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轿车背门总成设计

浅谈轿车背门总成设计

浅谈轿车背门总成设计
【摘要】本文通过对背门总成中一些关键部件的布置需要注意的问题入手,介绍了背门设计时候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并对背门设计流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背门构成、背门布置、背门设计流程
1背门构成
背门总成作为整个车身中结构复杂又相对独立的一个总成。

它主要右背门外盖板、背门内盖板、背门铰链加强板、背门撑杆加强板、背门锁机加强板、背门外把手加强板、背门玻璃、背门撑杆、背门锁机构、背门外装饰件、背门内装饰件、背门密封胶条组成,如图1。

其附件数目众多,结构复杂。

在背门的结构设计和附件的布置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众多、工作量大、要求高,期间除了满足车门本身的功能要求外,还需要考虑背门附件的性能、成本、安装工艺和运动干涉等问题。

整个设计过程包括附件的选择与布置、结构设计和运动干涉等多项内容。

2.背门开发流程(见表1)
2背门布置
2.1背门铰链的布置
设计开门时的离地高度H设定为1800mm(综合国内男女升高得出H=1700~1800mm),开门时候的离地高度决定了背门的开启角度θ,一般设定在89度左右,背门铰链的最大开启角度应该在背门开启角度的基础上,保持5~10度的余量α,背门边界与顶盖的最小运动间隙应为5mm,如图1:
图1
铰链安装面(车体一侧)应该尽量与顶盖板和背门包边面平行,以保证背门在前后方向上调整时,背门与顶盖的段差在竖向上不发生变化。

另外还需要在顶棚内护面相应的位置增加安装铰链的通过孔,如图2:
图2
表1(背门开发流程)
铰链安装面(门侧)需要设计成有凸台面的形状,以提高刚性。

贴合面上的焊点不能在一条直线上,才能保证有号的扭转刚性,如图3:
图3
铰链轴线:门关闭时,背门框密封条的方向应垂直于铰链轴心和密封面的连线,上下的
密封面一般来说与止口边垂直,如图4:
图4
2.2背门撑杆的结构形式及布置
2.2.1背门撑杆的结构形式及优缺点
根据在背门上的安装方式背门撑杆可以分为反转式和倒立式,反转式:关闭位置车体的
安装点在上边,背门上的安装点在下边,完全打开时,车体的安装点在下边,背门上的安装
点在上边。

倒立式: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时,都是车体的安装点在下边,背门上的安装点在
上边。

优缺点:背门开启时,反转式在背门开口处没有撑杆的干扰便于存取物品,而倒立式
容易在存放物品时将撑杆刮伤。

2.2.2背门撑杆位置的布置
北斗星加长车采用反转式的结构形式,内藏在流水槽与内板之间,被背门密封条所遮挡,
在关闭状态下,车内不可见背门撑杆,背门撑杆上安装点与铰链中心之间的关系如图5,其
中,车身安装点距离铰链中心轴线的距离要保持180mm以上,车身安装点偏离车门安装点
关闭位置与铰链中心轴线的连线的距离保持在±5mm,撑杆的行程S=L1-L2(S≤L1-60)。


外还需要对撑杆的反力及操作力进行计算校核,在此不作介绍。

图5
2.3背门锁布置
背门锁属于运动部件,考虑到背门受到重力作用下下垂的因素,需要保证运动部分在运动过程中与相对静止部分的最小运动间隙为5mm 以上。

即:背门(包括锁机构)运动过程中与锁环安装面、背门密封条的卡接面最小运动间隙保持在5mm 以上。

背门密封间隙保持在10mm 左右,如图6
图6
2.4背门密封胶条及背门侧密封件布置
2.4.1背门密封胶条布置
背门密封条及辅助密封装置作为背门的密封部件,设计不好后期会暴露出背门密封性差,关闭音品质,漏水等故障现象,现对设计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简单说明。

背门密封面间隙的设定,参照我公司北斗星、浪迪、利亚纳、YV5等车型,相关数据如表1,根据这些数值进行比较,建议取值在10mm~12mm 之间。

表2
序号车型背门密封间隙设计值
1 北斗星11mm
2 浪迪10.4mm
3 利亚纳12.3mm
4 YV
5 11.3mm
5 北斗星加长11mm
背门密封面的断面倒角以前的尺寸保持在24mm左右,止口边的R角不小于100mm,拐角的角度大于90度,如图7,图8
图7 图8
顶盖处背门框密封条的安装翻边(止口边)尽量要高,防止背门打开时流入车内。

图9和图10是两种结构的对比,很显然,图10的断面结构不容易出现漏水情况。

图9 图10
2.4.2背门侧密封件布置
雨天打开车门时,雨水有可能从背门上部流入行李厢内。

分析其原因,背门完全开启时,如果可以看到如图11的行李厢地毯及行李厢装饰件,这与背门造型情况有关,需要在设计前期增加背门侧密封件。

图11
我公司YV5车型上就有背门辅助密封装置,侧密封件本体采用EPDM橡胶,采用卡接和双面胶粘接的结构形式进行安装,从而达到侧面密封的效果。

如图12。

图12
4.背门设计需要考虑的其它因素
背门设计除了考虑以上一些关键件的布置外,还需要考虑背门涂装问题,在顶部和底部位置设计相应的漏液孔。

背门线束通过问题,确定车身一侧线束取出孔和背门一侧线束插入孔的位置时,应尽量离铰链轴线近,这样线束的轨迹变化也会比较小。

背门玻璃安装定位问题、视野校核,背门牌照灯、牌照板位置的校核等。

总之,在对背门设计的时候,在积累设计经验的同时,还需要采用断面分析手段,利用工程部门进行工艺分析等,还需要与车体设计部门、内外装设计部门、电器设计部门积极主动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减少后期制造过程中设计变更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卢金火主编《轿车车身主断面设计方法》
乐玉汉主编《轿车车身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