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有线电视传输网络防雷接地的处理

对有线电视传输网络防雷接地的处理

对有线电视传输网络防雷接地的处理
摘要:有线电视传输网络遍布城乡,光缆、电缆线路跨越各种复杂地形,做好防雷工作对保证有线电视安全优质播出至关重要,因此,在建网初期,就要按照防雷的技术要求进行调查研究,勘察路由,选择地线的接地点,测量地线沟的土壤电阻率,调阅历年的气象资料,了解雷击区的分布,在掌握有关信息之后,采用对应的接地方法防止雷击。

关键词:有线电视;传输网络;防雷
1.引言
雷击是网络设备运行的最大杀手,它能造成大面积的传输信号中断和网络设备运行瘫痪,因此准确判断出雷击原因,及时对网络系统采取规范的避雷措施,是人身安全、光电设备和网络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

在现行的各种防雷措施中,最为有效而且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接地,也就是将雷击中产生的电荷完全或部分引入地下,以避免雷击事故发生。

2.雷击的危害特点
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日常生活中的电视机已经从老式的显像管调整到平板电视机,不同种类的等离子、液晶电视机被大幅度应用到各家各户当中。

平时有线电视在进行维修时,工作人员接上机顶盒会发现液晶屏幕上有交流干扰现象,有线电视的声音嘈杂、屏幕上出现横杠滚动等等,都是由于雷电干扰造成的影响。

下面来掌握以下雷击给网络带来危害:
(1)直击雷的危害:雷云对网络线路中的有源和无源器件、钢铰线、线缆外导体等直接放电。

其特点是破坏力大、设备损坏严重。

但直击雷大约只占网络线路中雷击事故的10%。

(2)感应雷的危害:雷暴区内雷电流的强大电磁感应作用引起金属导体上产生高电压
而放电的现象。

它分为电网感应雷和线缆感应雷。

实践表明,感应雷约占网络线路中雷击事故的90%以上。

(3)雷击中的二次放电:如果避雷设计不符合技术规范,虽然在网络线路中采取了一些避雷措施,但雷击中的二次放电现象仍会对网络线路中的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造成损坏。

其原因是:通常在发生雷击时,雷暴区内的雷电电流波峰值可达10~30ka,持续时间几十ns,假设防雷系统接地电阻是10ω,在接地极上则会产生100~300kv的高电压,引起引雷导线上电位上升,对附近的电力线或有线网络设备形成二次放电,造成危害(同样,网络线路中的直击雷和感应雷也可引起多处网络设备的二次放电现象)。

3.有线电视网络系统遭雷击原因分析
3.1在传输网络中放大器的抗雷电能力弱
有线电视系统与其他信号或能量传输网络相比,在抗雷电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最弱的。

而在传输网络中放大器的抗雷电能力,又是最弱的。

有线电视系统从天线到前端以及到传输系统,直至用户终端口,首尾相连,这种网络形式决定了只要一处遭受雷击。

就会连带到整个网络一大片的设施特别是放大器将受到危害。

线电视系统由于传输线路长,很多传输电缆明线架空高悬走线,
牵引电缆的钢绞绳和放大器外壳以及机箱都是金属导电体且裸露在外。

而这些传输传缆又大多架设在野外电杆上,很多处于开阔地面或高于周围50m内的所有物体时。

极易受直接雷击。

就其放大器本身而言。

其耐雷能力十分低下,它的输入输出口耐雷能力只有几十伏。

而其电源入口的耐雷能力只有几百伏。

由于长距离的信号电缆传输线,较大的电源网线路,所受到的感应雷电将是数十倍甚至数百倍高电压,且在雷电放电时,其放电电流可达数十千安甚至数百千安。

放大器显然是不能承受这些高电压大电流的袭击的。

雷电的频谱范围很宽,从极低频(elf)到超高频(uhf)均有分布。

而在有线电视系统放大器所传输和放大的电视信号中,恰恰对应雷电频谱分布最大值的低频段范围,这样,雷电将给有线电视系统和放大器造成威胁。

被损坏的放大器通常是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板、晶体管以及各种模块,变压器也可能被烧毁,尤以分散供电为甚。

3.2其他原因
(1)局部网络线路遭雷击后,雷电电流经网络中的导体(吊线或线缆金属外套)传至远处的网络设备。

(2)网络线路处在一个重点雷区,此处的网络设备会经常遭受雷击。

这是由线路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造成的。

(3)hfc 网络设备中既有有源器件又有无源器件,而雷击中的二次放电很容易击穿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内部的主电路板,造成设备损坏。

(4)网络传输线路接地电阻达不到规
范要求。

4.对有线电视传输网络防雷接地的措施
4.1利用供电局电力杆的避雷地线
有线电视网络的干线、支干线可与供电局的电力杆同杆架设,在电力线下约0.8m处,供电线上有良好的避雷地线,可对有线电视传输网络起到很好的避雷作用,供电避雷地线的接地电阻在4ω以下。

4.2将支撑电缆的钢绞线多点接地
在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施工中,采用直径6.6mm的钢绞线作为电缆、光缆架空的支撑线,再用35mm直径的挂钩将缆线挂在钢绞线上,在每10个杆档处(约0.5km)接1根避雷钢绞线沿电杆下至接地处,再将1.5m长的50mm×50mm×5mm的角钢作为接地体打入地下,避雷钢绞线与支撑钢绞线用铁扎头扎紧成为一体。

为改善接地效果,在接地处埋入降阻剂,使避雷线接地电阻小于4ω。

这样,整个网络多点接地,组成接地网。

4.3特殊地段要特殊处理
在有线电视线路经过的特殊地段(如山冈、丘陵等)要增加接地体的数量或将接地体焊接成地网,对电阻率大的土壤应采取换土、加降阻剂等方法减小接地电阻,使接地电阻小于10ω,在地埋位置特殊的地方应架设专用水泥杆并装置避雷针、地线、接地体等。

4.4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中的设备应接地
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中的设备(干线放大器、光接收机、电源供给
器等)外壳都要与支撑钢绞线连接,并在设备两侧加装地线、接地体以增加避雷效果,在干线、支干线线路终端处加装地线、接地体。

4.5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中要接防雷设备
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中的干线放大器、光接收机、供电器、楼栋放大器、输入输出口部位都应安装低压避雷器、dl型避雷器或其他放电保护设备,这些设备的供电电源线(220v)可加装速熔保险丝、低压避雷器,以防止雷电从供电电源线窜入造成设备损坏。

4.6楼栋放大器接地
楼栋放大器安装处用角钢接地体打入地下,用钢绞线与“楼放”外壳相连,该地线与整个网络的支撑钢绞线相连,这样整个网络就有近万个接地体与地相接,总接地电阻很小,构成了庞大的地线网。

5.结束语
雷击是网络设备运行的最大杀手,它能造成大面积的传输信号中断和网络设备运行瘫痪,因此准确判断出雷击原因,及时对网络系统采取规范的避雷措施,是人身安全、光电设备和网络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林永强。

有线电视网络防雷的探讨[j],大众科技,2009年03期
2.刘建忠。

有线电视系统网络接地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24期
3.刘承军。

有线电视网络接地问题与解决方案[j],才智,2009
年05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