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分离过程是一个()a.熵减少的过程;b.熵增加的过程;c.熵不变化的过程;d. 自发过程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a.分离因子大于1;b.分离因子小于1;c.分离因子等于1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实现分离。
a. 组成不等;b. 速率不等;c. 温度不等4.下述操作中,不属于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a. 结晶;b. 吸收;c. 加热;d. 浸取。
5、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a.蒸馏;b. 吸收;c. 膜分离;d.离心分离。
6、当分离过程规模比较大,且可以利用热能时,通常在以下条件选择精馏法():a. 相对挥发度<1.05;b. 相对挥发度>1.05;c. 相对挥发度<1.5;d. 相对挥发度>1.5。
1、a;2、c;3、a;4、c;5、d;6、b1、何为分离过程?分离过程的特征?2、什么是分离剂、分离因子和固有分离因子?分离因子,它与固有分离因子有何不同?3、分离过程按有无物质传递现象发生分成几类?4、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那两类?5、说明分离过程的特征和与分离工程的区别?6、说明什么是逐级经验放大法。
名词解释分离过程分离因子分离剂固有分离因子机械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平衡分离速率分离膜分离分离工程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第二章多组分分离基础1、约束变量关系数就是()a. 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 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 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2、每一单股进料均有()个设计变量。
a. c;b. c +1;c. c +2;d. c +33、一般吸收过程,可调设计变量数为():a.5个;b.4个;c. 1个;d. 2个4、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设计变量数为():a. 2c +3个;b. 2 c +4个;c. c +5个;d. 2 c +5个。
5、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a.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b.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c. 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d. 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
6、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 易挥发;b. 难挥发;c. 沸点高;d. 蒸汽压小7、关于溶液的蒸气压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 只与温度有关;b. 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 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d. 与上述因素均无关8、当把一个气体溶液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a. 露点;b. 临界点;c. 泡点;d. 熔点9、计算溶液泡点时,若110 i iiK x=->∑,则说明()a. 温度偏低;b. 正好泡点;c. 温度偏高;d. 正好露点10、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a.TB<T ;b.TD>T;c. TD>T>TB;d. TB=T11、系统温度小于泡点时,体系处于()a. 饱和液相;b. 过冷液体;c. 饱和汽相;d. 汽液两相12、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a. 很高;b. 较低;c. 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 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13、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a. 部分汽化;b. 部分冷凝;c. 等焓节流;d. 纯组分的蒸发14、等焓节流之后()a. 温度提高;b. 压力提高;c. 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d. 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15、下列分离过程可看为等焓过程的是()a. 精馏;b. 吸收;c. 等温闪蒸;d. 绝热闪蒸。
1、d;2、c;3、c;4、d;5、c;6、a;7、a;8、a;9、c;10、c;11、b;12、b;13、d;14、c;15 d1、什么是设计变量,如何通过各单元设计变量确定装置的设计变量。
2、分析普通精馏塔的设计变量数,塔顶为全凝器,塔釜有再沸器,塔内无压力降。
3、什么叫泡点,如何求取精馏塔釜温度?4、对一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试分别将离开平衡级的两个物料视为单相物流和相平衡的两相物流计算其设计变量。
5、怎样做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露点计算?第三章精馏1、A(轻组分)、B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a. A、B两组分越容易分离;b. 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理论级数越少;c. A、B两组分越难分离;d. 与A、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程度无关;2、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a.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b.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c. 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d. 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
3、当普通精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a. 提高进料量;b. 降低回流比;c. 提高塔压;d. 提高回流比。
4、多组分精馏过程,当进料中的非分配组分只有重组分而无轻组分时,恒浓区出现于()a. 上恒浓区出现于精馏段中部,下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下;b. 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上下;上恒浓区在进料级上,下恒浓区出现于提馏段中部;d. 上、下恒浓区分别出现于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中部。
5、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a. 最小理论级数;b. 最小回流比;c. 压力;d. 理论级数。
6、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a. 计算简便;b. 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 所需物性数据少;d. 计算结果准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满足分离要求将需要无穷多的理论级;b.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无论多少理论级都不能满足分离要求;c. 回流比R的值趋于零时的回流比叫最小回流比;d.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整个精馏塔将无分离作用8、全回流操作不能用于()a. 正常生产稳定过程;b. 开车时;c. 当产品不合格时进行调节;d. 实验室研究传质过程。
9、用芬斯克公式求全塔理论级数时,式中相对挥发度应为()a. 塔顶处的相对挥发度;b. 进料处的相对挥发度;c. 塔底处的相对挥发度;d. 全塔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
10、全回流操作时,精馏塔进料F、馏出液D和釜液W的流率应为()a. W = 0,D = 0,F = 0;b. W = 0,D = 0,F ≠ 0;c. W ≠ 0,D ≠ 0,F ≠ 0;d. W = 0,D ≠ 0,F ≠ 0。
11、如果二元物系,A12>0 ,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
12、如果二元物系, γ 1>1, γ 2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
13、如果二元物系,γ 1 =1, γ2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
14、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a. 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 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c. 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 是蒸馏过程。
15、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c. 负偏差溶液;d. 不一定。
16、萃取精馏过程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点低的组分形成()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c. 负偏差溶液;d. 不一定。
17、萃取精馏时若饱和液体进料,萃取剂应该从():a. 精馏段上部;b. 进料级;c. 精馏段上部和进料级;d. 精馏段下部。
18、在萃取精馏中,当进料为饱和液体进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塔范围内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b. 精馏段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c. 塔釜和塔底第一个级上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d. 溶剂回收段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19、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方法来调节a. 加大回流比;b. 加大萃取剂用量;c. 增加进料量;d. 减少进料量。
20、最有可能形成三元最低共沸物的三元物系是()a.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三个二元最低共沸物;b.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三个二元最高共沸物;c.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两个二元最低共沸物,一个最高共沸物;d.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一个二元最低共沸物,两个最高共沸物。
21、在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双向传质过程的是()a. 吸收过程;b. 蒸出过程;c. 精馏过程;d. 以上三种操作过程。
22、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整;b. 恒沸剂为塔项产品;c. 恒沸剂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 恒沸精馏可用于间歇操作过程。
23、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则有较纯组分的产品应从()a. 塔釜得到;b. 塔顶得到;c. 可能是塔项得到,也可能是塔底得到;d. 视具体情况而变。
24、对形成恒沸物的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恒沸点其气相组成必等于液相组成;b. 经过恒沸点轻重组分互换;c. 在恒沸点,其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相等;d. 其恒沸组成将随着气化率的大小而变。
25、对形成恒沸物的某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压力确定后,其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b. 二元恒沸物的压力确定后,则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而三元恒沸物则不然;c. 除恒沸点外,在其余组成下,精馏仍具有分离作用;d. 体系在恒沸点的自由度数目与恒沸物的组分数无关。
26、对某一恒沸体系,随着外压增大,其恒沸组成变化趋势为()a.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b.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c.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d. 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27、容易形成恒沸物的为()a.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大b.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小;c.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大;d.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小28、在下列单元操作中,气液两相近似看成恒摩尔流而误差较小的是()a. 吸收过程;b. 蒸出过程;c. 精馏过程;d. 以上三种操作过程。
29、分离同一混合物采用萃取精馏与采用普通精馏相比有()a. 汽液比更大些;b. 级效率更低些;c. 级效率更高些;d. 精馏温度更低些。
1、c;2、c;3、d;4、a;5、c;6、d;7、b;8、a;9、d;10、a ;11、a;12、a;13、b 14、b ;15、c ;16、a ;17、c ;18、b;19、b;20、a;21、c;22、c;23、a;24、d;25、b;26、d;27、d;28、c;29、b1、普通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是几个?试按设计型和操作型指定设计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