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衣巷课件

乌衣巷课件

《乌衣巷》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 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其先为中山靖 王刘胜。有“诗豪” 之称。贞元末, 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 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 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 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 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 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 《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 “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 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 宾客集》。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 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诗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 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赏欣

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 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事故的变迁,隐含着对豪门大 族的嘲讽和警告。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今南京 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朱雀 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 华的盛况。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 败荒凉。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夕阳”之下,再加一“斜” 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后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 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 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 姓家”了。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 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 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 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


乌衣巷
风景
图片欣赏
TRAVEL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 边。 2.【花】此为开花之意,做动词用 3.【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 燕子。 4.【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 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 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 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 皆落不知其处。
诗意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