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访谈记录范文 访谈记录总结

访谈记录范文 访谈记录总结

访谈记录范文访谈记录总结组织结构1(部门设置公司内部各部门的设置是一种历史的变迁,目前有13个部门,但这13个部门不是处于同一个层级上。

形成这一分层面管理的特点是受公司发展趋势的影响,有些部门由于人员能力和规模不够,只能暂时挂在大的部门之下,以发挥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

系统集成部和软件工程部是由原来的技术部分立而来的,96年,又在市场营销部的下面成立了采供部与储运部。

采供部朱江:2001年8月委派做采供部经理。

希望在采购上可以做到统一接口,同时将渠道管理纳入工作重点。

但仍兼有市场部项目经理任务,感觉这样定位不太准确,工种较多,且职责不明确,没有任何成文的规定,两部分工作暂无冲突:去年采供工作占70%-80%,现在市场工作占70%。

但目前1对所划分的学校行业投入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国内学校资质还不到,只有个别关系比较好的项目可以去做,到现在尚无项目签订。

自己认为目前工作重点及主要精力在省市联采购办方面,其次是供应商的信息来源,渠道建设。

申总:目前还是应该把采供部强化成为独立部门。

但是比较缺乏专业人员,既是对市场理解有一定的高度,还要精通IT技术,对各家公司的报价,最新的产品与技术都有所了解。

由于缺乏这样的人选,很多职能不可避免的让市场部来承担。

短期要增强采供部的这个人的能力还不是很容易。

客户服务部所谓的客户服务部,其实就是市场部的一个秘书负责接电话,公司买了3个手卡,软件、工程、客服各一个。

首先电话辨别客户问题,先进行记录,再协调相关部门去解决,然后还要负责追踪,以判断是否需要公司资源介入,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汇报,等问题解决后需记录存档,工程结束后,客户意见的反馈调查,对市场、工程、软件部门的满意程度(一般是找客户中3个不同的人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真实信息),再依据技术人员所反馈的服务质量,同时调查客户的反馈,定期分析。

陆黎泳:我这里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订货与售有后服务,这里的售后服务主要是硬件设备的维修上。

申总:客户服务部目前还是放在市场部的下面,客户习惯2于找谁签合同找谁维修。

这样也好将问题汇集到一个部门,再由公司内部进行协调解决。

市场部杨旭:市场部目前有11人,一个是市场部经理,做一些指导管理工作。

自己也做一些项目,主要负责系统集成(E-NET)方向,同时对4个e进行整体的控制。

一个副经理,主负责曲烟项目。

5个项目经理,其中2个项目经理主要负责ERP,企业信息化。

2个项目经理做政府信息化这块。

分别做一些事情。

有不同的分工。

还有一个主要是在跑医院,代理医院管理系统。

做得比较好。

整个市场分为一定的层级,主要由市场部项目经理负责联系,但也可以申请其它部门的相关支持,如技术财务等方面。

下面有一个采供部。

一个采供部经理。

3个市场部秘书,一个秘书在曲靖,但是现在不明确她到底在市场部还是技术部门;还有一个库房管理,另一个负责合同文档的归类管理。

集成部王智:系统集成部共15个人,1个经理,4个项目经理,10个工程部员工。

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系统平台的建设。

市场部订合同,反馈到工程部,工程部进行前期准备,选择项目经理,根据工程进度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工程实际内容,进行分工。

与市场部协调订货。

货到后把货物根据合同要求建设起来这个平台,达到客户最终合同的认3可,我们这里是基础建设这一块。

林文:系统集成总工走后,实力有所下降,百分之八十工作可以胜任。

要找一个可以攻克技术难题的人。

这块我们一直在找,但是找来的人很难达到这个层次。

软件部林文:目前有49人,1个部门经理,1个部门副经理,1个总工,总部这边有7个项目经理,曲烟那边有3,4个项目经理,总部这边的项目主要有:昆明市政府电子政务,一共有5个子项目;昆明公安1个项目,办公自动化(OA)1个项目,也就是说,总部这边的项目主要是针对E,GOV这一方面的。

曲烟那边则主要是做E,ERP。

虽然成立了一些专业项目组,但是项目经理是不分行业的,并没有专门培养领域专家。

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做服务而不是做产品,是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ERP,首先缺乏的是管理咨询能力的人,如何组织人员来梳理管理流程。

其次我们的ERP平台是一个很多的组件被复用的东西。

这些平台的成熟度和复用度有多高,一是取决于我们的技术实力,同时还取决于客户资源。

EGOV来说,需要充实的话,也是类似的,可能比企业稍好一点的。

从客观的市场需求,需要给予很多理论指导。

这一块,还没有理论来指导。

需要积累一定的项目实施经验。

ERP实施队伍都经过锻炼,会好一些。

EGOV和政府客户4打交道的经验不是很足。

另外套、专版软件的复用度,体现公司的投入与产出。

旅游部目前有15人,1个部门经理,2个部门副经理,其中1个负责现场开拓,1个负责技术。

部门设置如下:市场部:2人,网站建设部:6人,旅行社:4人,行政财务部:3人。

主要业务分为4块:一是旅游的行业管理系统,这是一个管理平台,工程量比较大。

二是基于我们目前的旅游网站。

发展旅游网上电子商务。

第三,构建多语种网站,建设云南旅游资源数据库,即云南人文数据库。

四是开展主题旅游,网上商务旅游。

林文:ETOUR这块,人力上没有一个技术核心人物来规划。

市场开发的人倒是不缺,但是要做旅游行业信息化,没有一个懂技术的人是不行的,缺乏一个类似我的角色。

把技术和他们想做的事情,框架搭建起来,虽然可能有一个人在那儿做,但是没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来推进业务的进程,只是坐等不懂技术的人来指挥。

品管部为了配合ISO9000,专门成立了品管部。

但是这个人要求比较高,有很强的专业经验。

在我们实施之前,有很多东西,他也做不到。

项目组和非项目组交叉控制。

部门内部人员交叉控制。

理论上有,但是实际上没有这个岗位。

能设置一个岗位最好,但是目前不现实。

职能一直在做。

这个岗位有,5但是人员是动态的,目前由梁涛负责。

外联部申总:目前有两个人,主要职责:第一就是和政府部门来建立联系。

建立公共关系。

和政府,大的企业打交道。

是一种长期的宽松的共同交流。

第二部分,有点像一个准市场部。

和政府打交道的时候会有很多信息。

然后告诉销售,是一个信息渠道。

第三个,是跟省内若干的教授专家建立公共关系。

专家群体里面可能有一些共同的人。

然后去扫描专家组,把我们宣传给专家。

第四块,是政府立项支持。

非国有色彩的企业,取得了国民待遇。

从前是不可能的,现在这些立项都是他们负责。

最后就是员工内部的联谊。

企业发展部主要就是负责融资,其实就是董事长一个人。

董事长外出交流的时候,做董事长不太好,所以用企业发展部这个称呼。

在董事会结构上,他是董事长,在经理结构上是我的一个部门经理。

主要考虑公司的投资,兼并,融资,撤销。

作为董事长,兼有发展新股东,股权分配,股权变更的工作。

我们公司的股东都是工商登记的。

另外企业发展部也有一定的公关外联的色彩。

财务部毕文虹:刚进来时是三个人,两个会计一个出纳(最早会6计刚分去旅游网),自己做出纳。

目前是一个部门经理(兼会计)加一个出纳。

由吴总兼财务总监。

王斌:财务部在单纯的计帐职能上是称职的,但从公司发展来看,要求也越来越多,象融资等问题。

但目前的财务部还不能胜任,这些工作都在由老总负责,一些事物性的工作,使得申总工作太多,公司老总的管理范围应该广,不应该细,但目前中间层面的管理人员还没有可以接替这些工作的,缺少锻炼的机会,也因为总经理授权较少。

申总:实际上财务总监是吴总。

在会计和公司董事会之间扮演这样一个角色。

这个意义上财务部经理的色彩弱了一点。

经验弱了一点,不够来参与融资等工作。

但是现在副总代管的多一点。

以后应该是3个岗。

要么是现在的经理发展了,可以作经理,要么是另一个人来做经理。

人力资源部申总:在这个项目启动之前没有人力资源部。

行政部就是做一些人事工作。

这次做这个项目,我就设立了人力资源部。

这个部门一设立,行政部门就要取消,然后把行政部门的岗位放在人力资源部。

可以将这个部门叫做人力行政部。

2(公司对口部门之间的关系:财务部毕文虹:与市场部、采供部、储运部合作比较多。

比如和储运部,主要是税收方面的协调,有时会因为来料发票不及7时,对公司财务工作造成影响,所以和他们也会不愉快,主要是衔接上的问题,这些一般都是由吴总负责协调解决。

要做工程预算工作,工作量比较大。

现在有时就由市场部门起草,自己再来把关。

市场部与采供部:杨旭:采供部归市场部。

后来总经理说采供归吴总管。

但是现在主要是市场总监和市场部经理来安排工作。

市场部与系统集成部、软件部杨旭:市场信息从多层面过来,汇到市场部经理,市场部经理会相应的分配到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负责引导客户。

然后就是标书和方案的确定。

公司市场部的项目经理都搞过技术,一般都能把握市场,进行技术的消化吸收。

市场部的项目经理技术能力比较高。

能自己写的就是自己写。

确实需要的话,才请技术部门介入。

王斌:现在的项目越来越复杂,但公司软件部门目前的技术能力达不到市场和客户的要求,在知识积累上有所欠缺,与客户签的合同在技术上无力执行,但还是要签,主要是逼迫他们学习。

软件开发部的管理还不错,但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储备不足,从公司整个配合环节上来看,不算是最弱的环节,但人员的开发能力上不够,有时导致市场部门不敢接单,中了标也有放弃的,不能接。

采供部与系统集成部陆黎泳:与系统集成部的工作沟通比较多。

订货中的关键环节是订货合同单的填写,最理想的办法是凡是出货就要有8合同,但是项目协调人(市场部项目经理)比较忙,经常委托项目负责人(系统集成部项目经理)办理,他们之间难免有信息交流不充分之处,造成订货合同的延误或出错。

出了问题找他们又常常是找不到。

客户服务部与系统集成部系统集成部人手比较紧,服务任务来了,人员都在项目上,难以应付。

业务流程定义的比较模糊,怎么评价人员在客服上的工作量,没有依据。

系统集成部与市场部王智:合同与市场部有要求,包括前期市场开拓,我们提供解决方案。

市场部选择供货方,交货拖延,影响工期。

第二就是采购计划里面,有些货物由于供货方的原因,送来的货物,不是我们采购的。

这些要和市场部有些更改。

我们有些货物直接运到客户现场。

中间如果没有人员跟踪,会造成货物交接的混乱。

系统集成部与软件部王智:我们平台独立于软件。

平台建设早于软件开发。

我们搭好了,后来才发现软件运行有问题,就要更改,很影响我们系统建设的运行。

要求每个项目经理,既要懂软件也应该懂硬件。

软件部提出一个要求,我们根据要求,进行安装。

举个例子,曲靖项目很多应用原来不上,现在都上去了,结果我们的系统达不到要求。

从前没有估计到能上这么多应用。

平台更改需要很多精力。

9软件部与工程部中间应该有一个规划人员进行系统平台规划。

应该按要求提一个规划出来。

不要求很完美,但是至少要保证软件运行。

需要一个人员统筹规划,相当于系统设计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