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逻辑”的含义主要含义有四种:1、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2、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法。
3、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4、指逻辑学。
二、思维形式结构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构成。
其中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不变的部分,它决定思维形式结构的类型,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可变的部分,它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例如,在“所有S都是P”中,“所有……都是……”是逻辑常项,“S”“P”是逻辑变项。
这种变项叫词项变项,可以用不同词项去替换。
再如,在“如果P,那么q”中,“如果……那么……”是逻辑常项,“P”“q”是逻辑变项。
这种变项叫命题变项,可以用不同命题去替换。
三、“Pvq”的逻辑性质当且仅当p假,q假时,pvq为假,其他情况下均为真。
四。
、“P→q”的逻辑性质当且仅当P为真,q为假时,P→q为假,其他情况下均为真。
习题:1、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是:任何一个命题都对思维对象有所陈述,不论正确与否和任何一个命题都有真假值,一个命题是真还是假,必须根据客观事实来判定。
2、下列语句中,表达命题的是(D)A请你坐下 B您贵姓 C噢,原来如此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命题形式之间的主要区别是(D)A命题所陈述的内容不同B自然语言形式不同 C命题变项不同 D命题常项不同4、下列命题中,不表达复合命题的是(C)A会憎,才会爱B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C这个班的同学全都到齐了D并非参加民主运动的人全是马克思主义者5、只有他诚恳像我道歉,我才会原谅他,这一命题可以转化成这样一个蕴含命题(C)A只有他不诚恳像我道歉,我才不会原谅他B只有我原谅了他,他才诚恳像我道歉C如果他向我道歉,那么,我原谅他 D如果我原谅了他,则他诚恳像我到了歉五、一个推理形式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具有此推理形式的任一实例都不会出现真前提和假结论,换句话说,有效的推理能够从真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而一个推理形式是无效的,当且仅当具有此推理形式的任一实例都不能保证真前提不出假结论,换句话说,无效的推理从真前提不必然推出真结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效地推理形式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是必然的,具有逻辑保真性;而无效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不具有逻辑保真性。
六、析取命题三条规则1、肯定其中一支,就能肯定它与任意析取支的析取式2、否定一部分析取支,就能肯定剩下的析取支3、肯定一部分析取支,不能否定剩下的析取支七、蕴含命题推理规则:1、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2否定后件肯依否定前件;3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习题:1、推理是由一个或一些已知命题推出新命题的句群。
2、推理是由前提、结论和推理形式三部分构成。
3、从真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的推理形式是有效的推理形式4、一个正确的推理必备的两个条件是前提真实和形式有效5、在析取命题推理中,肯定一部分支命题,不能否定剩下的析取支6、航天号飞机的失事或是设备故障,或是认为的破坏;已查明失事的原因确系设别故障。
因此,可以排除人为破坏。
( 此命题有效)7、如果患有感言,一定会有厌食症状;我最近常感厌食,因此,我准是患了肝炎( 此命题无效)8、如果是杀人凶手,则必然进入过犯罪现场;某青年进入过犯罪现场,所以,某青年是杀人凶手。
(此命题无效)八、任何词项都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逻辑特征。
词项的内涵是词项所指称的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
外延是一个词项所指称的对象范围,也就是具有词项所指称的本质属相的一切对象。
九、词项的种类:1、根据词项所指称的对象是一个还是一类,可将词项分为单独词项和普遍词项。
2、根据词项所指称的对象是否为一集合体,词项可以分为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
十、词项下定义的规则:1、定义项和被定义项须是全同关系。
违反这条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1)定义过宽:指定义项外延大于被定义项外延。
(2)定义过窄:指定义项外延小雨被定义项的外延。
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这条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1)同语反复,如果被定义项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就叫同语反复。
(2)循环定义:被定义项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叫循环定义。
3、定义必须用精确的科学语词。
违反该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1)含糊定义:就是定义项包含着晦涩难懂的语词。
(2)以比喻代定义。
比喻只能对思维队形进行形象的描绘,并不揭示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因而所有比喻不是定义。
十一、对词项划分须遵守以下规则:1、火焚后子项的外延之和应该等于母项外延。
违反该规则所犯的错误有:(1)划分过宽:是指子项的外延之和大于母项的外延。
(2)划分过窄:是指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2、每一次划分必须坚持同一标准。
同一个母项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词项。
3、划分以后的各个子项之间应是全异关系。
违反该规则的逻辑错误叫“子项相容”。
十二、性质命题由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四部分组成。
主项是表示思维对象的词项;谓项是表示思维对象性质的词项;量项表示主项指称的对象数量,分为全称量项和特称量项两种;联项是将主谓项联结起来的词项,分为肯定联项和否定联项两种。
十三、性质命题的种类:1、全称肯定命题。
其形式结构为:所有S都是P,该命题陈述主项S中的全部分子都具有P的属性。
例如:“所有团员都是青年人”。
该命题形式结构简记为SAP,逻辑中又称为A命题。
2、全称否定命题。
其形式结构为:所有S不是P,该命题陈述主项S中的全部分子都不具有P属性。
例如:“所有的人民团体都不是审判机关”。
全称否定命题的形式结构简写为SEP,又称为E命题。
3、特称肯定命题。
其形式结构为:有些S是P,简写为SOP,被称为O命题。
该命题陈述主项S类中至少有一个对象不具有P属性。
4、特称否定命题。
其形式结构为:有些S不是P,简写为SOP,被称为O命题。
该命题陈述主项S类中至少有一个对象不具有P属性。
十四、三段论推理的规则1、在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词项。
三段论是通过中项的媒介爱你作用而使得大小项外延关系确定,从而得出必然性结论的。
如果两前提中只有两个不同的词项,它们在前提中就势必重复出现,这样就不可能组合成结论命题,因而不能构成三段论推理。
如果两个前提中出现四个不同的词项,那就表示两个前提命题的主项和谓项都是不同的词项,这样就没有一个共同的词项起媒介作用,也无法构成三段论。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三段论推理中,大项和小项的外延关系式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来确定的。
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那就意味着大项、小项都只和中项的一部分外延都关联,这就可能出现大项和中项的一部分外延有关联,小项也和中项的一部分外延都关联,这样,大、小项志坚的关系就是不确定的,因而,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
3、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这条规则是对大项和小项而言的。
如果大项或小项在前提中只有部分外延与中项发生关联,那么中项就只能对这一部分外延起媒介作用。
因而结论就只能陈述大项或小项的部分外延,不能任意扩大,否则,结论陈述的范围超出了前提陈述的范围,不能保证在前提真的情况下,结论必然真,这是由演绎推理的特性决定的。
所以,前提中不周延的大小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1、词项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特征。
2、在性质命题中全称肯定命题谓项周延,特称否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
3、每个三段论推理包含的三个不同词项是大项、中项和小项。
其中,包含小项的前提是三段论的小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是三段论的大前提。
4、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c)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C同语反复D循环定义5、犯有“中项不周延”错误的三段论,其中项在前提中(C)A只有一个不周延B至少有一个不周延 C都不周延D一个周延一个不周延6、三段论推理中,形式语言相通而实际不同的两个词项作三段论的中项,所犯的逻辑错误叫(D)A大项扩大B小项扩大C中项不周延 D“四词项”错误7、国家是资产阶级压迫劳动人民的暴力工具。
错误,定义过窄8、逻辑学是打开智慧之门的而钥匙。
错误,以比喻代定义的错误9、偶数时奇数加1而成的数,奇数是偶数加1而形成的数。
错误,循环定义的错误10、正方形是平面上每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错误,定义过宽的错误11、运输包括陆上运输、水上运输、海上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
错误,多标准划分或子项相容12、劳动指的是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剩余劳动。
错误,多标准划分13、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错误,不是划分是分解14、贪污罪是犯罪行为,抢劫罪是犯罪行为,所以,抢劫罪是贪污罪。
无效。
全称肯定命题,P是M,S是M,所以,S是P违反了第2个规则,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无效15、有的同志是先进工作者,有的同志是律师,所以,有的律师是先进工作者。
特称肯定命题。
有的M是P,有的M是S,所以,有的S是P。
违反第6个规则,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
无效16、法律专业学生是要学习逻辑学的,我们不是法律专业学生,所以,我们不是要学习逻辑学的。
特称否定命题。
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违反第6个规则,该三段犯了“大项扩大”的错误。
无效17、世间万物中,人是第一个最宝贵,我是人,所以,我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最可贵的。
这个推理中的逻辑错误与以下哪项中出现的最为类似?(C)A作案者都有左岸冬季,甲有作案动机,所有,甲是作案者。
B各级干部都要守法,我不是干部,所以我不要守法。
C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D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没有自知之明,所以,你不是人。
E相当翻译就要学外语,我又不想当翻译,何必费力学习外语。
例题中推理是全称肯定命题,M是P,S是M,所以,S是P。
但是为无效的推理,违背了第1个规则,在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词项。
例题和C选项中的人和群众,虽然在大小前提中是同一词项,但多表达的词项却不一样,整个推理犯了“四词项”的错误。
十五、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如果反映某一客观对象,那么它就反映这一对象。
即任一思想与其自身同一,真值也是同一的。
同一律的内容可用公式表示为:A是A A→AA→A是从逻辑真值的角度来说的,真值自然是指命题真值。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A命题真,那么它就是真的;如果A命题假,那么它就是假的,其真值也是确定的。
同一律要求词项、命题保持同一。
十六、矛盾律及对正确思维的要求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不能既反映某个对象,又不反映这一对象。
或者说,一个思想及否定不能同时为真,至少有一个为假。
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乛(A∧乛A)公式中的“A”表示任意的词项或命题,“非A”表示对“A”的否定,即和“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词项或命题。
“A不是非A”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A词项不是非A词项,A命题不是非A命题,A和非A不能同真,至少有一个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