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实行二元制的中央银行制度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Dual central bank system)是指在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银行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一定的独立权力。
这是一种带有联邦式特点的中央银行制度。
该制度一般具有权利与职能相对分散、分支机构较少等特点。
美国实行二元制的中央银行制度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美国人崇尚自由竞争,反对任何形式的中央集权体制,认为建立中央银行违背宪法精神。
美国之前的第一第二国民银行都因为和美国自由放任的思想从冲突被联邦政府干预而倒闭了,因此美国直到1913年没有中央银行。
1907年美国爆发银行危机让美国人意识到只有建立中央银行才能保证金融的稳定,政府开始考虑建立中央银行,派专家学者到欧洲考察学习,回国后开会讨论:最初提案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储备协会实行总分行制度,但是南方和西部地区不同意,要求建立五十个或者更多拥有自治权力的地区联邦储蓄,理由是美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不同地区需要不同的金融制度。
最终在各方利益折衷平衡的基础上形成了建立若干地区联邦储备银行和联邦备委员会的设想,并通过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案》得以确立,1914年就正式施行了,也就形成了美国今天的二元制的中央银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