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例牙龈癌病人放疗后引起颜面部疼痛的护理

1例牙龈癌病人放疗后引起颜面部疼痛的护理

1例牙龈癌病人放疗后引起颜面部疼痛的护理王小娟关键词:牙龈癌;疼痛;放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6.068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9B-2494-02 牙龈癌在我国头颈部肿瘤中发生率较高,其在恶性肿瘤构成比中仅次于舌癌[1]。

对肿瘤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案是值得关注的,同时治疗后的并发症也是应该重视的问题。

因为提高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是肿瘤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我科2012年5月13日收入1例因放疗后引起颜面部疼痛的病人,通过病情评估和制订护理计划,给予病人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有效护理措施,病人于2012年6月10日好转出院。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病人,男,87岁,2011年8月22日在院外活检诊断为左下牙龈鳞癌,分期为T4NIMO。

因病人年龄大,故未行手术。

2012年2月15日于我科行调强放疗,共25次,每次剂量为50Gy。

放疗后病人出现口腔及咽喉部干燥、疼痛,继之左侧面部疼痛,于2012年5月13日入我科继续治疗。

入院后用数字评估分量表(NRS)评估疼痛分值长期示6分~8分。

由于疼痛病人进食量少,以流食为主,病人自诉体重下降10kg,血液分析示白蛋白32.14g/L,钾2.92mmol/L。

病人易怒,不喜欢与他人交谈,情绪很不稳定。

根据这些情况,由责任组长和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组成的小组为病人制订有效的护理计划,经过将近4周的护理,病人好转出院。

2 护理2.1 疼痛护理 国际疼痛协会对疼痛的定义为:疼痛是非愉快的感觉体验和情感体验,通常在发生或引起各种组织损伤乃至继续损伤时的一种特殊表现。

目前疼痛已经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的第五生命体征[2]。

疼痛的发生会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要解决病人的疼痛,首先应该知道疼痛的评估。

对该病人采用数字评估分量表(NRS),根据每天测得的分值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①指导病人床上漱口,用生理盐水500mL+0.1g利多卡因1支+5mg地塞米松2支,每天漱口3次。

②保持口腔湿润,用浸泡于生理盐水中的纱布覆盖嘴唇,并鼓励病人多饮水。

③用芬太尼透皮贴剂一贴贴于躯干或上臂非刺激及非辐射的平整、干燥部位。

贴之前需清水清洗贴用部位,不能使用肥皂、油剂、洗剂或其他有机溶剂,因其可能会刺激皮肤或改变皮肤的性质。

在使用本贴剂前皮肤应完全干燥。

芬太尼透皮贴剂应在打开密封袋后立即使用,在使用时需用手掌用力按压2min,以确保贴剂与皮肤完全接触,尤其应注意其边缘部分,根据医嘱每隔48h更换1次。

经过1周的治疗,病人数字评估分量表示分值下降为3分~4分,病人自述疼痛减轻。

2.2 饮食护理 因为病人为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为糖尿病饮食,但由于疼痛的原因病人进食量少,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建议给病人留置胃管,与病人和家属沟通,但均拒绝。

后采用静脉补充肠外营养液卡文,增加护理交班内容,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经过几天的疼痛治疗,病人主动提出自主进食,根据营养师的建议,营养科为该病人制订了丰富的健康饮食计划,出院时病人自主进食量已经可以满足身体所需。

2.3 心理护理 临床中很多肿瘤病人有很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如恐惧、疑虑、忧郁、绝望等,这些情绪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识别和监视,促进疾病的恶化。

如何帮助病人减轻心理负担、摆脱情绪困扰、改善生活质量是肿瘤科护士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3]。

由于病人以前为干部,突然患癌症,自身角色缺失,心理变化很大,加之疼痛带给他的痛苦,病人表现为易怒,挑剔护理技术,不与家属交流,常常对家属发脾气,最后只有护工陪伴着他。

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做好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我科的专职健康教育护士为该病人制订了符合该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从病人的生活、家庭、感兴趣的话题、牙龈癌的相关知识等方面与病人积极地交流,让病人释放不良情绪,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经过2周的交流与实践,病人开始喜欢与家属交流,诉说心里的想法。

2.4 陪护及家属的教育 现在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还不完善,对于病人而言家属的关心是很重要的,但该病人因为疼痛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常常对家属发脾气,家属也不愿来看他。

针对以上问题,健康教育老师积极与家属交流,鼓励家属多陪陪病人,向家属说明病人患病期间需要家属的关心、理解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对陪护进行日常生活的指导。

2.5 输液护理 病人长时间输注营养液,对血管要求很高,建议置管,但病人及家属拒绝。

后经研究,为了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该病人的治疗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承担。

经过精心的护理和微笑的服务,病人对护士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对护士的技术也非常满意。

2.6 压疮预防 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多见于昏迷、瘫痪、卧床不起、体质衰弱、骨折后长期固定的病人[4]。

本病人年龄大,由于肿瘤为消耗性疾病,加之病人营养跟不上,病人体型消瘦,左面部疼痛使病人喜欢左侧卧。

依据这种情况,在病人入院时就填报了压疮评估表,也请院部专管的小组成员来鉴定为难免压疮,根据他们的意见,为病人安置了气垫床,建立了翻身记录本,每班床旁交接,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

2.7 出院指导 告知病人及家属正确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鼓励病人自己进食,告知病人营养对其病康复的重要性,定期门诊随访,为病人发放出院指导卡,一并填写联系表,为以后出院随访做好准备。

3 体会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肿瘤治愈率很低,加之肿瘤治疗的痛苦和一系列的并发症,为肿瘤病人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就要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热情耐心的服务为病人减轻疼痛。

根据该病人的病情从最主要的问题开始解决,与病人积极交流,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最终病人好转出院。

参考文献:[1] 冯崇锦.口腔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91.[2] 闻曲.新编肿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8-130.[3] 武爱萍.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5(5):42.[4] 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6-221.作者简介 王小娟,大专,单位:621000,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12-07-02)(本文编辑卫竹翠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1例急性重症肝炎昏迷1周的抢救与护理樊方雷,钱 瑛,邓 玲关键词:急性重症肝炎;昏迷;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6.069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9B-2495-02 急性重症型肝炎又称暴发性肝炎,是传染性疾病中常见临床危重症之一,该疾病起病急、发病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临床上进行积极有效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对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科收治1例既往健康突患急性重症肝炎病人,昏迷期长达1周。

现将抢救与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病人,女,27岁,于2012年3月2日09:19入院,抬入病室。

病人巩膜黄染,意识欠清,回答问题切题,计数力差,记忆力定向力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

查体:颈软,腹部平坦、柔软,肝脾胁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心肺正常。

体温36.4℃,脉搏98/min,呼吸20/min,血压125/90mmHg(1mmHg=0.133kPa)。

于3月4日清晨病人烦躁明显,胡言乱语,躁动不止,经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病人于3月7日症状缓解,意识较前好转,呼之能应。

3月8日17:00病人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语言渐渐流畅,表情自然。

4月5日该病人生活完全可以自理,4月25日痊愈出院。

2 治疗抗昏迷;减少肝细胞的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氨的产生、吸收;人工肝支持治疗;对症治疗。

3 抢救与护理3.1 做好抢救准备,加强病人监护 建立专人护理小组,加强监护,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

完善各项护理记录。

观察病人意识、精神、表情、行为、语言、瞳孔、神经系统体征、尿量等并详细记录,以便分析病情,为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使病人及时得到有效救治。

3.2 保证药物供给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输入抢救药物,必要时建立2条静脉通路,保证抢救药物有程序的、准确的、顺利输入病人体内。

3.3 减少氨及其他毒性物质从肠道的吸收3.3.1 控制饮食 严格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

病人昏迷时鼻饲少量糖水、果汁、米汤等。

禁食牛奶、鸡蛋、肉汁等含蛋白质高的食物。

病人清醒后予清淡、低脂肪、低蛋白饮食。

3.3.2 保持大便通畅 每天给予病人灌肠,使病人每天至少1次大便。

灌肠时勿用碱性液(如肥皂水),而应使用酸性液,灌肠液中加入食醋30mL~50mL或乳果糖加以保留灌肠。

或遵医嘱行结肠透析术。

3.4 人工肝治疗的护理 人工肝是通过体外的机械、化学装置,暂时担负起部分或代替严重病变的肝脏功能。

清除各种有毒物质,代偿肝脏的代谢功能,肝细胞得以再生,自体的肝细胞恢复,改善病人内环境,使病人能度过危险期而获生存,进行肝移植。

3.4.1 术前护理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治疗原理、操作过程、介·5942·全科护理2012年9月第10卷第9期中旬版(总第263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