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知识)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最全版

(财务知识)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最全版

(财务知识)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掌握每壹种方法的含义、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判断准则以及其优缺点。

第壹节静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

一、 投资回收期 1. 含义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流动资金)回收所需的时间。

注意:规定从建设开始年算起。

2. 计算公式 • Σ(CI-CO )t =0(3-1)式中:现金流入CI —cashinflow 现金流出CO —cashoutflow • P 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P t =投资总额/年净收益(年收益相等)3. 适用范围用于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 判断准则当P t ≤Pc ,则方案可行; 反之P t >Pc ,则方案不可行。

用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来评价技术方案,反映了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

例1:某拟建项目P t✧ 影响基准投资回收期的因素(P41); ✧ 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特点)。

二、投资收益率(投资效果系数) 1. 含义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和总投资额之比。

表示单位投资所能获得的年净收益。

2. 计算公式R`a =H m ∕K 0×100% 3. 适用范围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 判断准则当R`a ≥Rc ,方案可行; 反之R`a <Rc ,则方案不可行。

三、 差额投资回收期 1. 含义指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的方案比投资额小的方案所节约的运营成本,来回收其差额投资所需的期限。

2. 计算公式P a =ΔK 0/ΔC`0=(K 02-K 01)/(C`01-C`02) 假设:K 02>K 01;C`01>C`02 3. 适用范围多方案选优。

注意:必须满足方案可比的前提条件: (1)产出相等;(2)寿命相等。

4. 判断准则当P a <Pc ,则取投资额大的方案为好; 反之P a ≥Pc ,则取投资额小的方案为好。

•产量不等且差别不显著则用单位指标法进行比较。

其计算公式见P42。

例2:P43例3:已知某拟建项目的基本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比较方案的优劣。

P t =6C 800 500B—benefic;C—costP a=(K02-K01)/{(B2-C2)-(B1-C1)}=(3000-2000)/{(1500-800)-(1000-500)} =1000/(700-500)=5<6所以:取投资额大的A方案为好。

•多方案比较的步骤按投资额从小到大次序排队,用投资额较小的方案和投资额最小的方案比较,进行替代式的淘汰,比较到最后所保留的方案,便是最优方案。

四、计算费用法1.含义将壹次性投资和经常的运营成本,统壹成为壹种性质相似的费用,且用以对多方案进行比较。

2.计算公式Z总=K0+P C C0Z年=C0+R C K03.适用范围多方案比较。

注意:必须满足方案可比的前提条件:(1)产出相等;(2)寿命相等。

4.]判断准则越小越好。

例4.现有以下三个方案,试用计算费用法比较其优劣。

R c=12%使用该方法注意:1.只计算成本支出和投资,不计算收益,因此比较方案的产出必须相等,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2.只用于多方案比较,不能决定是否合乎录取标准,所以要进行绝对效果评价;3.支出为+,收入为—;4.适用于壹次投资,年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

•静态评价方法的优缺点P45(最后壹段)第二节动态评价方法•动态评价方法:考虑资金时间因素的评价方案。

一、现值法•现值:是指以某壹个特定的时间为计算基准点来计算的价值。

1.净现值法NPVNetpresentvaluemethod(1)定义:是指经济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

(2)适用范围:用于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也可用于多方案,但要注意满足多方案比较的可比条件。

(3)计算公式:•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公式3-9•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等:公式3-10(4)判断准则:NPV≥0方案可行,反之NPV<0方案不可行。

例5:某工程相目逐年收入和支出如下表所示,i n=10%,试求受限制。

2.现值成本法PCPresentcost(1)定义:(2)适用范围:多方案比较。

前提条件:功能相同、寿命相等。

且只知其现金流出,而不知或不易计算其现金流入。

(3)判断准则:越小越好。

(4)计算公式:注意:计算公式的符号和NPV完全相反。

3.净现值率法(1)定义:净现值和投资额现值的比值。

该指标说明该方案单位投资所获得的超额净效益。

例:已知某投资项目的俩个拟建方案数据如下,试比较方案的优劣。

其中:i0=15%,n=5年,单位:万元。

解:NPV A=—3000+(1800—800)(P/A,15,5)=352.2万元NPV B=—3650+(2200—1000)(P/A,15,5)=372.64万元NPV=NPV/K PNPV A=NPV A/K P=352.2/3000=0.1174NPV B=NPV B/K P=372.64/3650=0.1021•净现值只是壹个绝对经济效益指标,没有反映资金的利用效益。

因此,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不壹定就是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

•在确定多方案的优先顺序时,如果资金没有限额,只要按净现值的大小排列方案的优先顺序即可。

当资金有限额时,则采用净现值率法,同时必须和净现值率法壹起使用。

例6:P50 例7:对于有几个独立投资项目的项目群。

初始投资有限,壹种挑选项目的办法是:第壹步:计算各项目在基准贴现率下的净现值;第二步:计算各项目的净现值和初始投资之比;第三步:按净现值和初始投资之比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第四步:按之上的顺序,首挑净现值和初始投资之比大的项目,然后条次的,直至初始投资不够为止。

试问:按真种方法挑选项目是否能保证最优:为什么? 为什么要计算NPVR指标。

二、未来值法1.净未来值法NFVNetFuturevalueNFV=NPV(F/P,i,n)2.未来值成本法FCFuturecostFC=PC(F/P,i,n)三、年值(金)法(AnnualEquivalence)1.年值法AWAnnualworthAW=NPV(A/P,i,n)2.年费用比较法ACAnnualcostAC=PC(A/P,i,n)•例8:P58*四、内部收益率IRRinternalrateofreturn(一)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的优点:考虑了整个使用期和资金的时间价值。

缺点:给定壹个贴现率或投资收益率,在此基础上判断可行和否,且没有求出项目实际达到的效益。

内部收益率正好是净现值的补充,它求出的是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率(IRR)。

而不用事前给定的贴现率。

缺点:不好求实际的收益率。

1.含义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

•反映项目总投资支出的实际盈利率。

其经济含义可理解为:工程项目对占用资金的壹种恢复能力。

2.计算公式NPV(i‵)=∑F(P/F,i,t)=∑F(1+i0)t=0内部收益率的具体求法是从净现值计算中得出的。

在计算NPV时,i是个重要指标(基准贴现率),NPV 随着i的增大而减少(F t不变),反之增加。

所以NPV随i变化的函数。

称之“净现值函数”。

例9:某项目期初投资500万元,在项目寿命期10年内,每年净现金流为140万元,则净现值函数为下表所示。

其中:i=15%,n=5年,单位:万元。

i(%)0 5 10 15 20 25 30 40 50NPV 900 581 360 203 87 0 -67 -167 -225收益现值—费用现值=0•IRR的计算方法收益现值/费用现值=1净现值=0收益现值=费用现值具体采用试算法•确定初始值:i1=A/P;•求得试算贴现率的净现值<i1偏大,取i2<i1i1i1NPV(i1)=0→IRR=i1>i1偏小,取i2>i1假如:NPV(i1)>0NPV(i2)<0且|i2-i1|≤0.05则插值。

•直线插值IRR=i1+(i2-i1){NPV(i1)/[|NPV(i2)|+|NPV(i2)|]}例10:i1=12%,NPV(i1)=32.53i2=15%,NPV(i2)=-98.17则:IRR=12%+(15%-12%)·32.53/(32.53+98.17)=12.57判断准则:IRR≥i n可行;IRR<i n不可行。

优点:不需要事先确定基准收益率,使用方便;形象直观;缺点:计算麻烦,不是唯壹介。

在进行多方案比较时,不能直接用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的大小来比较。

(因为按方案现金流量总额计算的内部收益率最大,但按基准收益率计算的现金流量总额的净现值不壹定最大。

也就是说,内部收益率且不反映方案的现金流量结构。

)如果用收益率来选择方案时,壹定要用增量投资收益率。

(二)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1.含义:2.计算公式:Σ(F2-F1)t·(P/F,iˊ,t)=0iˊ即增量投资收益率,就是俩个方案净现值相等时的内部收益率。

3.适用范围4.判断准则当iˊ≥i n时,取投资额大的方案;反之当iˊ<i n时,取投资额小的方案;试比较方案的优劣。

i(%) 25 19.9 21.9•多方案比较的步骤:✧计算IRR;✧按初试投资额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计算iˊ{①NPV>0;②NPV<0③直线插值};✧判断。

第三节不确定型分析分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由于方案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为降低决策风险,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经济效益评价的可靠性和经济决策的科学性。

•不确定分析:指技术方案中某些不确定因素对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一、盈亏平衡分析法1.定义根据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关系确定盈亏平衡点,进而选择方案的壹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盈亏平衡点break-evenpoint盈亏平衡分析就是找出产量、成本、利润三者结合的最佳点。

2.基本原理•线性盈亏平衡模型假设:(1)产量=销量;(2)销售收入=单价×销量,S=P×Q;(3)生产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B+VQ;3.基本公式销售收入:S=PQ(或)=PQ-DQD-单位税金生产成本:C=B+VQ利润:I=S-C=(P-V-D)Q-B則:Q O=B/(P-V-D)→盈亏平衡点(保本点)S O=B/(1-V/P-D/P)→盈亏平衡时的销售收入。

例12:某企业要接受壹批订货共500台,用户每台愿出300元,企业的固定费用为5万元,单位变动费用为240元,问企业是否接受这批订货,如果接受,企业盈亏情况如何?如果不接受,问改变什么条件才能使企业接受这批订货?解:已知:Q=500台、P=300元/台、B=50000元、V=240元/台则(1)I=S-C=PQ-(B+VQ)=300×500-(50000-240×500)=-20000元答:如接受订货,企业则亏,亏2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