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江市经济调查报告

九江市经济调查报告

关于2011—2012九江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国商(6)班颜笑目录一、九江市概况 (3)二、九江市经济发展历程 (4)三、九江市近些年来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5)四、九江市人均生活水平以及社会保障 (6)五、九江市经济与周边城市经济比较 (7)六、九江市贸易的发展情况 (8)七、九江市经济发展中各产业的发展现状 (10)八、对九江市三大产业的未来发展的评估 (10)九、九江市开放性的发展情况 (11)十、九江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 (11)十一、九江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11)一、九江市概况九江市地理位置地处江西北部大京九铁路与万里长江交汇点上。

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2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3%。

而九江市的常驻人口达到469万人。

由于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九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为长江黄金水道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的沿江对外开放和外贸港口城市。

九江市的水能资源丰富,除去中国第一大江——长江之外,它还临近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九江市自然环境奇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和风云变幻的历史文明,使九江拥有众多特色鲜明的风景名胜。

庐山为中国唯一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景观”。

以庐山为中心的风景区是京九沿线最大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全区大小景点共300多处,系全国4个重点名胜区之一。

九江市人文环境九江市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

在这块土地上,流传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墨宝。

九江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故土家园;又是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的故里。

宋代我国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就在九江。

这所有纲领,有校规,有秩序的高等学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靖节之土,有用之才,流风余绪,泽及明清。

九江市的自然资源九江市不仅仅地理位置与环境资源优越,它的自然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矿种有铜、钨、锡、锑、黄金、萤石等51种,其中锑、锡、萤石、黄金储量居全省之首,铜居第二,钨居第三;其他如石灰石、砂、石英砂、大理石、花岗石、瓷土等建筑材料开发潜力很大。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修水、武宁两县。

全市活力木蓄积总量1680万立方米。

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37种。

森林覆盖率43%左右。

九江水系完整。

地表水资源13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42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3万千瓦。

二、九江市经济发展历程九江市正式成立于1917年,曾称为称为江洲又或“柴桑”。

古便被认为是中国“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

自从1953年试试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开始以来,九江经济加速发展。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的大潮在1.88万平方公里的赣北大地潮起潮涌.而九江也成为其中的先锋城市。

勤劳、勇敢、智慧的九江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矢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了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九江这块红土地上谱写了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1992年5月国务院批准九江为第一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也是江西省目前惟一一个沿江开放城市。

成为沿江开放城市后,九江市的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契机。

九江市成为沿江开放城市之后,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九江,九江市的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九江化工厂、九江钢铁厂等大型企业的进入,为九江市的工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九江市的经济发展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难遇的大洪水,而作为沿长江开放的城市,九江的发展也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进入21世纪以后,九江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地震、雪灾的考验。

但是坚强而睿智的九江人民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走出了这些困境。

并且对未来九江的发展充满无限的憧憬。

三、九江市近些年来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一、综合实力二是赶超发展取得新成效2010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始终坚持项目的抓手作用,近两年来,共开工、在建、竣工亿元以上项目44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2个,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三、基础设施实现新跨越。

五年累计新建铁路195公里,新建高速公路201公里,全市铁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分别达到350公里和374公里;改造国省干线227.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改造5400公里,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新增港口3000吨级及以上泊位12个,新增吞吐量1280万吨;新建发电装机26万千瓦,全市能源发电总装机达218万千瓦,农村电网改造投入7.75亿元。

2011年,GDP和增速位居江西省第三,人均GDP位居全省中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内尚未挑尖的九江,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难称理想。

四、九江市人均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支出九江市人均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4元,比上年增长11.0%;人均消费性支出10823元,增长15.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88元,比上年增加769元,增长16.0%。

职工年平均工资24744元,增长17.5%。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2.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87平方米。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较城镇居民而言,更加宽敞。

土地压力更小。

就总体而言,城乡贫富差距的状况近两年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九江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还是有待改善。

尤其是医疗方面,农村需要更多的投入。

九江市社会保障支出五、九江市经济与周边城市经济比较九江市是与湖北、安徽相邻的城市。

在省内,九江市与南昌、景德镇相邻。

同时,九江市与安徽的安庆市以及湖北省的黄石市相接壤。

其中与南昌相比较,九江市的经济实力是不及南昌市地。

南昌作为一座省会城市,他本身就有着悠久的历史。

作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富。

就整个江西省而言,江西省临近福建、浙江、广东等省。

但是浙江可以辐射到上饶;广东可以辐射到赣州;福建可以辐射到抚州。

而九江要想分到这些油水,必须要经过南昌这道屏障,才能得到剩下的的油水。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九江的发展存在着制约。

但是九江市位于京九铁路上,所以和南昌相比较虽然没有绝对优势但是还是具有比较优势地。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景德镇和九江一样与安徽省接壤。

景德镇以陶瓷闻名与世界,有瓷都之城。

景德镇的地理位置较为有优势,有分析称景德镇是江西的门户,因为他与两省八县相交界。

从下图可以看出来,南昌市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等方面都要远远高于其他两个省份。

从九江市与景德镇的经济指标分析,在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等方面九江的指标都要高于景德镇。

虽然九江市的各项指标都高于景德镇,但是九江市的人均GDP却要低于景德镇。

外商投资增加值上,景德镇的投资金额在2011年却反而下降了。

从居民消费水平上来看,九江市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景德镇的人均升后水平要低了近一千元。

同时,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要高于九江近千元。

虽然九江市的人均生活水平不及景德镇,但是九江市的增长速度高于景德镇。

这些经济现象从以下的图表都可以得出结论。

2011年南昌、九江、景德镇的人均GDP以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2011年 -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人均GDP(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人民币美元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全省11583.812.51645.0 34.22599040243910.919.18756.127.7南昌市2688.8713.0325.50 25.5533238256761.2318.02002.6626.1景德镇564.7112.168.89 29.7355735508181.8318.5394.4715.0九江市1256.4113.2161.81 38.7265704114480.9718.31006.5439.4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出口总额(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全省3457.717.9 218812163.160588118.81749513.0689219.1南昌市928.3418.556567553.916816013.92074113.5848417.9景德镇165.3517.412387059.610500-13.51896413.9767617.7九江市329.7418.1262644116.67725816.11791113.6677721.3六、九江市近三年贸易的发展情况国外贸易利用外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72个,增长95.5%,项目个数全省排位第一;实际进资总额5.2亿美元,增长19.3%,实际进资总量全省排位第三,其中现汇进资1.87亿美元,增长23.3%;实际进资总量增幅由2008年全省第11位跃升至2009年第1位,前进10位。

对外贸易进入快速车道全市外贸出口总额4.62亿美元,增长75.4%。

出口总额增幅由2008年的全省第9位跃升至第2位,前进7位。

船舶实现首次自营出口,出口额度3797万美元。

在积极实施“科技兴贸”出口战略的带动下,出口商品也由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产品逐步向出口制成品和精加工产品的转变,机电产品和高新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不断上升,已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

全年机电产品出口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4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73万美元,同比增长1737%。

外贸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200家,涌现出赛得利化纤、财怡五金、巨石集团、华孚纺织等一批年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出口大户企业。

根据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2003~2009年,九江市外贸依存度分别为1.17、1.75、1.97、2.09、3、4.68、5.8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全年全市出口总额达4.62亿美元,增长75.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出口商品以机械、轻工业品、纺织品、化工产品、服装、五金矿产、土畜产为主,这七大类商品出口总额达到4.2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1.3%;其中机械和轻工业品2.25亿美元,占总值的48.6%。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4068万美元,占30.4%;国有企业出口3413万美元,占7.4%;民营企业出口28747万美元,占62.2%。

出口市场前10位分别为:美国、香港、新加坡、日本、斯里兰卡、德国、意大利、阿联酋、台湾、西班牙,合计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9.7%,其中对斯里兰卡、阿联酋、西班牙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