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崤之战
鲁 国 史 官 左 丘 明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联系初中时学过的《曹刿论战》 看,《左传》写战争有怎样一个 突出的特点?
重在写人物议战, 重在写人物议战,不着重写交 战情景。 战情景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战争背景:
公元前7世纪的上半期,北方的晋和西方的秦都 成了强大的诸侯国。当晋文公(公子重耳)流 亡在外时,曾经得到秦穆公的帮助,并且娶了 穆公之女文赢为妻,关系比较亲密。晋文公回 国建立政权后,晋逐渐强大;秦自穆公以来国 势日盛,急于争霸。殽之战前两年,秦晋联合 国郑,郑大夫烛之武瓦解了秦晋同盟。后来秦 背弃晋,私自与郑结盟,派大夫把子、逢孙、 杨孙三人带兵驻守郑国,代郑设防,实际上是 对付晋国,因此秦晋之间发生裂痕,但矛盾尚 未表面化。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作者对秦、晋、郑三国的态度
①在秦偷袭郑这件事上,作者抑秦扬郑。秦潜师袭郑 不义;郑国内部团结一致,并果断地采取措施,作好 战备准备,使秦的野心未能得逞。 ②在秦晋崤之战中,作者抑秦扬晋。秦“劳师以袭 远”,给晋以可乘之机;晋能在经过激烈争论后作出 正确决策,不失时机地歼灭秦军。 ③在秦晋崤之战后,作者抑晋扬秦。晋内部矛盾更 加公开化,轻失战果,招致后患 ;秦能吸取教训,鼓 舞士气,重整军威。 从以上分析可见,作者对为争霸而战的秦、晋两方 均各有褒贬,唯对郑国始终赞扬。郑与秦、晋比较, 属弱国,处于防卫地位,因而作者同情郑国,反对秦 国恃强凌弱。“弦高犒师”的故事一直为人们传诵。
到了公元前628年冬,晋文公去世,秦 国为了与晋争霸,便乘晋国新丧及杞子 等当时在郑颇得信任,为郑掌管北门钥 匙能为内应的便利,不听蹇叔劝阻,悍 然向郑进军。秦的东征军要越过晋境, 晋对于趁机伏击秦军是有准备的,秦的 东征军来到郑,知郑有备,只好顺路 “灭滑而还”,途经殽山,遭晋军伏击。 秦晋殽之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故事情节
开端:蹇叔哭师 发展:王孙满观师 弦高犒秦师 皇武子辞杞子 灭滑而还 高潮与结局:秦军打败于崤 尾声:原轸斥责晋君 秦君哭师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人物形象
蹇叔:老成持重,远见卓识 弦高:忠心爱国,机警灵活 原轸:多谋善断,勇猛暴烈 秦穆公:刚愎自用,知错必改 王孙满:观察敏锐,聪颖过人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2)入险而脱:险要的地方 4、动词用作名词: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 5、意动用法: (1)秦不哀吾丧:以……为哀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6 、使动用法: (1)劳师以袭远:使……劳累 (2)而以贪勤民:使……劳 (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4)以逞寡君之志:使……满意 (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学习步骤: 学习步骤: 朗读课文 复习旧知 了解战争背景 翻译课文 把握基本内容、 把握基本内容、结构层次 总结归纳 布置作业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目录
春 秋 左 传
编年体
隐公(元年~十一年) 桓公(元年~十八年)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闵公(元年~二年)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文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元年~十八年)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定公(元年~十五年) 哀公(元年~二十七年)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文言知识整理:
一、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若潜师以来:发兵 (2)秦师遂东:向东出发 (3)左右免胄而下:下车步行 (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喂草料 (6)子墨衰绖:染黑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7)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 (8)晋于是始墨:同上 (9)先轸朝,问秦囚:上朝 (10)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 (11)武夫力而拘诸原:竭尽全力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郊次:在郊外
秦晋崤之战
《左传》 左传》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教学目的】
1 .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并按照事 件发展的顺序有条有理地记叙的写法。 2 . 学习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 物形象的方法。 3 . 深刻领会此文揭示的战争胜负是由各种因 素决定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围绕中心组材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 . 围绕中心组材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理解词句,疏通文意, 2 . 理解词句,疏通文意,归纳实词和虚词的 含义和用法。 含义和用法。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崤 之 战 ” 形 势 图
“ “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叙述秦穆公利令昏,不听 騫叔劝告,出师伐郑。 第二部分 (第2、3自然段)叙述秦军途中发生的 两件事:王孙满断定秦军必败,弦高犒师使秦袭郑 阴谋败露。 第三部分 (第4自然段)记叙晋国伏击秦师,秦师 败于崤,主帅被俘。 第四部分 (第5、6自然段)记叙战后晋国释放三 帅,秦穆公承认错误,表示要吸取教训。
面对这一情势,秦穆公担心郑 穆公的亲晋势必危及秦国在郑国的 利益,杞子等人不可能长期戍守郑 国都城的北门,加上错误的估计了 晋国新值国丧,一定无暇外顾的局 势,就认为应抓紧时机袭郑,错过 了机会,就会永远丧失争霸中原的 机会。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这种担心,就使秦穆公利令智 昏,听不进蹇叔的意见,作出悍然 出兵袭郑的错误决策。了解这一点, 对于我们认识社会现象是有好处的。 因为担心失去时机,从而利令智昏, 作出错误的判断、决断、决策的情 况,是无论古今,都会经常发生的。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1)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2)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 造人物形象。 造人物形象。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布置作业
复述故事情节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二、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尔何知! 2、定语后置句:牛十二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殽 (5)使Biblioteka 就戮于秦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总结全篇, 总结全篇,深究文章主旨
本文抓住首段“蹇叔论战”和末段 “秦伯哭师”,并结合其各段进行分析。 秦穆公总结失败的教训,曾说原因是“孤 违蹇叔”。全文以“蹇叔论战”为纲,旨 在用事实证明蹇叔具有战略眼光和军事远 见。文章通过崤之战的历史事实,明确无 误地告诉人们:骄纵轻敌,必败;只有知 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蹇叔的道理说得那么透彻,为 什么秦穆公硬是拒不接受?
在“殽之战”的前二年,秦晋联合 伐郑,秦穆公单独与郑结盟,解围 而去后,晋文公曾逼郑投降,迫使 郑文公立了亲晋的公子兰为太子, 才撤兵而去。晋文公去世时,郑文 公也刚刚去世,公子兰继位为郑君, 是为郑穆公。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