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兴初中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报告

桂兴初中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报告

前锋区桂兴初级中学校打造特色学校促教育改革发展五年规划我校秉承“整合资源、全面发展、主创特色”的工作思路,把教育发展作为主题,把教学改革作为动力,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前锋新区成立及区委区政府10年打造我区成全国前10示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与时俱进谋求发展,努力办好学生及学生家长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我校近五年发展规划。

一、基础与现状(一)外部环境1、学校基本状况:桂兴初中系一所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位于华蓥段,前锋区东南部桂兴镇凤凰山山麓的桂三路,学校占地面积12509㎡,校舍面积6260㎡,现有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491人。

生均占地面积25.48㎡,教学及辅助用房生均3.75㎡,总缺口648.12㎡,体育运动场馆生均7.13㎡,缺口2003.28㎡,数理化仪器达标,生物、数学仪器数量达标、品种不达标,音体美器材品种达40%,数量达50%,无学生用计算机。

现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理化生实验及准备室各一间,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一个,男女生公寓可供200人入住。

学生食堂面积约625㎡,正为400余名学生提供营养午餐。

学校有图书约2万册,艺体设备约5万元,教学仪器及电教设备约5万元。

教师宿舍3190㎡,均是老旧的C级危房。

2、学区状况学校所在辖区面积90余平方公里,22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全镇2万余人。

学校地处农村山区漏水区,加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76%以上,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普遍,祖辈是学生的主要监护人,部分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经济条件较差,部分家长文化较低,教育观念旧,且上学较远,因此住校生人数多,家校协作教育难度大,学生养成教育较差,给教育发展带来极大困难。

(二)部条件1、教师队伍结构状况学校教师编制数为42个,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7人,工勤人员1人,专任教师36人。

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22人,占54%,大学专科学历16人,占43%;中级职称以上21人,占59%;40岁以下教师17人,占45.9%。

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

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了省、市、区、校四级骨干教师梯队,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

2、学校管理状况近年来,学校仅仅围绕“全面、和谐、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创办以住宿生规化管理和体育运动为主项目的特色学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走涵发展道路,学校在坚持依法治校的总体要求下,不断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和人性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提升推动管理机制、效能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适应。

干部队伍在管理中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班子成员配备不足,管理人员任务繁重。

3、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校狠抓教育教学的管理,向教育教学管理要质量,注重学困生的转化,注意优生的培养,学校系市级教科研实验基地校,但科研成果未能很好地转化为教育实践成果,学校抓住住校生多、山区学生体质好的特点,打造本校教育特色。

近几年的中考业绩前锋区前茅,办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域限制,生源不断减少。

由于学校服务的区域甚广,桂兴镇所在地系漏水区,很多家庭在前锋购房搬迁,这种格局也就造成了很多辖区的学生流向外地,加上辖区人口数本来少,我校面临着严重的生源压力,所以必须要在改革中求发展,改善目前的办学条件才能办好当前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2、教学人员缺编,学科结构不合理。

音乐、美术、计算机等专业教师紧缺,这些课程均由教师兼任。

教学人员缺编,所需教师进不来,师资流动困难,专职教师的缺乏或工作经验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后续发展。

3、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广大农村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意识不强,信心不足,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个人专长不突出,“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缺乏,尽管教职员工爱岗敬业,但学校要实现快速发展难度很大。

3、住校生人数多,管理经费不足,教师人数少,管理难度大。

学校地处山区农村漏水区,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加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76%以上,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普遍,祖辈是学生的主要监护人,部分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经济条件较差,部分家长文化较低,教育观念旧,且上学较远,因此住校生人数多,家校协作教育难度大,学生养成教育较差,给教育发展增加了困难。

5、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功能室紧缺。

无学生用电脑。

学校现有物理和化学实验室各一个,且实验桌都是老旧的木头和水泥桌;多媒体教室一间,投影仪一台,无学生电脑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卫生、传达室及相应的准备室,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住宿生生活所需的开水锅炉房、浴室没有。

6、饮用水困难。

学校所在桂兴镇系漏水区,虽有自来水,但经常停水且水质十分差,自来水沉淀物多,无法直接饮用,生活用水经常用桶装水代替,生活成本很高,学校办公经费本来就不足,无法自建蓄水池。

7、教师宿舍均是C级危房,存在安全隐患。

无教师周转房,还有大量教师挤占学生宿舍。

三、学校发展思路根据学校目前所处的外环境和现状,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相差甚远,尤其是在硬件设施、教师专业发展等发面有待改善和提高。

这就要求学校在今后五年时间,以人为本,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规办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住宿生管理和体育特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政风建设,创特色学校、办精致教育。

(一)办学目标办学宗旨: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办学理念:全面、和谐、成人、成才特色教育:针对住校生多的特点,强化对住校生的规化管理;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促进个性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总体目标通过五年努力,学校综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学校以体育运动、国学经典阅读、住校生管理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以“师德、教改”工程为抓手,以教科研和课堂改革为主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三)工作重点1、强化“师德”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修师德、树师表、铸师魂”,优化常规管理;2、以教改工程为抓手,搞好常规教学,上好六课,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注重“科研型”、“专家型”教师的培养;3、教师人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费比;4、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5、坚持办学理念,稳控办学规模,以寄宿制和山区体育运动为特色,发展有文化涵的农村山区精致教育。

6、加大学校教育的投资力度。

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学校基础性建设,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方面,发挥学校可持续发展优势。

具体思路: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以中青年教师培养为着力点,以寄宿制工作为亮点,以农村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突出点,以传统优势项目——体育教育为突破点,以生本课堂探索为增长点,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

四、实施步骤:(一)校园硬件建设。

对照《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逐项落实:(二)校园文化建设1、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构建具有桂兴初中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营造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全面提高我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2、具体措施(1)以特色教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2)外部环境建设①在操场四周布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容文化墙100米,操场上规划羽毛球场、排球场各一个;更换、增添楼道走廊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国学经典等传统文化,作为道德讲堂的一方阵地,营造良好育人环境;②重新粉刷室外墙壁、修缮门窗等;③校园设立校务党务公开栏、学校简介、教师风采、光荣榜、主题教育活动等宣传栏。

(3)部环境打造①办公室文化:教师办公室正前方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其余墙上悬挂各种制度、规,贴名人名言。

②班级文化:教室正前黑板上方统一悬挂国旗,黑板左右贴班训;教室正后方安装黑板报、学习园地。

左右两边墙上贴名人名言;各班根据开学初制定的文化主题活动安排,结合班级实际和学生特点,定期更换容,由团委进行量化评比。

③功能室文化:根据功能室的用途,悬挂相应制度牌。

④建设学生食堂、寝室文化,将硬件与制度、标语、清洁卫生等软环境相结合,积极构建家庭般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学校部建设和队伍建设1、坚持管理和依法治校建设:以“创造激情人生,实现自身价值”为管理理念,积极营造“人心思上,参与,快乐生活,愉快工作”的浓郁氛围,建设和谐团队、幸福团队、成功团队。

具体措施:①每年召开一次教工代表大会,审议学校工作报告、工会报告,通过一些学校重大决策、修订一些规章制度,解答教工提案的落实情况。

针对前锋区成立,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学奖制度、教师考评制度、班主任津贴发放制度;特别是高中招生政策变化,修改初三毕业班奖励方案。

②增强管理学校意识,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在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先树优、教师业务量化、校务公开、学校重大决策、人事制度等方面,做到学校管理化、科学化、程序化。

③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减轻心理压力,消除职业倦怠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④培育教职工自信的精神气质与涵养,引导教师做一个有自信,有思想,有激情,有气质,有涵养,有品位的桂中人。

⑤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生育观,建设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团队,关注家庭,构建和谐团队、幸福家庭、完美人生。

2、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立足于农村,立足于本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立足为教职工服务、热爱学校、勤于管理、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

按照:“勤政、廉洁、忠诚、团结、开拓、创新”的标准去从严选择干部,从严教育干部,从严培训和提高干部。

根据我校实际,需配齐办公室和安全办公室负责人,减少兼职,以提高学校工作的效能。

3、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计划:(1)学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继续坚持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指导思想;坚持多元化发展、个性化发展的原则,建设一支“有思想、有气质、有涵养、有能力、有研究、有成果”的教师队伍。

力争在二至四年,培养出一批师德优、业务精、教科研能力强、教学实绩突出,并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务实型、研究型、复合型的教师。

(2)完善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从观念、专业、价值等方面,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和科研意识,以“强基础、抓重点、树骨干、带整体”为思路,打造一批在全校乃至片区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班主任。

开展“魅力班主任”的评选表彰活动。

(3)进一步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结合新的绩效工资方案,扩大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影响作用,用动态管理的方式把教师考核、评价、奖励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全体教师整体、均衡、优先和特色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