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学习参考 《观沧海》(曹操)诗词鉴赏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波涛汹涌,山岛高耸挺立。
树木苍翠茂密,各种草丰盛茂密。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万顷波涛溯涌澎湃。 日月好象是在海涛中运行,光彩耀眼的星辰好象是在海涛中闪烁。 庆幸到了极点啊,就用诗歌来表达白己的心愿和志向吧。
【主题思想】 通过登高揽胜所见山水的壮丽景色,热情歌颂了包罗万象的辽阔大海和生机勃勃的山岛树木,抒发了自己气吞山河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宏伟政治抱负和奋发 乐观的精神。
【理解背诵】 1《观沧海》中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对景物作总写,渲染大海苍茫动荡气势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用欣欣向荣的景象点染大海的勃勃生机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自己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毛泽东《浪淘沙 北戴河》中有句:“萧瑟秋风今又是。”《观沧海》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的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中,诗人创造出宏伟的意境,,借以表达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8、《观沧海》中,诗人描绘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的诗句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9、《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简答题】
1.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进行虚写,将眼前海上的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 .. .
..
学习参考 的雄心壮志和博大的胸怀。
2.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两个“若”字表明这是写的是虚景,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有助于描绘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更能突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3.本文的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苍凉慷慨。
4.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
河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 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从静态事物写到动态事物。 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
5.曹操的诗都是以慷慨悲壮见称,那么《观沧海》是不是呢?若不是,请用四个字表达。 《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雄奇豪迈”。从作者写的雄伟奇丽可以看出。
6.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赏析题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首句中写出了杨花,子规等意象。(2)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3)这首诗中“子规”一词,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愁”一词表达了作者真切的关怀。
2.诗人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第一句选取了. .. .
..
学习参考 “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答:点明了暮春时令,点明主旨,营造悲凉、伤感的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表达了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悲痛之情。
3.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答: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离别气氛。
4.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春末夏初季节的一种寂寞萧条气氛。体会到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关心、同情、思念,以及无奈、惆怅之情。
5.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关心、同情、思念,以及无奈、惆怅之情。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答:修辞及表达情感角度:拟人。将月亮人格化,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想象角度: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情景交融角度:情景交融,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7.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来入诗呢?
答: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
8.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答:暮春。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 . .. .
..
学习参考 9.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答: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
10.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答:因为月照中天,普天同照、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同时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
11.选择题。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12.理解性默写。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朋友深切关心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托付思念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四、重点题:
1、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答案:这两句诗选取了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凄哀啼叫的子规点明季节时令,渲染. .. .
..
学习参考 了悲凉凄楚的氛围,生动地表达出了漂泊之感和离别之情。
2.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答案:拟人。将明月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
答案:①点明时令,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②“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③借凄凉落花烘托诗人的落寞心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1、首联中的客路、行舟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第三联中生和入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2、“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或波平浪静的大景的神韵,为后人称道。
3、从炼字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平”“阔”“正”“悬”四个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这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阔大和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4、请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由于涨潮,两岸之间的水面比平时更显宽阔;因为风正,船帆便端端直直地悬挂于桅杆上。
5、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脍炙人口,试作赏析。
“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显得富有生机,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揭示时序的交替、暗示时光的流逝,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既是美景又含哲理。
②从练字的角度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生”“入”的妙处。
“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显得富有生机,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揭示时序的交替、暗示时光的流逝,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既是美景又含哲理。
6、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 .. .
..
学习参考 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稍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愁。
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8、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讲演时,引用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中国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9、《次北固山下》中通过对偶的修辞来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0、《次北固山下》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表现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1、《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2、《次北固山下》中既写江景,又寓情于景,衬托出诗人畅快心情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大小景相结合,为后人所称道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明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5、《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更替中的景物,蕴含生活哲理(揭示生活中新旧交替,新生事物不可阻挡)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6、《次北固山下》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借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7、《次北固山下》中既有实景之美,又有虚景之壮阔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8、《次北固山下》中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9、《次北固山下》中直接表达诗人思乡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