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猎头生活的感想jia ngli ncn几天猎头生活的感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加入这一行,从开始自己喜欢的专业通讯,到后来喜欢的管理,,幻想过是专业高手,幻想过管理专家,却从来没有想过进入这一行,但真的在我刚刚离开校园的时候发生了,短短几天,对这个行业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其实最让自己伤感的不是自己没有干这一行的经验,而是代理的人,要找的人都是薪水100万,现在才发觉IT 一行,有钱人真多,想想大家都在讨论一个月3000还是4000的时候,别人都是100万,而且多数都是没有结婚的28-29岁的年轻人,,我在感叹做人的差距好大啊,最让人伤心的是,当代理100万的CASE打个电话过去,很自豪的说帮你推荐职位,年薪100万,那边传来的是,轻蔑的笑声:我现在都150万,你认为我会去考虑100 万?收集300个人资料,查他们的经验背景,更让我接受不了的,里面只有一个清华,一个匇邮,我还熟悉,其它的都是很烂的大学,而交大一个也没有,,和经理聊这个,他说如果你要找好大学的,在搞技术的20-30万的很多好大学,不解。
同志们,,,,有钱人很多啊继续昨天的讨论,,看到昨天我发关于猎头的文章,好多人在讨论,有的怀疑,有的感叹。
其实我开始也不相信,开始经理拉我去那边的时候说他们都代理百万的职位,我还以为他吹牛,因为我们刚离开大学的时候大家都在为多拿几百快钱的时候,别人的薪水怎么能数量级上升。
有位网友让我拿出证据,其实还需要拿嘛,今天我特地又把大概的资料翻了一下,更确信我昨天的说法。
给大家讲今天的一个笑话,每次约con didate过来的时候,他们都开车过来,而今天收到一个清华的GG的简历,感觉他技术基础很扎实,想把一个技术主管的位置介绍给他,让他来我们OFFICE,我打听到他住的地方和我们的OFFICE 大概开车10分钟的路程,我说我们半个小时后见,他说可能赶不到,这位哥们一句话差点把我喝在口中的氺喷出来,他说,我骑自行车过去怕赶不上。
老兄你花10块钱打个车不行嘛,你应聘的可是70万的职位啊。
其实大家都认为猎头就是中介,那可大错特错,猎头的信息;量大的让我刚刚进去的时候吓了一跳,他们几乎有所有IT公司的人员联系方式,而且是手机号码。
我在想(我现在都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搞到的兄弟们,大家想赚大钱的话,那么自己创业把,要么去去那些高端技术企业的销售(想想EMC高端storage一台Imillion,你认为利润是多少呢?,在大公司里面搞科研, 可以让你不饿着,但永远富不起来(当然有例外的。
真的,我也想不明白怎么我看拿百万的好大学少的可怜,原来我想有点少,但至少不会少到我看一百份只有23份是好大学的吧??我同意好大学出来的素质高,但竞争能力怎么那么差呢?还有现在国外大IT来中国的企业一般都是扁平管理,只有四层,最上面2层,80% 是香港和台湾人,我就想不明白了,我们已经开放20多年,怎么老美还是不愿意来雇用本地人呢?而我们只能在最下边2层徘徊。
唉。
明天继续。
今天休息,继续和大家讨论,看大家讨论的很热烈。
本来打的很多,可惜要发的时候不小心关了窗口”唉!我打了一个早上。
不知道大家感兴趣的是猎头的工作还是那一群拿高薪的人?原来也接触过一些有钱人,但每次都告诉自己每个社会都有一些暴发户来聊以自慰,可第一次而且是天天都在和这一群高收入者接触,暴发户的现象完全消失,自卑感可想而知,其实这种自卑不是来自他们的高收入,而是他们对行业的理解,对市场的嗅觉,对整个行业食物链的把脉,他们和我们理解的单片机,MOS逻辑电路完全是不同的概念,我们都知道一个公司要发展,市场和技术缺一不可,问题是技术方面有我们这些好大学的学生来填补这些空缺而弱化了技术人员的薪资,而使搞技术的处于饿不着也富不起来的尴尬境地,而对公司来说,来钱的地方只有市场,我们当然知道这没有技术支撑都是扯谈,这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认为大家都这么想,其实也只有我们搞技术的会这么想,,想想,一个卖通讯计费软件的销售人员2个月搞定的一个单子是2000万,而利润是1000万(这完全是真实的事情,如果有些人还让我拿出论据,我只能笑你对这一行太不了解,你说这个销售人员是应该拿300万还是400万的年薪呢?而他手下没有管理一个人,而只是一个一线销售人员。
我们搞通讯的都知道CDMA比GSM优越的多,而且都在预计它会取代GSM,CDMA的技术早就成熟,以前MOTOTROLA(中国匆匆上马CDMA,最后失败,引起MOTOROLA高层的震荡,而血洗了一片决策高层。
每个公司都投入大量资金给科研,如果你以为是为了给科研人员的薪水,那又错了,那些钱都是做实验的,而投入到市场上面的钱,那都是进入老板的腰包,面谈一个在著名IT公司搞M arketing的福州大学的29岁的很干练的经理人,我们不知怎么聊到SUN的,他的公司代理的和SUN的产品几乎完全不同,我以前也读了很多关于SUN的文章,从它的发家到成长,到丑闻,,而这位仁兄的了解让我直冒冷汗他连当天美国SUN的股价都说的很清楚,更别提SUN的系列产品和对它未来的预测。
而他仅仅是福州大学的小本。
上面有个网友让我描述一下他们的背景,这个统计起来有点难度,不过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人格魅力。
大家一谈创业都在犹豫,其实你犹豫的时候你已经失败一半了,不信你去清华BBS 上面的创业版看看,那里面多数人都在问:有谁创业成功的吗?怎么搞第一桶金?你们问的时候你已经失败了,我肯定的告诉你,你问的同时,好多人已经开始做了,创业成功的人不会来这儿的。
明天继续。
没想到能这么多人讨论,那天写那点东西只是干了这行的一点感触和不平衡,不过大家都很感兴趣,我自己也有想写下来的欲望,不知道一天一篇能坚持多久。
(昨天住的地方网挂了,没有发对于那些拿高薪的人除了,他们的共性,人格魅力外,还有就是他们都有完整的职业规划,这是他们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开始的希望都在为能不能找到工作,那么他也don't have长远的规划。
猎头们看简历can didate的时候首先看的是他们工作的公司和跳槽的经历,如果你每年都跳一次,那么我告诉你被猎头看上去的机会很少,专业的猎头公司清楚的明白在代理这一行那个公司的员工最有竞争力,有些同学都认为去大公司为以后的工作有好处,这不竟然,大家喜欢去四大, 那是因为四大会帮你综合培养的很有竞争力,所以很少有猎头去IBM挖人,那边出来的人没有太大的竞争力,这个庞大的组织里面分的太细,出来的员工基本不会是多面手,这可能也是IBM高明的地方,所以IBM相对员工比较稳定,但对于一个员工的职业规划,IBM不是一个好的去处。
关键是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我们应该知道公司永远都是市场驱动而不是产品驱动,这个先决条件决定搞管理,销售的人拿高薪的可能性大的多,有好多人都说,先搞两年技术在转管理OR销售,其实你错了,你两年的技术对你将来的管理和销售有点帮助,毕竟你花了两年的时间在技术上面,而别人已经直接在管理和销售上面干了两年,所以我刚刚在电脑上面大概统计了一下,高薪中管理和销售方面的人才开始做技术转过来的年龄都偏大,所以如果你致力于搞管理和销售,那么直接去找这方面的工作,而不要浪费时间去搞2年技术,一到管理层和销售对技术背景就会淡化很多,而且愈高愈明显。
当然你的工科背景对你以后的管理和销售绝对是个很大的帮助,(现在我们那个几个专业猎头,他们都是很有经验的专业顾问,但他们都不是工科背景,我的工科背景在那边做的就很占优势,而且猎取的成功率高的多,如果有些人又不想放弃技术,又不想一心搞技术,那么技术支持就不错,技术支持分pre-sales, and post sale我的建议如果你外向一点选择pre-sales那边很锻炼人,不仅要技术,还要很多的和人大交道,而且多数薪水比post sales要高这那边滚打5-6年薪水都会到20-30万,以后跳槽的机会比较多,而售后这块薪水不是很高,但技术含量比较高点,以后跳槽也不容易。
当然想搞技术的,研发部门最好的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爱,而且钱不是衡量个人成功唯一标准,反正研发部里面高薪的情况很少,除非是那种很核心技术的,不过国外IT公司的核心技术都放在总部研发,不过研发主管的薪水都比较可观,不过研发部里面都是牛校的PHD, —个MASTER和小本在那边爬上去的可能性太小。
明天继续本来今天想写点猎人的程序方面的,不过下午发生的事情让我really shock,我想把她写下来,也许今天不会好看,但我还是想记下今天的故事,她35,工学研究生,匇大EMBA工商硕士,一个本土IT公司总经理,年营业额4 亿。
本来她把简历投过来的时候,她告诉我因为和董事长经营理念不是很相同,想走。
手头没有和她很区配的职位,主要是开始很重要的职位(AP,CM老板都没有给我做,其实我是个新手,什么东西都在学,但她希望和我保持联系,今天早上,她打过来电话说下午会路过我们公司这边,希望和我见个面,本来我下午3点约了一个客户经理后来我说3点半吧,3点半到的时候,她很准时,我约的那个人还没有走,让她等了10 分钟,会客厅被其它同事用着,我们就一起去了公司下面的一个咖啡厅,开始聊的很投机,因为我手里现在sales mgr职位比较多点,她想要CEO COO的位置,然后我们一起聊她现在的公司,她从助理做起到最后总经理,给我讲她出去拿单的经历,说和员工的沟通,和老板的交流,说的很感性,语速很慢,我们都要了冷咖啡,她告诉我不喜欢加糖,她喜欢慢慢品尝,当讲到她陪客户喝酒,陪客户疯狂,她声音变的很小,她说起她读EMBA的时候的抱负,还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她突然问我:我们活着为了什么?然后哭了,对于她的突然变化,我有点出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办,我很坦诚的告诉她,我每天都在面对比自己优秀的多人中间,我很康奋,甚至有点紧张,不过我很少和can didate从心理去沟通过,我都是想用最专业的眼光和规划和他们交流,因为我一直想使自己变的更professional我说我的缺点很明显,我普通话不怎么好,但我尝试和用不同方式与别人交流,让别人认可我,我是一个从不放弃的一个,我的努力让我踏实,对事业方面, 我们没有可比性,你很成功,你开的是宝马,如果不是工作的关系,这么高档的咖啡厅我要等几年后才可以光顾。
这个时候她平静了许多,她告诉我,她很少流泪,甚至在丈夫面前,让她苦恼的是,这个多变的社会大家都不按理出牌,你永远不知道别人下一张出什么牌。
前面大家都是正人君子,背后刀光键影。
她说不是因为压力,每个行业都有压力,普通的engineer也有压力,而是在思考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只是觉得工作里面有很多恶心的地方。
女性在IT这个群体里面还处于弱势群体,而且永远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