中时出国,除了语言 能力更易于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与国外大 学尤其是在学习方法上的衔接,并能提高进入优秀大 学且顺利完成学业的概率。
5、开阔视野和经验以及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为留学主 要动力。8 2012年4月-10月新东方针对5233个留学 样本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留学生出国动力来源主要 为:开阔视野和丰富经验(69.3%)、追求更好的教育 条件(67.0%)、学习与该国有关的语言及文化知识 (48.4%)、增加以后就业资本(38.3%)、学校及单 位的互派交换生(20.1%)、为移民做准备(20.0%)、 其它因素(0.6%)(如图4所示)。而上述比例可为留 学中介机构在市场推广、产品设计及服务内容等方面 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