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普通话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普通话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姚集小学余华玲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为了改革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大力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我市组织开展了教师普通话培训活动。
培训从普通话的概况,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普通话、为什么学习普通话、怎样学习普通话的情况。
又从声母、韵母、音变详细介绍定义、分类、发音练习、辩证等内容,使我对普通话又有了新的认识,感觉说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内涵。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学习普通话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使用普通话。
(1)普通话的学习要有一股痴迷劲,就是脸皮要厚,才能练得好,学得会,用的轻松。
(2)在办公室中与教师、学生及其学生家长交流要坚持使用普通话,给学生做好表率,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感染身边的人。
(3)在课堂上用好普通话。
课堂做到教师与学生、学
生与学生交流使用普通话,若在课堂上不使用普通话,教师、学生不和他交流,逼迫使用普通话。
使不想讲普通话得人讲普通话是一个难题,只有下大力气才能转变。
(4)字典要在手边。
读书看报遇到不认的字要查字典,只有把握准字的读音,才能在课堂上使用,杜绝在课堂上读错字及其发错音,使课堂成为一片净土。
(5)每天收听新闻联播,学着读新闻,以此来纠正自己读错的字、
发错的音,及其有关方言、音变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6)举办讲故事比赛、教学论坛、说话比赛及多和普通话比较好的人用普通话交谈。
能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达到资源共享,是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也是培养敢于讲话的一个场所。
二、学校举办普通话培训,给教师的训练搭建平台
(1)聘请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2)先把拼音读准。
打基础很重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3)比较规范的训练方法是去找一本《普通话水平测
试大纲》,照里面的次序,由字到词语,再到篇章,每天坚持半小时,几个月之内就会有进步。
三、要学好普通话,我体会到这么几条要领:
(1)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方音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
(2)多读些拼音报上的文章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或者看到一个字后,就是暗暗地朗诵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不懂就查。
字典是我们很好的老师,若有不懂,定要虚心请教,直至完全正确为止。
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等。
(4)读辞典,翻开现代汉语辞典,一字一字、一词一词、一句一句、一页一页地朗读,极为有效。
(5)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
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
在
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
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
只要我们大家一齐努力,同心携手,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
XX年7月15日
篇二:语用培训心得
“把握课标理念精髓,落实学习语言文字”培训心得体会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明确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准确制定学习目标研讨活动”、“立足语用教学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研讨活动”、“把握课标理念精髓,落实学习语言文字”专题培训及第一片区研讨活动。
虽然每次的培训时间较为紧张,但每一次的培训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明确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准确制定学习目标研讨活动”。
此次活动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活动一开始,所有学员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课文可教内容进行三五人讨论,再由小组交流,最后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在活动上,所有学员积极性很高,作为一向不爱发言的我,很荣幸被推选为小组代表进行二次发言,短暂的发言让我觉得任何一篇课文,在进入教材之后,就不仅仅只是一篇课文,而是给学生提供语言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材料,这应该需要我们对课文进一步地细致解读,去捕捉课文特有的“语言点”进一步探索课文语言表达的个性“奥秘”。
盛石老师和潘老师的讲座让我更加明确一篇课文,我们
要“紧扣课文的特点,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课文所独有的语言训练点,然后不再重文本阅读分析理解,独具匠心地进行课文独有的语言实践,让学生习得方法,提升素养。
”这是大家期待中的语文课堂。
我向往着,并朝它努力着。
同时,老师还指出:我们要挖掘教材的价值,包括教材的原生价
值和教学价值。
从老师的讲座中我明白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掌握教材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终目的,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传播信息的方法和智慧,也就是言语智慧或言语能力。
这是阅读教学的真价值。
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语文技能。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虽然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语文课不应该是“教课文”,而应该是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
首先要依据课文合理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
教学一篇课文,除了必须落实的生字、新词、教学和课文朗读这些基本要求之外,还需要新授一些其他的语文知识和阅读写作方法,进行必要的语文技能练习,我们将这些新授内容称为“发展性”教学内容。
回顾自己的语文课,教学流程表现为:“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练习(总结提升)”,现在想来,其实
就是专家口中的“教课文”。
通过培训,我们应该依据语文课程的任务、课标的目标要求,设计的是一种“语言学习型”的教学流程,其教学流程应该是“认识领会——实践运用——迁移运用”的过程。
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学习方法的教学都应该这样设计教学流程。
近期的研讨活动非常实用,给我们这些还未找到教学方法的迷茫者做了一次理论上的升华和提高。
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我们研究的步伐并没有停住,好多的理论都还需要我们好好消化,好好交流,并痛
痛快快的实践实践。
希望我们都能在盛石老师和潘晓彬老师的引领
下,探索小语教学的道路,真正的让语文回家。
硫磺沟镇中心学校王乐
XX年5月7日
篇三:语言文字法规培训心得
语言文字法规培训心得
通过学习,我对我国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切实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基层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对国家语言文字的推广所肩负的重任,也认识到了作为
一名普通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XX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于XX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宪法》制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方面的专项法律,它体现了国家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语言文字工作的成功经验,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作出了规定。
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所要肩负的责任,从自己做起,自觉地学习语言文字法,平常利用空余的时间对我国的汉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努力地练习普通话的标准发音,纠正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对我国的汉字演变过程有着清晰地了解,尤其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错误进行梳理与纠正,确保自己能够正确的使用汉语言文字。
普通话不但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和工作语言,而且它对传承中华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纯洁。
同时,我国是一个多语言文字的国家,多种语言的存在是我国传统文化展现生命力的核心所在,所以我们要做好普通话的推广与地方语言传承的协同发展工作。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民族文化不相矛盾,更不会出现相互替代的局面,相反,那只会让我们的后代更好地认识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秦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