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
3、安全边际率(MSR)
MS量 MSR 100% x
MS额 100% y
安全边际值(率)越大,现有或预
计销售量(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额)
的数额越大,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高;
反之,则说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低。
西方企业曾根据安全边际率的不同,将 企业经营的安全状态进行划分。
企业经营安全状态表
早在1904年美国就已经出现了有关最
原始的CVP关系图的文字记载,1922年美
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会计学教授提出了
完整的保本分析理论。进入20世纪50年代
以后,CVP分析技术在西方会计实践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
1、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 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稳定的假定 4、变动成本法的假定 5、目标利润的假定
5、cmR = cm÷p×100%
= 60÷150×100% = 40% 6、bR = 1-cmR = 1-40% = 60% 7、P = Tcm-a = 30000-16000 = 14000(元)
单选题
1、当企业的贡献边际总额等于利润时,该企
业的固定成本( A )。
A、等于0 C、大于0 B、不等于0 D、小于0 )。
下,该企业可实现利润是( C )元。
A、1800 B、2300 C、3300 D、3800
3、下列选项中,不会受到现有销售量变动影
响的是( D )。
A、营业利润 C、安全边际量 B、安全边际率 D、保本点销售量
4、某企业的变动成本率为60%,安全边际率 为30%,则营业利润率为( A A、12% B、18% )。 D、42%
dR+MSR=1
①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安全边际量÷营业利润
推导过程:
x0= a/cm
= a×[(cmx-a) / cm] ÷ (cmx-a)
= a×(x-a/cm)÷ P
= a×(x-x0) ÷P
②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安全边际额 ÷营业利润
推导过程: y0 = x0×p = a×(x-x0) ÷ P×p = a×[(x-x0)×p]÷ P
=Tcm/p· x ×100%
=(p· x-b· x)/p· x ×100%
=(1-b/p) ×100%
公式中,b/p×100%即单位变动成本 与单位售价的比率称为“变动成本率”, 用bR来表示。bR=b/p ×100% 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的关系就是:
cmR+bR=1 => cmR=1-bR
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属于互补的 性质,那么贡献边际率高的产品或企业, 相应它的变动成本率就低,则创利能力就 大;反之,贡献边际率低的产品或企业, 变动成本率高,则创利能力就小。 例:P65 例4-1
x0 dR 100 % x y0 100% y
所谓正常销售量是指正常市场环境和
企业正常开工情况下产品的销售数量。
该比率表明:保本点销售量(额)占
正常业务量的比重,比率越低,企业越安 全,越有利。还表明企业在保本状态下对 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
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能力与现有或预计 销售量相当的话:
二、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
(一)安全边际指标 安全边际(MS)是指企业现有或预计 的销售量和销售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额) 的差额。它反映了企业实际经营的安全程 度。
1、安全边际量(MS量) 安全边际量=现有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 MS量=x-x0 2、安全边际额(MS额) 安全边际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 MS额=y-y0 =(x-x0 )p
Tcm=a,P=0,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状态; Tcm<a,P<0,企业发生了亏损。
虽然,每种产品的贡献边际并不是企业的 最终利润,但它的高低,可以反映出每种产品
为企业创造利润能力的大小,也就是指提供各
种产品的盈利能力。所以,贡献边际具有弥补
固定成本和创造利润的特性。
cmR=cm/p ×100% =cm· x/p· x ×100%
计算题
已知:A、B、C、D四家公司互不相关,在 过去一年中它们的损益情况如下:(单位:元)
公司
A B C D
销售 收入
变动 成本
贡献 毛益率 40% 45% 30% 35%
固定 成本 60000 100000 80000 110000
营业 利润 12000 35000 -5000 30000
180000 108000 300000 165000 250000 175000 400000 260000
计算题 第四章作业1
小 结:
P=px-(bx+a) =px-bx-a =(p―b)x―a cm=p-b
Tcm=px-bx =(p―b)· x =cmx
P=cmx-a=Tcm-a
cmR=cm/p ×100% =Tcm/p· x ×100% =(1-b/p) ×100% bR=b/p ×100%
cmR+bR=1 => cmR=1-bR
C、28%
5、在下列指标中,可直接作为判定企业经营
安全程度的指标( D )。
A、保本点销售量 C、保本点销售额 B、贡献边际 D、保本点作业率
多选题
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正确的管理会计的
公式有 ( ADE )。
A、营业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边际率 B、营业利润率×贡献边际率 =1 C、安全边际率=变动成本率×贡献边际率 D、变动成本率+贡献边际率=1 E、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单选题
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56元/件,
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
元。如果企业要确保安全边际率达到50%,则销
售量应到达( C A、143件 C、400件 )。 B、222件 D、500件
2、已知某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0000元,固定
成本为2200元,保本点作业率为40%。在此情况
第六节 保本点的敏感性分析
§1 本量利分析概述
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相 互间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分析,也称为CVP 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这一 分析方法是在人们认识到成本可以也按性态
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研究
销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
2、在单价和销售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贡献 边际数额上升了,那就意味着( B
A、单位变动成本上升
C、固定成本总额下降
B、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D、固定成本总额上升
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贡献
边际率为65%,本期销售额为200000元,营业利
润为100000元,则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 D )。 A、130000元 C、70000元 B、100000元 D、30000元
安全边际率 30%以上 25%-30% 15%-25% 安全等级 安全 较安全 不太好 10%10%以下 危险
15%
要注意
经营状况
效益水平
健康
很好
较健康
较好
不太健康
一般
病重
较差
病危
很差
(二)保本作业率指标
保本作业率(dR),即危险率,是指保 本点销售量(额)与企业正常销售量(额) 或应达到的销售量(额)的比率。
§2 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
保本是指企业经营所获得的收入同其所
发生的成本持平,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即无赢
利也无亏损的特定状态。保本分析则是指以
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以零利润(亏损)额
为基点,揭示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依存
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
当Tcm=a时,P=0,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的状 态,也就是保本状态,那么,对于企业的经营 处于这个状态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称它为保 本点,又称为盈亏临界点或损益两平点。 保本点(BEP)是指企业的经营处于不盈 不亏的状态或保本状态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也就是求当P=px-(a + bx)=0时的销售量x和
固定成本、贡献边际总额、单位贡献边际、
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和营业利润。
解: 1、bx = 21000+15000+5000+4000 = 45000(元) 2、a = 9000+7000 = 16000(元) 3、Tcm = px-bx = (150×500)-45000 = 75000-45000 = 30000 (元) 4、cm = Tcm÷x = 30000÷500 = 60 (元) 或 = p-b =150-45000÷500 = 60(元)
dR+MSR=1 cmR+bR=1 例:P69 例4-4
回 顾:
P=px-(bx+a) =px-bx-a =(p―b)x―a cm=p-b
Tcm=px-bx =(p―b)· x =cmx
P=cmx-a=Tcm-a
cmR=cm/p ×100% =Tcm/p· x ×100% =(1-b/p) ×100% bR=b/p ×100%
x0=a/(p-b)=a/cm y0=a/cmR=a/(1-bR)
MS量=x-x0 MS额=y-y0 =(x-x0 )p
MS额 MS量 100% MSR 100% y x
x0 y0 dR 100 % 100% x y
课堂练习:某公司生产并销售A产品500 件,销售单价每件为150元。A产品的成本资 料如下:直接材料21000元;直接工资15000 元;制造费用140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
5000元,固定制造费用9000元;销售及管理
费用11000元,其中变动费用4000元,固定费
用7000元。要求:计算该产品的变动成本、
③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贡献边际
②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安全边际额 ÷营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