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变化》课程考查办法
考查说明:
1.考查采用期末作业、出勤情况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
2.考查总分为100分,其中本次考查作业占60分,出勤情况占40分。
考查题目: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哪些气候突变事件,各对全球环境造成哪些
影响。
(一)气候快速变换事件
1. D-O事件(Dansgaard-Oescheger Oscillations)
格陵兰不同地点的冰芯记录显示,末次冰期(距今最近的冰期)期间存在多次短期变暖事件,温度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加6℃~7℃,从较现代低12℃~13℃增加到较现代低5℃~6℃,同时降尘减少4倍多,每次变暖持续的时间尺度约0.5ka~2ka,在110~15kaB.P. 期间共有23次。
2. Heinrich事件
哈特穆特·亨里奇发现北大西洋末次冰期的沉积层中普遍
存在6次大的冰漂碎屑沉积事件,反映了6次较大的冰山崩塌
融化过程。
并且,Heinrich事件与D-O事件的关系十分明显,每隔
几次D-O事件,就出现一次Heinrich事件,Heinrich事件正
是发生在D-O旋回的显著寒冷阶段。
(二)末次冰期的气候变化
末次冰期包括两个冰阶和一个间冰阶,但前一个冰阶冰
川所造成的地貌常被后一个冰阶的冰川所改造,目前所能见
到的主要是盛冰期(25~15kaB.P.)的冰川遗迹。
研究表明,盛冰期的气温约比现今低8℃~13 ℃,而中
纬西风带气温比现在低15 ℃。
雪线也明显低于现在,降水比
现在少(相当于现在80%),中国季风区可能降水更少,蒸
发量也明显减少。
(三)新仙女木事件(The Younger Dryas Event)
1. 定义:在1
2.9kaB.P.,温度在数百年内突然下降6℃,
使气候回到冰期环境。
2. 得名由来:在欧洲丹麦哥本哈根北部黏土沉积层中,发
现了北极地区的一种草本植物——仙女木
的残骸。
更早的地层里也有同样的两次发
现,分别称为老仙女木事件和中仙女木事
件。
(三)新仙女木事件(The Younger Dryas Event,YD)
3. 新仙女木事件发生的过程
冰河世纪(第四纪大冰期)结束后,地球气候大约在1.7万年前开始变暖,气温回升。
两极、北美和北欧的冰川开始消融,海平面上升。
到了1.3万年前,北美和北欧的冰雪已经融化了相当大一部分,南北半球春暖花开,一片繁荣景象。
但是,就在这时,在1.26万年前,气温又骤然下降,世界各地转入严寒,两极和阿尔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盖扩张,许多本来迁移到高纬度地区的动植物大批死亡。
这一次降温是很突然的,在短短十年内,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7、8℃。
这次降温持续了上千年,直到1.15万年前,气温又突然回升。
4. 新仙女木事件发生的原因:
第一种理论认为:大约1.29万年前,有一颗小彗星撞击地球爆炸所产生的热量和压力可能融化了格陵兰冰层,致使墨西哥的海洋流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气流并对气候产生影响,并造成大量灰尘,而这些灰尘遮蔽了太阳光,降低了气温,最后危及到植物和动物,像北美长毛猛犸象、剑齿虎、树獭、美洲狮等灭绝,与此同时,克劳维斯人也突然消失。
第二种理论认为:第四纪冰期结束时,全球气温升高,北美大陆的劳伦泰德冰架开始融化,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冰川融解开始加速,大量淡水进入北大西洋,导致全球海洋热盐环流终止,高纬度地区气温骤降,积聚了大量冰雪,冰雪反射增强导致地球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进一步降低,而更低的气温又导致冰雪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张,如此反复,是的地球在短时间内变得极其寒冷。
5. 新仙女木事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1)全球气温骤降,年平均气温降低6℃~12℃,北大西
洋表层海水降温达10℃。
(2)整个欧洲地区植被退化,,形成冻土苔原或干草原
景观。
土壤退化、湖泊干枯。
(3)大量大型食草类动物死亡,如披毛犀、长毛猛犸象、
爱尔兰巨鹿等彻底灭绝。
(4)古代农业文明开始出现,如西南亚和我国长江三角洲
地区诞生了农业。
2. 全球海气相互作用变化是造成当前气候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请说明
海气相互作用变化包括哪些主要类型,各自发生的机制是什么,以及对全球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
/view/d4e2f942336c1eb91a375d94.html?from=rec&p os=1&weight=4&lastweight=4&count=5
3. 全球海平面上升是人类面临的现实灾害,请分析海平面上升的机制是
什么,海平面上升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构造—海平面变化
●当海底板块扩张加速、洋脊增长和地壳上升时,会导致洋盆容积
减少,使海平面上升;反之,板块运动减速、洋脊萎缩和地壳下降导致洋盆容积增大,使海平面下降。
这类称地动型海平面变化。
大地水准面—海平面变化
●由于地球重力不均,海面除其固有的大地水准球体曲率外,还有
地区性“隆丘”与“凹陷”。
如在新几内亚近代大地水准面有+76m “隆丘” ,马尔代夫有-140m的“凹陷”;在经度50°~60°的距离内垂直高差达180米。
这种海平面变化与地壳内部结构、构造密度和地球转动有关。
冰川—海平面变化
●冰期时海水蒸发转移到大陆,形成冰川凝固在大陆上,使海平面
下降;间冰期时冰川融化成水汇入海洋,使海平面上升,第四纪多次冰期、间冰期交替,使海平面发生多次升降,导致沿海和岛屿环境多变。
海温—海平面变化
●海水温度升降引起海水体积变化,导致海平面升降变化。
如在厄
尔尼诺时,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因水温升高海平面有1m左右的跷板式变化。
沉积—海平面变化
沉积物由河流搬运入海,使海盆容积减少,引起海平面单向上升。
在堆积旺盛的河口地区较为显见。
海平面上升的危害及其可能影响
●1、海水入侵,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使得沿海地区水质恶化,使生态
环境和资源也遭到破坏。
●2、海平面上升也会使得海洋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增高,如台风、
暴雨、风暴潮等。
●3、海平面上升对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区带来的灾害。
4. 什么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存在哪些影响?当前
控制全球变暖的措施有哪些?
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全球的平均气温逐渐升高的一种“自然现象”。
二、论述题(共20分)
过去全球变化的重建是探明地球环境演变过程和预测今后环境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
根据本课程学习的内容,说明全球变化重建的方法有哪些,并分析各种方法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
作答要求:字迹清楚、工整,观点鲜明,力求展现自我见解
任课教师:于亚军
2011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