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纤维的鉴别PPT课件
04.08.2020
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
12
第四章:化学纤维
改性方法: 1、化学改性:(1)接枝,(2)共聚,(3)纤 维化学处理。改善纤维的吸湿,染色性,抗静电
性,难燃性等。 2、物理改性: (1)改变喷丝孔的形状——异形纤维 (2)改变纤维伸直为卷曲——变形纤维 (3)不同聚合物从同一喷丝孔喷出→复合纤维 改善:膨松性,伸缩弹性,光泽,抗污等,增强
(2)适当的分子量;
(3)凝固后的纤维中,大分子间应该具有足够
的结合能。
04.08.2020
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
14
第四章:化学纤维
纺丝液的制备方法:目前最主要的有熔体法 和溶液法两种。 为了使纺丝液具有均匀和良好的纺丝性能,纺丝 液还必须进行混合,过滤,脱泡等工序,然后送 去纺丝。在纺丝液中加入不同量的消光剂(二氧 化钛),可生产不同光泽的纤维:有光,半光, 无光。加入颜料,可生产色牢度很好的有色纤维。
04.08.2020
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
9
第四章:化学纤维
二、种类和分子组成 (一)人造纤维 1、粘胶纤维:以木材,棉短绒,芦苇,甘蔗渣 等植物纤维素为原料制成。 (简介最近发展的几个新品:Modal,Tencel, 竹子纤维) 2、人造蛋白质纤维:大豆纤维(不是纯蛋白)。
04.08.2020
飞船减速器。
04.08.2020
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
6
第四章:化学纤维
长久以来,为了满足人类穿着日益增长的需 要,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多的纤维材料来源。蚕丝 是自然界唯一可供利用的长丝,而且它的形成独 具一格——由液体状变成固体状。我国早在南宋, 就有记载,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一书记述,广 西某县枫树上有“食叶之虫”称做“丝虫”,它 的外形“似蚕而呈赤黑色”,每当五月(农历) 间“虫腹如蚕之熟”,当地人就捉回用醋浸渍, 然后剖开虫腹取出丝素,在醋中牵引成丝,一虫 可得丝长6-7尺,这种从野蚕身上抽丝的方法, 堪称是人类人工制丝技术最早的事实。
04.08.2020
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
5
第四章:化学纤维
民用:大家很熟悉,强度高,比重轻,耐磨损, 不霉蛀,易洗快干等。
工农业:包装材料,传送带,渔网,绳索等。 交通运输:轮胎帘子线。 医疗:人造器管,缝合线,消毒纱布,卫生用
品 国防:炮衣,降落伞,军用帐蓬,各种防护服 宇航:耐辐射,耐高低温纤维,飞行服,宇宙
第四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学纤维
第四章: 化学纤维
04.08.2020
1
第四章:化学纤维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第四章:化学纤维
内容提要: 成纤高聚物特征和化学纤维制造概述。化学纤维
的分类、性质及检测; 常用化纤的特性;纤维鉴别的 方法简介。 重点难点:
本章是纤维部分特性介绍的最后一章,在性能介 绍中注意与前面章节的对比,突出特点的介绍,难点 在于综合性。 解决方法:
采用对比、归纳教学法,突出重点,如长度、细 度、强度、形态特征等内容到此建立完整的体系,使 学生的理解和思维方法进一步得到提升。
特性或功能。
04.08.2020
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
13
第四章:化学纤维
三、化学纤维的制造
大体分为:纺丝液的制备,纺丝成形,后加工
三个过程。
(一)纺丝液的制备
要将成纤高聚加工成纤维,则必须首先把
它制成一种粘稠的液体——纺丝液,但不是所
有的高聚物都可加工成纤维。成纤高聚物要满
足三个条件:
(1)线性分子结构;
04.08.2020
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
8
第四章:化学纤维
1891年在英国有人将纤维素黄酸酯溶于稀碱 中制成很粘的液体纺丝,因其很粘,故称为粘胶, 制成的纤维称为粘胶纤维。它在1905年实现工 业化生产。从此以后人造纤维开始走上了成功之 路,发展到目前这种现状。可以说人造纤维的制 造成功是仿生学的应用的成功。
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
10
第四章:化学纤维
(二)合成纤维
(按教材第170页表3-1,了解制造化纤的主要原
料)
1、 普通合成纤维(按教材第173页表3-2介绍类
名,具体纤维名,组成单体,结构学名,商品常
用名,时间约10分钟)
2、 特种纤维
(1)氨纶 (莱卡)。弹性纤维。
(2)芳纶。耐高温、高绝缘、高强度
(3)氟纶。耐腐蚀纤维
(4)导电纤维。金属的,复合的。
(5)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骨架增强材料
04.08.2020
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
11
第四章:化学纤维
(三)改性纤维:
合成纤维可按我们的需要来生产,它可制成作 一般用途的普通纤维,也可制成具有特殊性能 的特种纤维,普通纤维制造简单方便,价格也 低廉,但他们往往在吸湿性,染色性,抗静电 性,抗污性及抗起毛起球等性能比较差,需要 加以改善。
将天然纤维作为唯一纺织原料的历史。为纺织 工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持续发展的原料来源 。使人类的穿衣状况得到了非常巨大的改善。
由于是人工产品,所以其性能不象天然纤维 那样性能是天生的,有限的,而是可以人为改 变和控制的,可以制得各种不同性能的纤维, 因而在民用、工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医疗 及尖端科学领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用途。
04.08.2020
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
7
第四章:化学纤维
到十八世纪人们想到蚕吃了桑叶能吐出丝, 那为什么不能用人工方法,把桑叶制成跟蚕丝相 似的纤维呢?后来人们测定了蚕丝和桑叶的组成, 发现:桑叶中大量含有碳、氢、氧三元素,而蚕 丝中除含有上述元素外,还含有氮。这一发现, 启发人们用硝酸来处理纤维素来增加氮的部分。 1884年在法国制得硝酸纤维。但因其容易燃烧, 加上成本贵,又没多少纺用价值,所以问世不久 便停产了,但它毕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制 造的纤维。
04.08.2020
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
3
第四章:化学纤维
第一节:化纤概况 第二节:化纤性能检验 第三节:常见化纤特性简述(普通纤维) 第四节:纺织纤维的鉴别
04.08.2020
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
4
第四章:化学纤维
第一节: 化纤概况
一、化学纤维的诞生与应用 化学纤维的问世,结束了人类几千年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