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制版工艺复习资料

印刷制版工艺复习资料

第一章1.印刷术发明的几个重要的转折点?关键的人、发明事件。

答:雕版印刷术,诞生于唐朝初期。

宋朝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元朝王祯设计木刻活字印刷术,并发明了转轮排字架。

元初,发明锡活字。

15世纪末,发明铜活字。

15世纪末16世纪初,铅活字。

2.印刷工业有何特点?答:(1)大众性和工业性、(2)政治性和思想性、(3)严肃性和机密性、(4)科学性和技术性、(5)时间性和艺术性。

第二章1.印刷的传统定义?印刷的主要工艺流程?答:定义:是指以文字原稿或图像原稿为依据,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制成印版,再在印版上涂布黏附性色料,在机械压力的作用下,使印版上一定量的黏附性色料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从而得到复制的批量印刷品的技术。

工艺流程:原稿分析→原告输入→图文信息处理→排版→拼大版→制版→打样→印刷→印后加工。

2.传统印刷有几大要素?各要素在印刷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答:印刷的五大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

原稿是被印刷复制的对象,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住信息,是制版、印刷的基础。

印版用于传递油墨到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承印物是接受油墨或其它粘附色料后能形成所需印刷品。

油墨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纸张或其它承印物上形成耐久的有色图像。

印刷机械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

3.原稿大致可分为几种?它们各有何特征?答:⑴按内容分:①文字原稿:要求字迹清楚、黑白分明;②图像原稿:要求层次丰富、反差适中、不偏色;⑵按载体分:①透射稿:以透明材料为图文信息载体;②反射稿:以不透明材料为图文信息载体;⑶按色彩分:①彩色原稿②黑白原稿4.印版是如何分类的?主要分为哪几种?答:依据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和结构分类(1)凸版:印刷部分高于空白部分的印版(2)平版: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基本处于同一高度的印版(3)凹版:印刷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的印版(4)孔版:印刷部分为细小的孔洞的印版5.从不同的角度对印刷分类。

答:(1)按印版形式分为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孔版印刷;(2)按印刷的转印方式可分为直接印刷和间接印刷;(3)按承印物材料可分为纸张印刷、塑料印刷、马口铁印刷等;(4)按印刷品的用途分为书刊印刷、商业印刷、包装印刷等。

6 .纸张的主要组成成份及其各组分的作用?答:纸张的主要成分由纤维、填料、胶料、色料等组成。

(1)纤维材料种类很多,造纸主要用植物纤维。

在植物纤维相互交织粘接的空隙中,要填加极细小的矿物质材料,用来改变纸张的适应性,便于印刷和书写。

(2)填料可以填充纤维间的空隙,使纸张平滑,并增加纸张的柔韧性,同时提高纸张的不透明度和白度,减少纸张的伸缩性。

(3)加入胶料是为了填塞纸张表面的间隙,减少纸张中的毛细血管作用,提高纸张的抗水性,施胶后还能起到改善纸张的光泽、强度和防止纸面起毛等作用,使纸张获得抗拒流体渗透及流体在纸面扩散的能力。

(4)植物纤维有一定的颜色,经过漂白后仍不纯白,因此色料来进行调色与增白处理。

同时色料的加入,能够改变纸张的颜色。

7 .什么是定量、令重?令重如何计算?(1)定量:定量是指单位面积纸张的重量,单位为g/㎡,即每平方米纸的重量。

常用的纸张定量有50g/㎡、60g/㎡、70g/㎡、80g/㎡、100g/㎡、128g/㎡、150g/㎡等。

定量越大,纸张越厚。

定量在250g/㎡以下的纸张,达到或者超过250g/㎡则为纸板。

(2)令重是指每令全纸张的总重量,单位是kg。

1令纸为500张,每张纸的大小为标准规定的尺寸,即全张纸或全开纸。

(3)根据纸张的定量和幅面尺寸,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令重。

令重(kg)=纸张的幅面(㎡)×500×定量(g/㎡)÷10008.学会书刊用纸数量的计算。

答:用纸总量计算公式:用纸令数=印张数×印数÷1000.计算令重:令重(kg)=纸张的幅面(㎡)×500×定量(g/㎡)÷10009.纸张的平滑度、吸墨性、含水量、表面强度……印刷适性的定义?答:(1)纸张的平滑度:是评价纸张表面凹凸程度的技术指标,是表示纸张表面平整、光滑和均匀程度的物理量,即在一定的真空条件下,使一定容积的空气,从一定压力下的纸张测试样表面与光滑玻璃表面之间流过所需要的时间来衡量,其单位用秒表示,秒数越高纸张的平滑度越好。

(2)纸张的吸墨性能:纸张的吸墨性能是纸张对油墨的吸收的程度。

纸张对油墨的吸收量越多,这种纸张的吸墨性越强,反之则差,吸收性能的强弱,主要是油墨中连接料的渗透的反映。

(3)纸张的表面强度:纸张的表面强度是指纸张在印刷过程中,受到油墨剥离张力作用时,具有的抗掉粉、掉毛、起泡以及撕裂的性能,一般用纸张的拉毛速度来表示,单位是m/s 或cm/s。

(4)纸张的含水量:纸张的含水量是指纸样在规定的烘干温度下,烘至恒重时,所减少的质量与原纸样质量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一般纸张的含水量在6%—8%之间,含水量过低,印刷过程中,会发生静电吸附现象,导致输纸困难、印品背面蹭脏等故障。

(5)纸张的丝缕:纸张的丝缕是指纸张大多数纤维排列的方向。

一般把纤维排列方向与平版纸长边平行的叫纵丝缕纸张,把纤维排列方向与平版纸长边垂直的叫横丝缕纸张。

10.油墨的主要组成成份是什么?各组分在油墨中各起怎样的作用?答:油墨由颜料、连接料、填料、附加料等组成。

(1)颜料:颜料在油墨中起显色的作用,它对油墨的一些特性有直接的影响。

(2)连接料:连接料是油墨的主要组成成分,起着分散颜料,给以油墨以适当的黏性、流动性和转印性能,以及印刷后通过成膜使颜料固着于印刷品表面的作用。

(3)填料:填料是白色、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粉末状物质,主要起填充作用。

(4)附加料:附加料是在油墨制造以及在印刷使用中,为改善油墨本身的性能而附加的一些材料。

第三章1.印刷文字大小的表示方法;答:号数制、点数制2.计算机字形描述有哪些方式;答:点阵字形(光栅方式)、矢量字形(向量轮廓描述法)、曲线字形(曲线轮廓描述法)3.了解一些文字版面排版的禁忌;答:(1)标点符号排版禁则:句号、问号、逗号、分号、冒号、感叹号等不能出现在行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能出现在行末,后一半不得出现在行首。

(2)字行排版禁则:即一行中不能只有一个文字,一页中不允许只有一行文字,每段开头要空两个字位。

(3)转行排版禁则:数字、外文、公式转行时要符合规则。

分数、年份、化学分子式、数字前的正负号、温度标记符号,以及单音节的外文单词和其他一些情况,都不应该分开排在上下两行。

(4)标题排版禁则:书版不允许出现背题,报纸、期刊不允许出现对题、叠题或背题。

4.文字信息处理应注意的问题;答:(1)文本在各软件中的应用问题(2)小文字的问题(3)反白文字的问题(4)黑色及彩色文字的问题(5)文字跨页问题5.图像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有什么特点;答:按图像的记录方式分:模拟图像、数字图像按图像的点空间位置及灰度变化分:连续图像、离散图像。

按图像的表示方法分:矢量图像、位图图像。

6.了解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并懂得它们各自的加合规律。

区分色光加合法和色料减色法的异同。

答:三原色光等量混合时存在如下规律:红光+蓝光=品红光(R+B=M) 绿光+蓝光=青光(G+B=C)红光+绿光=黄光(R+G=Y)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G+G+B=W)三原色色料混合规律:品红+青=蓝(M+C=B) 品红+黄=红(M+Y=R)青+黄=绿(C+Y=G) 品红+黄+青=黑(M+Y+C=BK)色光加色法定义:当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色光同时刺激正常人的眼睛时,就会使视觉产生一种新的神经冲动及产生一种新的色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混合呈现出一种色光的效果,称为色光加色法。

色料减色法定义:色料呈现颜色是因为吸收了某些颜色的色光,色料混合式吸收颜色色光增多,反射光相应减少,物体的色彩是由反射光决定的,因此把色料的混合成为减色混合。

从复色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单色光而得到色光的效果,称为色料减色法。

7.何为互补色,哪些颜色互为互补色?答:凡是两种色光相加,呈现白光时,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

三原色中某一颜色的色料与其他色料混合成黑色,则这两色料的颜色互为补色。

例如:品红色与绿色、黄色与蓝色、青色与红色。

8.掌握彩色印刷颜色的分解原理,学会怎样对原稿进行分色。

答:彩色印刷呈色原理①颜色分解:其原理是利用红、绿、蓝三种滤色片对不同波长的色光所具有的选择性透过特性,将原稿上的颜色分解为红、绿、蓝三路信号记录下来,根据进一步的计算、确定控制再现原稿中红、绿、蓝三原色光比例所需要的黄、品、青三种油墨的比例,输出分色胶片,再经过晒版制成印版。

②颜色合成:彩色图像印刷使用分色后获得离散网点的各色版(青C、品红M、黄Y、黑BK)经过套印后再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

原稿分色:分色就是用白光照射连续调反射原稿或投射稿,将强弱不同的色光反射或透射到滤色片上,与滤色片色相互为补色的色光被滤色片吸收,其他色光则透过滤色片,使底片感光,然后显影、定影得到一张分色阴片。

9.印刷过程中利用网点来表现图文颜色时,它们有哪两种呈色方式,掌握它们各自的呈色原理。

答:①网点叠合:油墨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光线进入油墨层与光线穿过滤色片的效果相同,各色网点的叠合相当于滤色片的叠合,属于减色效应。

②网点并列,由于印刷网点很小而且距离很近,在正常视觉距离下网点对眼睛所组成的视角均小于1°,所以并列网点的呈色属于加色法呈色。

10.颜色的三属性是什么?它们分明如何定义?学会用光谱反射曲线来表示颜色的属性。

答:色相:区别色别必须的名称,也有叫色名、色别、色调。

简写为H明度:色彩明暗程度的性质。

简写为V饱和度:色彩的纯度,色彩的饱和状态,也叫纯度、彩度。

简写为C11.何为网点?网点对图像阶调的传递起到什么作用?答:网点是指用于印刷上灰色调的点状表现。

在印刷过程中,连续调和半色调图像都是由网点的疏密来进行调整表现的。

而通过将CMYK四色的网点混合,则可以表现出无穷多的颜色。

目前在印刷工艺中使用的网点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调幅网点(AM)和调频网点(FM)。

作用:①如果用未加网的连续调底片晒版,印版上中间调部分的感光层得不到足够的光量,导致感光层硬化不足,图像建立不起来。

②凸版和平版不能通过墨层厚度的变化来体现浓淡的变化。

12.彩色图像复制关键的三要素?答:阶调层次的再现、颜色的还原、清晰度的保证。

12.了解关于阶调层次的基本术语。

答:①连续调:从高光到暗调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②亮调:亮度较大的阶调范围(相当于十级梯式的1-3成网点)③暗调:亮度较小的阶调范围(7-9成网点)④中间调:亮度介于亮调和暗调之间的阶调范围(4-6层网点)⑤高光:原稿的光亮部位(1成网点)⑥光辉点:原稿最亮的1点(绝网)14.何为网点面积覆盖率?答:网点覆盖面积与总面积之比,叫做网点覆盖率,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故也叫做网点百分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