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教育学院
2021年同步课堂帮帮帮
姓名:
学号:
班级:学号:
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 在实验探究中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3. 会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镜面反射及生活相关现象。
4. 理解等效替代法的含义。
1.重点:平面镜成像实验及其应用。
2.难点:平面镜成像实验。
知识梳理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有何异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
(1)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像比物大,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相等。
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实验器材:两支相同的蜡烛、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一张纸、一个光屏、一把刻度尺、量角器及火柴。
(2)实验装置: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将纸平铺在水平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与像重合。
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正倒等关系。
(4)在玻璃板下所铺的白纸上描绘出蜡烛、玻璃板和蜡烛像的位置,画出连接蜡烛和像的直线,量出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用刻度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
(5)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步骤(4)。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与物的正倒关系
/cm
11010等大正立
21515等大正立
32020等大正立
5.分析与论证
分析和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可知:
(1)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①。
(2)像与物体的大小②。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③。
(4)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④。
6.交流与合作
(1)实验中,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原因是什么?
验证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同。
(2)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⑤;
(3)实验中为什么选较薄的玻璃板?
玻璃板的两个表面都会成像,玻璃板太厚,就会出现“⑥”现象,现在薄玻璃板效果相对较好。
(4)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用来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
(5)玻璃板为什么要与桌面垂直?
避免使像偏上或者偏下,使玻璃板后面的像与玻璃板前面的蜡烛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6)为使像观察到的更加清晰,最好在怎么样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在光线⑦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像更加清晰。
(7)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什么
等效替代法。
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蜡烛的像。
(8)为什么重复实验?
多做几次实验是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⑧和科学性。
(9)怎样探究平面镜是否成虚像?
将一张纸放在镜后蜡烛像的位置,在像的一侧观察纸上是否有像,如果有说明成的是实像,如果没有说明成的是虚像。
①虚像②相同③相等④对称⑤方便确定像的位置⑥重影⑦较暗⑧普遍性
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1.应用平面镜成像
a. 人对着镜子梳妆;
b.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矫正自己的姿势;
c. 牙科医生用平面镜检查患者的牙齿;
d. 平面镜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扩大视觉空间;
2.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