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的创新教学
【摘要】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这一战略思想,已经成为了新形势下树立新型人才观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数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认识,到一系列的数学分支建立、发展,无时不伴随着创造。
因此,对于数学教师而言,一定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以及新方法等等,为成为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数学素质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
众所周知,创新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与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了推动国家以及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源。
特别是新课标要求在中学学科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之后,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创新能力的高低。
布莱克曾经说过:“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
”那么初中的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课堂的需要了。
而课堂教学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主渠道。
所以,创新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要求.更重要的它也是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的要求,只有实现了教和学的全面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
然而,据笔者所知,近年来,我国在创新教育教学方面还亟待提高,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现笔者在本文中就如何更好的开展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其尽
绵薄之力,促进更好的发展。
那么,该如何有效进行初中数学的创新教学呢?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创新精神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创设一种相对轻松、自由、和谐、民主以及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
即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否则将会抑制甚至扼杀掉学生的创新精神。
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尝试出一些题目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比如:甲仓库存粮200吨,乙仓库存粮70吨。
若甲仓库每天运出15吨,乙仓库每天运进25吨。
几天后,乙仓库的煤比甲仓库的粮多1倍?可提问:你觉得答案是多少?你又有几种解法?你可以讲出其中的理由吗?由此借助各种形式的想象,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局限,促使往新处想,往趣处想,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
二、加强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并且是富有挑战性的,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高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决不能只依赖于简单的模仿和记忆,而是要加强其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由于不同的学生在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以及思维方式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整个的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相对生动活泼、主动且极具个性的过程。
”根据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参加实践的机会,使其成为教学体系中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教师要多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灵活的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而又具有教学意义的活动,鼓励学生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中来学习与理解数学,提高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数学实践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要重视并组织好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
三、培养教师自身的创新教育意识
毫无疑问,只有数学教师自身具备了一定的创新精神,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否则,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要敢于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探索更具创新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积累和拓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丰富提高自己。
要明确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如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并在时间的累积下转化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标明确规定,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而,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去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各种教学活动中来,加强其独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石。
四、科学合理的布置数学作业,摆脱“题海”战术
数学习题举不胜举,教师应精心的挑选,保证质量,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数量。
首先,对于那些基础性的训练题,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时给予适当的布置,以达到巩同基本概念、熟练基本方法的效果;其次,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中学的数学教育,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方向上。
具体而言,就是数学教师要紧紧抓住和概念体系中环环相扣的相应习题,进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这些习题加以分配;最后,在作业的布置上,要呈现出一定的梯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适当的挑选几个常规题目,同时还自行编纂一些错题辨析以及开放性习题,使得学生能够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开拓思维,积极地创新,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自身教学要求的习题要敢于舍弃,以质取胜。
五、制定相关的科学、合理的中学数学考核标准,保证教学的效果
必要的考核制度,是检查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毕竟对于初中生来说,目前还处在感情不成熟的阶段上,无论是自制力还是情感困惑上都容易陷入误区。
所以,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之上,教师才能因材施教,并及时的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其自信心,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切实提升学生整体的创新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例谈初中数学创新教学闫泽清《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
-2010年8期
[2]浅论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教师能力提高刘荣《科学咨询》 -2009年18期
[3]效能在创新教学中彰显——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策略初探卞成顺《考试周刊》 -2010年44期
[4]初中数学如何进行创新教学陈雅娟《科技风》 -2008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