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毁同步练习(含教师答案版)讲课讲稿

原毁同步练习(含教师答案版)讲课讲稿

一、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1、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2、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二、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病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亮疾病,卒于军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2、善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择善而从之素善留侯张良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太祖曰“善。

”乃南征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荀子•强国》)3、及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不及汪伦送我情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史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济:渡河)(《左传》)4、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听其所止而休焉/ 玉之言,盖有讽焉盘盘焉,囷囷焉水旱祷焉且焉置土石5、乃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良久乃已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家祭无忘告乃翁6、其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三、指出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写出古义课文例句古义今义1、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许多人。

2、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3、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试验,试。

四、指出下面活用的字并作解释1、故人乐为善/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详,故人难于为善2、即其新不究其旧/ 究其旧不图其新3、己未有善4、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能善是,是亦足矣/ 我善是,是亦足矣/ 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5、早夜以思6、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五、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其责己也重以周2、其待人也轻以约3、重以周,故不怠4、其责人也详5、其待己也廉6、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7、为是者有本有原8、怠者不能修9、必其人之与也10、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11、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12、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六、指出下面课文例句的句式类型1、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舜,大圣人也/ 周公,大圣人也/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某良士/ 某非良士2、责于己曰/ 尝试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 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文段一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其责己也重以周周:周密,此为全面。

B.就其如舜者就:趋向,靠近。

C.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善:擅长。

D.一善易修也修:此为做到。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是()A.其责己也重以周早夜以思B.后世无及焉听其所止而休焉C.其于人也,乃曰项王乃大惊曰D.而我乃不能是而以圣人望于人3、翻译句子①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译文:②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译文:③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译文:(二)文段二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又尝试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其同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怠者不能修修:进修,要求进步。

B.必其人之与也与:同党,同类。

C.又尝试语于众曰尝试:试着。

D.将有作于上者有作:有所作为。

2、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B.懦者必说于色矣C.其国家可几而理欤D.其一少北而东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是()A.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是故事修而谤兴B.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C.其国家可几而理欤其孰能讥之乎D.强者必说于言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4、翻译句子①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译文:②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译文:③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译文:八、翻译下列句子:1、今之君子则不然。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译文:2、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译文:九、文学常识填空:韩愈,字,祖籍河北昌黎,世称,曾官至吏部侍郎,又称,谥“文”,又称。

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主张对古文“师其意不师其辞”,做到“词必己出”“文从字顺”。

在他和等古文家的倡导下,终于把文体从骈俪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古文的基础。

本文与《》、《原性》、《原人》、《原鬼》合称“”,是韩愈较系统全面地阐述自己思想观点的纲领性。

《原毁》练习(教师答案版)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张玉玲一、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1、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懼”通“惧”,惧怕,害怕2、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说”通“悦”,高兴,喜欢二、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病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点,名词。

亮疾病,卒于军病重,动词。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动词。

2、善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擅长,形作动。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择善而从之好事,形作名。

/ 好的人或事。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与……交情好,形作动。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做好,动词。

太祖曰“善。

”乃南征应答之词,表示同意。

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荀子•强国》)爱惜,动词。

3、及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不及汪伦送我情如,比得上,动词。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史记》)等到,到,动词。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济:渡河)(《左传》)趁着,介词。

4、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他,代词。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那里,代词。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怎么,疑问代词。

听其所止而休焉/ 玉之言,盖有讽焉语气助词,无义。

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形容词词尾,助词。

水旱祷焉于之,兼词。

且焉置土石于何,在哪里,兼词。

5、乃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却,竟然,副词。

良久乃已才,副词。

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就是,是,表判断的语气,副词。

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代词。

6、其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他们,第三人称代词。

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那些,指示代词。

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词。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三、指出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写出古义课文例句古义今义1、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一般人。

许多人。

2、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虽然如此。

(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3、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两个词。

尝,曾经,副词;试验,试。

试,试验、尝试,动词。

四、指出下面活用的字并作解释1、故人乐为善/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详,故人难于为善善:形作名,好事。

2、即其新不究其旧/ 究其旧不图其新新:形作名,现在的表现。

旧:形作名,过去的表现,旧日的表现。

3、己未有善善:形作名,长处,特长。

4、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能善是,是亦足矣/ 我善是,是亦足矣/ 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善:形作动,擅长,善于。

5、早夜以思早:名作状,在早上。

/ 夜:名作状,在夜晚。

6、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外:名作状,对外。

/ 内:名作状,对内。

五、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其责己也重以周重:严格。

周:周全。

2、其待人也轻以约轻:宽,宽容。

约:少,要求低。

3、重以周,故不怠懈怠。

4、其责人也详详细,要求高,于“周”相近。

5、其待己也廉少,要求低,与“约”相近。

6、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说的正是。

7、为是者有本有原思想根源。

8、怠者不能修进修,要求进步。

9、必其人之与也同党,同类。

10、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有才艺的人。

11、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声誉,名声,(名望)。

12、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发扬光大。

六、指出下面课文例句的句式类型1.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舜,大圣人也/ 周公,大圣人也/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某良士/ 某非良士判断句2.责于己曰/ 尝试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 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文段一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