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理财?让孩子理财?——少儿理财市场分析报告“穷爸爸,富爸爸”一书在中国的畅销,颠覆了中国家长在金钱和财富方面教育子女的传统观念,不在一味回避钱的铜臭味。
而各大金融机构似乎也紧盯着孩子的”钱袋子”,纷纷推出各种门类的儿童理财服务。
但儿童理财市场到底如何?家长对儿童理财是如何看待?儿童理财市场是否那么光鲜呢?2010年六一儿童节之际,京华时报、京华网、和讯理财、维权网、艾索儿童市场咨询公司、腾讯育儿联合进行了中国少儿理财保险消费市场研究。
研究发现,在少儿理财的两个市场——为孩子理财市场和让孩子理财市场中,为孩子理财市场发展尚好,“钱“途无量,而让孩子理财市场却雷声大雨点小,心动没有行动,基本处于概念阶段。
为孩子理财市场,“钱“途无量众多机构关注少儿理财市场,主要是因为儿童强劲的消费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所导致。
三口、四口之家成为中国的主流家庭结构,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导致儿童的地位不断提升,而且是新技术的最新体验着,儿童逐渐成为当代家庭的核心,是生活的核心,也是消费的核心。
而且体现在消费方面,当今儿童作为“独二代”,在物质生活享受的倾向明显弱化,但不意味着家长在孩子消费的减弱,相反,呈现消费投资化倾向,消费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所以,消费更追求品质,更加具有持续性、计划性。
这些因素不断促进家长为孩子理财市场的持续发展。
1.教育投资理财是主导调查结果表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72.7%的家长最关注的资金领域是教育,16.5%的家长最关注的资金领域是少儿医疗,有一成家长最关注日常开销。
而在家长购买理财产品目的中,65.5%的家长的目的是筹集教育经费,43.9%是培养孩子理财意识,42.4%是提供医疗保障。
在家长为孩子购买的保险类型中,健康险和教育储蓄类保险是比例最高的。
由此来看,教育资金绝对是家长最关注的费用。
教育关系到孩子的前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知识水平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大幅度扩展,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几乎是每个家庭的基本要求,起码是城市家庭。
而且随着社会阶层分化,人们对子女的教育逐渐呈现早期化、精英化、多元化趋势。
尽管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幼教费、培训费、择校费、大学教育费用等加在一起,仍然是相当规模的金额。
为了孩子的将来,早做打算,是每个家长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所以,教育理财应是家长为孩子理财的重要领域。
除了教育领域,医疗、健康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投资领域。
附图 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关注的资金用途销10.1%0.7%2.理财得到认可,仍有上升空间事实上,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使用各种投资手段,使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
对于孩子成长未来所需大额资金,家长也普遍有自己的长期安排。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4.4%的家长对孩子成长未来所需大额资金目前还没有计划,而40.3%的家长选择为孩子办理理财产品,30.2%的家长定期存钱,还有不到一成为孩子买房来增值。
通过家长为孩子成长未来所需大额资金所做的准备来看,家长理财意识已经形成,通过积极的理财产品作为长期规划已经占据主导。
但也可以发现,为孩子理财市场仍然有很大上升空间,三成的储蓄群体值得认真对待和挖掘。
附图 对孩子成长所需大额资金的安排方式40.3%财商教育为孩子买房来增值目前还没有计划定期存些钱为孩子办理理财产品3.为孩子理财市场规模巨大那到底少儿理财市场到底有多大规模?值不值得去发掘?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每年直接投资用于准备孩子未来支出的金额在3000元以下的比例为33.8%,意味着有接近七成比例的家庭每年直接为孩子的理财投资规模超过3000元。
数据显示,每年金额超过10000元的家庭比例超过两成。
而据国家人口统计年鉴,中国14岁以下儿童数量在3亿左右,城市儿童数量大约占四成左右。
家长为孩子的理财潜在规模是个极其诱人的大蛋糕。
附图 投资用于准备孩子未来支出的年均资金额3000元以下33.8%3000-5000元23.0%5000-10000元20.9%10000-30000元17.3%30000元以上5.0%尽管为孩子理财这个市场规模庞大,而且也被市场认可,但这个市场的目标或载体是儿童,而行为主体基本完全是家长,对儿童的真正影响却有限,如对儿童的品牌影响、对儿童的投资教育,跟谈不上吸引孩子手中的闲散零钱。
让孩子理财市场,心动没有行动真正意义上的少儿理财,是让孩子参与其中。
中国自古以来,重文轻商,似乎一提到钱,就被人轻看,如果孩子与钱联系,更觉得不入流。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金钱、财富的态度不断改变,逐渐意识到“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也开始认识到,一味回避钱,对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和财富观念并不利。
1999年《富爸爸,穷爸爸》一书轰动了世界,让许多家长的观念发生革命性转变。
让家长认识到,会理财、善投资其实是一种能力,而且是适应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的重要能力。
不仅如此,文中还首次提出了财商概念。
所谓财商(FQ ),是指理财能力,特别是投资收益能力。
财商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
(一)财商意识得到广泛认可调查发现,财商意识已经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可。
数据显示,82.8%的家长认为从小培养孩子“财商”很有必要,15.8%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只有1.4%的家长认为没有必要。
而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意愿方面,97.1%的家长表示愿意。
随着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与变革,对人才的定义在不断发生变化。
三十年前,工程师梦寐以求的目标就是进入科技最领先的IBM。
那时IBM对人才的定义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埋头苦干的人。
现在,人们对人才的看法已逐步发生了变化,很多公司所渴求的人才是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
人们认识到,孩子需要全面发展才能更好适应社会,以至于成为优秀人才。
除了智力,情商开始受到追捧。
而财商作为投资理财能力的体现,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条件下,受到家长的重视是必然的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36.0%的家长常常跟孩子探讨“爸爸妈妈的钱是怎么来的”,36.0%的家长经常带孩子去银行,而且会告诉他银行卡、储蓄、基金等金融名词以及利息投资收益等基本理财知识。
而在投资问题方面,25.9%的家长常常会跟孩子讨论,告诉他如何通过投资使钱生钱。
而家长购买少儿理财产品,有43.9%的家长是出于培养孩子理财意识的目标的。
家长已经开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来增强孩子的财商意识。
(二)培养意识重于技能具体到财商教育的目标或需求内涵方面,调查发现,八成的家长认为儿童金融理财教育需要掌握的方面是“对金钱的认识和态度“,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有五成家长认为是“对各种投资产品的认识和了解”,另外分别有三成左右认识是“投资理财规划技能”、“投资分析技能、技巧”。
由此来看,对于少儿理财教育,家长更在乎培养一种意识,而不在意实际的技能和技巧。
技能和技巧是可以随着年龄增长来不断提高的,而且技能和技巧的提高需要很多的实践来锻炼,这在学生阶段是不现实的。
而意识的培养则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培养合理花费的习惯。
这是可行的,也是需要的。
附图家长认为儿童金融理财教育需要掌握的方面80.6%其他对经济政策的理解投资分析技能,技巧投资理财规划技能对各种投资产品的认识和了解对金钱的认识以及态度(三)实际操作面临困境尽管家长有强烈的需求,但让孩子理财市场的发展却面临非常大的困境,这也是这个市场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
研究者认为,让孩子理财市场最大的难题是市场需求方(家长和孩子)与服务提供方(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目标错位产生。
需求方对于孩子理财教育更多追求意识的培养,而服务提供方则需要业务,是需要实际操作来保障。
调查还显示,60.4%家长最希望孩子参与的理财方式是小额存款,比例最高,而对于现代银行来说,小额存款根本不是受欢迎的业务。
而且,如果真正对少儿理财服务,还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流程。
但是,让孩子理财市场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少儿理财市场,而且对于提升金融机构品牌形象,以及培养在儿童中的品牌忠诚度、提前培养潜在的客户等方面是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的。
更何况,当今孩子手里的闲散零钱集合起来也是不容小觑的。
当然,来帮助孩子进行财商意识培养,进行理财教育,培养不乱花钱的习惯,这也是发挥起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
少儿理财市场,中资机构拥有更多机会(一)少儿保险发展优于银行理财从目前少儿理财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少儿保险理财市场发展状况优于少儿银行理财市场。
数据显示,在为孩子进行少儿理财的家长中,51.8%的家长为孩子购买少儿商业保险,38.8%的家长进行基金定投,只有13.7%办理少儿理财卡。
少儿保险在产品推广和营销力度上是各个银行远远不能及的。
附图 为孩子办理的理财产品类型0%20%40%60%少儿商业保险教育储蓄基金定投少儿理财卡(二)少儿理财首选中资金融机构相对来说,外资银行经验丰富,意识超前,它们更加看好儿童理财市场。
据有关报道,从2009年开始,外资银行相继推出针对儿童的理财服务,推出儿童理财账户等专项产品,并开展针对儿童的各种理财主题活动。
中资银行虽然起步较晚,但有不少中资银行也慢慢开始在涉足这一领域。
但从需求来看,中资金融机构有天然的优势。
数据显示,在银行方面,64.1%的家长为孩子理财重点考虑中资银行,8.6%的家长重点考虑外资银行,在保险公司方面,孩子参加少儿保险,61.8%的家长首选中资保险公司,13.7%的家长首选外资保险公司。
少儿理财是个长期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相对而言,中资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机构,更容易得到家长的信任。
(三)建设银行和中国人寿走在了少儿银行理财和保险市场前列从金融机构的市场表现看,也是中资机构得到市场的认可。
数据显示,对于银行少儿理财,在家长选择购买少儿理财产品的银行中,以及服务满意的银行中,建设银行均取得领先地位。
这意味着,建设银行在目前少儿理财市场占有先机,而且赢得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认同。
另外,工商银行在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建设银行,而招商银行的服务满意度得到更多认可。
对于少儿保险,无论在当前品牌传播方面,还是服务满意度方面,中国人寿保险和平安保险处于优势地位,而且明显领先于其他保险公司。
太平洋保险和泰康保险则处于第二集团。
总体来说,中资金融机构在目前和未来少儿理财市场将占据主流地位,但需要吸收外资机构的先进理念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市场的整体发展。
附图 为孩子购买理财产品银行与服务满意银行附图 了解提供少儿险的保险公司与服务满意保险公司0%5%10%15%20%25%30%35%40%45%0%10%20%30%40%50%60%创新与融合,或许是少儿理财真正发展之路(一)少儿理财服务难称满意少儿理财市场困难重重,而服务也难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