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
《西方经济学》课程试卷(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计20 分)
二、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3 分,共计18分)
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即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4.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5.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
6.经济增长: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供给量的增长。
三、计算题(共2 小题,每题 10分,共计20分)
1、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劳动的价格P L=9,资本的价格P K=15。
求:
(1)当成本TC=24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2)当产量Q=2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TC的均衡值。
(3)该厂商的LTC函数、LAC函数和LMC函数。
答:(1)K=L;L=100,K=100,Q=100;
(2)K=200,L=200,TC=4800;
(3)LTC=24Q,LAC=24,LMC=24;
2.假设一个萧条经济,消费函数C=15+0.75Y d ,税收T=6,转移支付TR=2,政府
购买G=10,投资I=20。
(1)求均衡产出。
(2)若充分就业产出为180,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答:(1) AD=C+I+G=15+0.75(Y-6+2)+20+10
在萧条经济中,总产出决定于总需求,即Y=AD
所以 Y=15+0.75(Y-6+2)+20+10,Y=168
(2)ΔY=180-168=12
ΔY= •ΔG=12 ,ΔG=3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计30 分)
1、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益之间有什么关系?利用需求价格弹性原理分析“谷贱伤农”背后的经济学原因。
答: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场上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动;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的变动。
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由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当粮食丰收时,表现为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下降,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使农民总收入减少。
2、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消费者均衡及其均衡条件
在序数效用理论中,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一条既定的预算约束线限定的范围内寻求可以处于最高效用等级的商品组合点。
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消费者将会在预算约束线限定的范围内选择某一商品组合,力图使得这一组合远离原点,以便获得尽可能高的效用。
因此,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上。
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可以由一些列无差异曲线加以表示。
当无差异曲线与
75.011
预算约束线相切时,消费者达到均衡。
此时,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相等,即
M
O P O P P P MRS Y Y X X Y X
XY =+=
上式被称为消费者均衡条件。
它表示,在一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为了得到最大的效用满足,消费者应该选择的最佳商品数量组合应该使得两种商品的编辑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换一句话说,在消费者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某种商品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等于市场上这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取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3.牙膏生产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说明该市场结构及其形成条件.
牙膏这种产品的市场属于垄断竞争结构市场。
这种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各种牙膏存在着差别,如不同牙膏在质量、包装、牌号、销售条件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别,这就会形成垄断;而各种牙膏相互间又可以替代,这又会形成竞争。
正是这种同一种产品的差别条件,既会产生垄断、又会引起竞争,从而形成垄断竞争市场结构。
另外,牙膏这种产品存在着较多的厂商,它们各自既着力创造自已产品的特色,而各种牙膏之间又存在着竞争,使生产各种牙膏的厂商处于垄断竞争市场中。
4.简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5.简述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答:短期菲力普斯曲线描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就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就高。
(2分)
政策含义:二者之间这种替代关系可为政府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即通货膨胀率或失业率太高时,可用提高失业率的紧缩政策或提高通货膨胀率的扩张政策来降低通货膨胀率或降低失业率,以免经济过分波动。
五、论述题( 1 小题,计12分)
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要求作图)
P (1)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只
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动,不会引起价 格水平的变动。
(5分 P 0
P
(2)在短期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增加或减少, 引起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同方向的增加或减少。
(5分)
P P P
P AS
AD 1
(3)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增加或减少, E 1
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相应上升或下降,国民 P 1 收入不会变动。
(5分) AD 0 AD 2
E 0 P 0
E 2
P 1
0 Y Y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