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电池说课PPT课件

原电池说课PPT课件


Cu
果汁(含电 解质溶液)
果汁(含电 解质溶液)
盐桥中通常装有含琼 胶的KCl饱和溶液
环节2:橘子实验提炼模型
序号
方案1
方 案 总 方案2 结
方案3
方案简述
Zn片和Cu片同时插入 一瓣橘子中 (有电流)
Zn片和Cu片分别插入 未分开的两瓣橘子中
(有电流)
Zn片和Cu片分别插入 分开的两瓣橘子中
(改进后可以产生电流)
Zn表面不变黑 2 Zn ZnSO4 Cu CuSO4 有电流产生
Zn表面不变黑 3 Zn NaCl Cu CuSO4 有电流产生
环节3:实验探究完善认识
对比分析各方案 分析异常现象认识能量损耗
方案 负极 负极液 正极 正极液 1 Zn CuSO4 Cu CuSO4
现象
Zn表面变黑 有电流产生
为何Zn表面 变黑?
创设情境 巩固复习
橘子实验 提炼模型
关 回忆
设计
键 复习
实验
词 原理
分池
形成条件
盐桥
实验探究 完善认识
探究 分析 双液 原理
回顾历史 发展创新
归纳 发展 发展史 意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巩固复习
橘子实验 提炼模型
实验探究 完善认识
回顾历史 发展创新
环节1:创设情境巩固复习
环节1:创设情境巩固复习
方案3:两瓣分开的橘子——改进产生电流
1.加
NaCl 溶液
3.“ 连 隧 道”
2.两 瓣接 触
4.“ 搭 桥”
环节2:橘子实验提炼模型
方案3:两瓣分开的橘子——改进产生电流
这两种方法为
3.“ 连
何能产生电流? 隧
请提炼模型?
道”
4.“ 搭 桥”
环节2:橘子实验提炼模型
建立盐桥模型 G
介绍盐桥
Zn
请利用所给材料设计橘子电池,观察实验 现象并提炼出原电池模型。
第一次学生实验:构建模型,引出“分池”
环节2:橘子实验提炼模型
方案1:电极插入单瓣橘子
G
Zn
Cu
提炼模 型
果汁(含电 解质溶液)
环节2:橘子实验提炼模型
方案2:电极插入两瓣未分开的橘子 分池
G
Zn 膜 Cu
提炼模 型
果汁(含电 解质溶液)
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原电池
说课内容
1 对教材和学情的思考
2 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3
教学过程
4 实施后的反思
一、对教材和学情的思考
1. 对教材的思考
负极 电解质 正极
化学电源 工作原理
选修4
铜锌原电池 工作原理
必修2
双液电池 工作原理
一、对教材和学情的思考
2. 对学情的思考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
•学会书写电极反应 式和电池总反应。
•能根据反应设计简 单的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橘子电池 •介绍电池发展史,
的实验活动,体验 激发学习兴趣,感
建构原电池模型的 受原电池原理应用
过程。
于化学电源开发的
•通过Zn-CuSO4电 关键作用。 池的设计活动,初 •通过双液电池模
步感受设计电池的 型的建构,渗透对
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电极反应
根据电极反应选择电极和电解质溶液 应用理论,提炼设计思路和方法。
环节3:实验探究完善认识
学生探究实验:Zn-CuSO4电池
仪器和药品:灵敏电流计、铜片、锌片、导 线、培养皿、ZnSO4溶液、NaCl溶液、 CuSO4溶液、浸有NaCl溶液的滤纸条(盐桥)。
注意:及时清洗电极。
环节3:实验探究完善认识
对比分析各方案
方案 负极 负极液 正极 1 Zn CuSO4 Cu 2 Zn ZnSO4 Cu
H+
Yn果汁(含电 解质溶液)
果汁(含电 解质溶液)
第二次理论分析:电流的产生、盐桥的作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巩固复习
橘子实验 提炼模型
实验探究 完善认识
回顾历史 发展创新
环节3:实验探究完善认识
思考交流,根据反应设计电池。
根据反应Zn+CuSO4=ZnSO4+Cu设计 原电池,说说你的设计思路。
电流
2H++2e-=H2↑
H+Zn2+
SO42-
第一次理论分析:原有认知,闭合回路的形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巩固复习
橘子实验 提炼模型
实验探究 完善认识
回顾历史 发展创新
环节2:橘子实验提炼模型
学生小组实验:设计橘子电池 仪器和药品:灵敏电流计、铜片、锌片、 导线、培养皿、橘子
注意:铜片、锌片较尖锐,使用时小心。
突破 形成完整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直接接 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 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
•深入了解原电池的 工作原理。通过三 次理论分析使学生 对原电池的形成条 件产生更完整的认 识。
环节2:橘子实验提炼模型
方案2:电极插入两瓣未分开的橘子
为何两瓣未分开的橘子也 能产生电流?
G
Zn 膜 Cu
强调“膜”的功能:分区但又允
许离子通过。
Hale Waihona Puke 果汁(含电 解质溶液)环节2:橘子实验提炼模型
方案3:电极插入两瓣分开的橘子
两瓣分开的橘子 不能产生电流, 如何改进才能产 生电流?
环节2:橘子实验提炼模型
教师演示,提炼模型 引领示范,提出问题
G
Zn
Cu
提炼模 型
稀H2SO4
环节1:创设情境巩固复习
引发回忆、思考,奠定理论基础
➢此铜锌原电池装置中 正负极分别发生了什么 反应? ➢电流是如何产生的?
G
Zn
Cu
稀H2SO4
环节1:创设情境巩固复习
负极:氧化反应 Zn-2e-=Zn2+
电子e- 正极:还原反应
G
按图中装置及所给材料,根
据Zn+CuSO4=ZnSO4+Cu设 计原电池并实验。
第二次学生实验:探究“两池”电解质溶液作用
环节3:实验探究完善认识
可能设计的方案:Zn+CuSO4=ZnSO4+Cu
方案 负极 负极液 正极 正极液
现象
Zn表面变黑 1 Zn CuSO4 Cu CuSO4 有电流产生
思路和方法,形成 立统一的辩证唯物
判断、分析、设计 主义思想。
原电池的思维模型。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2. 教学策略的选择 学生活动
重点 模型建构理论分析 学生实验
原电 池工 作原 理和 形成 条件
双液模型分析 盐桥模型分析 单液模型分析
Zn-CuSO4 电池
橘子电池
难点
双液
分池
三、教学过程——流程图
设计意图
单池 分池 膜 分池 盐桥
环节2:橘子实验提炼模型
分析盐桥模型的工作原理
G
➢此装置中正
Zn
Cu 负极分别发生
了什么反应?
➢电流是如何
果汁(含电 解质溶液)
果汁(含电 解质溶液)
产生的?
环节2:橘子实验提炼模型
理论分析 负极:氧化反应
电子e-
电流 G
正极:还原反应
(失电子) Zn
Cu (得电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