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
学习目标:
1.了解改写的相关知识,领会改写的相关写作要领。
2.能按要求完成改写习作任务,培养文体、语体意识,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3.领悟改写的技巧和意义,学习有创意、灵活流畅地表达。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钱钟书说:“在遇到她以前,我从未想过结婚的事,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我也从未想过娶的女人”;冯唐在《三十六大》中说:“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赵明诚说:“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不同的表达方式,确向我们传递来同一种爱,是啊,文字就是如此妙不可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用文字表达不同的美。
二、资料助读
郭沫若曾经将《楚辞》中的《九歌*礼魂》改写成现代诗:见136页比较这两篇作品,看看有什么异同?相同处:内容基本一样;
不同处:①语体不同:文言文,一是现代白话文;②内容有稍许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根据写作需要来改写。
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
改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文体、语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三、写作指导
(一)、改写的常见形式
1.改变文体。
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
2.改变语体。
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
3.改变叙述方式。
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二)、改写的写作要领
1.要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比如,把古典名著改成通俗的少儿读物,就要选择恰当内容,简化故事情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
2.文章风格一致。
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比如,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3.叙述方式一致。
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
比如,改写的文章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就不要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改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
4.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扩写和缩写。
四、范文赏析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天的一个傍晚,薄雾笼罩着大地,隐隐约约地露出了一条船。
船慢慢地靠近建德江边上的小洲时,从船里走出来一个人,他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他身着长衫,手拿一把纸扇慢慢地走上岸,在小洲上散步。
雾渐渐散去,天上
露出一轮明月。
忽然,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他感到心旷神怡,往前一看,原来是一片花丛。
花丛中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亭子,诗人朝亭边的池子走去。
池子里的水清澈见底,池里有许许多多的金鱼,它们游来游去,好看极了。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游客们陆续离去,只有诗人孟浩然还在这里徘徊。
他离开了家乡,感到孤独、寂寞,而这江边的景色更增添了他新的愁思:家人正盼望着我的归来,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他站在亭子边眺望远方,只见远处是一片空旷的原野,秋风习习,地上铺满了落叶,一种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再极目远眺,天地相接,由于雾的笼罩,仿佛树比天还高。
诗人回到船上,弯下腰看到水中的明月就在身旁和自己做伴。
(改写文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详细地展现了原作中诗人触景生发思乡之情的场景。
又大胆想象,运用扩写,增加了诗人上岸赏景的情节和思亲的心理描写。
)
五、写作练笔
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
300字左右。
提示:
1.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3.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
六、写作实践
一、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
讲述这个故事。
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可以只改写小说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2.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3.改写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改写既忠于原作,又新颖有趣。
二、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
从中选择一篇改写
成课本剧。
提示:
1.与小说相比,剧本中的时间、人物、情节、场景更集中,以适应舞台演出的需要。
2.呈现方式要适当改变,比如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为自白或旁白,环境描写可改
为舞台说明,用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剧冲突,等等。
3.剧本写好后,在班上交流评比,选出最好的一篇,组织同学排演。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