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褒贬误用类的成语例释

褒贬误用类的成语例释

褒贬误用类的成语例释
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误用。

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例如:
1、书记、市长严令当地公安机关限期破案,公安倾巢出动,设卡排查,当夜就抓获小偷,钱包如数追回。

【“倾巢出动”比喻全部出动,多用于贬义。

此处为感情色彩不当。


2、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是褒义词,不作贬义用。


3、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

【误将褒义词“同心同德”作贬义词用。


4、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1995年全国高考题)【“半斤八两”较多用于贬义。


5、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气冲霄汉。

【“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


6、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

一般用来形容坏人当道,恶人得志。

这里弄混了感情色彩。


7、现实中,有许多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是褒义词,不用作贬义。


8、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指的是“没有不干的事情”,意思是“所有的坏事都干尽了”,用在“年轻的科学家”身上,显然是不够恰当的。


9、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1997年全国高考题)【“趋之若骛”比喻许多人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赶过去,多含贬义,用来说明“艺术爱好者”,是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 10、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1998年全国高考题)【“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多用作贬义。

与题干的褒贬不一致。

】 11、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误将贬义词“蠢蠢欲动”用为中性词。


12、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形成了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句子的意思是说辛弃疾笔下的功夫很深,而且富有豪情。

而“翻云覆雨”是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这里显然是误用。


13、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是贬义,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用来说鲁迅也是版画艺术的开拓者,是明显的误用。


14、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用在这里显得感情色彩不当。


15、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
改变不了。

【“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纪念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把它用在“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件事上,犯了“褒词贬用”的毛病。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