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腊八节活动教案【篇一:关于腊八节的国旗下讲话稿】关于腊八节的国旗下讲话稿腊八节和腊八粥的故事源于佛教。
佛祖释迦牟尼原来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后来出家修道。
一次,他因饥饿劳累昏倒在地。
一位牧羊女用五谷杂粮和野果熬成粥,救活了他奄奄一息的生命。
释迦牟尼得救后,坐在菩提树下修行,并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
以后,佛教徒们把这一天定为“成道节”。
每年的这一天,寺庙的僧侣都要举行诵经活动,并仿效牧羊女煮粥敬佛。
这个习俗慢慢传到民间。
这就是腊八节和腊八粥的故事。
农历12月也叫腊月,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俗,在我国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最早始于宋代。
熬制腊八粥的材料丰富,包括八种主料、八种佐料,与腊八的“八”字相吻合,象征着吉祥如意。
俗话说“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
用各种米、豆、干果等混合而成的腊八粥不仅好吃,更折射出了我国古代粮食大丰收的喜人场景。
“腊八节”即将来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为爸爸妈妈精心熬制出一道腊八粥的想法呢?让我们把对爸爸妈妈的感激、尊敬和深深的爱,把对祖国的祈祷和祝福全都熬制到这碗浓浓的腊八粥里吧!“腊八节”是春节即将到来的第一声讯号,它拉开了春节大戏的序幕。
正像民谣中所说:“老太太你别烦,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从“腊八节“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张罗置办年货,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
让我们以快乐的心态、优异的成绩迎接合家团圆的新春佳节吧!【篇二:金苹果幼儿园活动方案(专用)】农场小当家之金苹果幼儿园户外大讲堂开课啦...(初稿)一、活动背景即将过去的寒冬,新年伊始,大自然作为孩子的第二课堂,感受课外授课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在快乐户外教学活动中开阔眼界,增强体质,锻炼意志,让孩子关注社会百科,空气污染,城市名片等,是当今幼儿教育关注的问题;另外,孩子在校和父母之间的互动性活动越来越少,像传统的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等游戏离孩子越来越远,在校无法满足孩子们的多方兴趣。
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有时间玩,有同伴玩的机会,给孩子创造一个和父母与社会密切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二、活动意义充分利用“家门口的公园”资源,学校创造一个“天然的教室”。
老师们带着小朋友在家门口的公园上课和互动游戏,让孩子充分享受阳光,躲避严重雾霾天气的污染,通过引导让幼儿充分感知户外情景中的事物,学习用具体和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大胆讲述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与社会的情感。
同时,和父母一起互动游戏,可以让孩子感受和父母一起回忆过去儿时的玩趣,增进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充实现今孩子们的课余兴趣爱好和人生观价值观。
三、活动时间2016年1月17日【腊八节】8:30--15:00 四、活动地点亚滦湾农业公园【8号暖棚区、京藏香草莓棚、稀特蔬菜棚包装车间或展示厅、花影湖区(选玩)】五、活动主题农场小当家之金苹果幼儿园户外大讲堂--开课啦六、活动口号过大年、小身躯、大能量七、活动目的第 1 页共 1 页1、让幼儿走近大自然,感受冬季的气息,感知冬天的特征。
2、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感受家乡的美景,体验热爱家乡的情感。
3、提高孩子团队意识、环保意识及安全防护意识,从而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八、活动内容1.快乐采摘(看草莓实时采摘量)或幼儿园节目/天酬跆拳道节目2.亲子互动游戏3.趣味蔬菜diy4.草莓蛋糕或者包饺子(孩子亲自制作,有专门人员教学)5.生态午餐(蔬菜宴或孩子自己制作的事物)6.冰上乐园(花影湖)7.生态农业参观九、参加人员①金苹果幼儿园3周-5周的儿童②慧聪教育机构部分学生③天酬跆拳道学生(参与)十、活动排期第 2 页共 2 页十一、活动流程(当天)活动规则滚铁环(主体亮点活动,分个人赛与团体赛)玩法:每个家庭两个家长和孩子一同参加,跑道设置宽1.5米,路程长度为35米左右。
由家长一方推送铁环前进,孩子可以随从或自愿参与助推。
枪响开始计算,人与环以二者最后通过终点者停表计时,滚铁环期间不得影响其他人前进,不得在其他跑道上进行铁环失控,禁止长时间离环(即环与钩远离超过30厘米)未在规定接力区完成传接任务第 3 页共 3 页小脚踩大脚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幼儿双脚踩在家长的脚上,家长和幼儿手拉手,听到口令后,家长带着幼儿向前跑,幼儿双脚不能离开家长的脚,看看谁先到终点。
我是小姚明玩法:家长和幼儿面对面站在规定位置。
游戏开始后,幼儿将篮子中的5只沙包分别向家长手中的篓子投去。
家长配合接沙包。
最后比一比谁投中篓子的沙包最多为获胜者。
齐心协力吃草莓目的:要求幼儿能用清楚的语言指挥家长,正确判断出方向。
人数:共15个家庭,每个家庭由三人组成,三个家庭为一组,共分3组进行预赛。
玩法:妈妈手持草莓,站在指定位置,爸爸蒙上眼睛,背着孩子,原地转三圈,在孩子的语言提醒下,去寻找妈妈手中的果实,并用嘴吃掉果实,最先吃完者为胜。
规则:爸爸妈妈不许发出任何声音,不许用手碰草莓,违者取消游戏资格。
跳房子1、单人玩法,每组根据游戏规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将沙包按规定放在第一个方格外,跳者将一只脚将沙包踢进第一格内,然后依次类推。
2、跳进第一格内,用支撑脚将沙包踢进第二格子,3、中间环节,沙包不得压线,双脚不能落地和压线。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多者,或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者,即为胜出。
盆栽diy壤和植株配合服务人员贴标,留存客户盆栽信息第 4 页共 4 页农场小当家之金苹果幼儿园户外大课堂活动流程表第页共 5 页【篇三:腊八粥说课稿】中班故事《腊八粥》说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故事:《腊八粥》。
一、说活动教材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很好,词汇量掌握的比较丰富,幼儿喜欢与他人谈话和交流。
喜欢听故事,有了一定的倾听习惯,并能较全面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发现,会简单评价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
根据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及我班幼儿现有水平,我选择了《腊八粥》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体现了中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通过一个感人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天上不会掉下来馅饼,一定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养活自己!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是很好的教育资源。
这个故事为幼儿提供了一面镜子,让幼儿借助角色形象知道什么是勤劳与懒惰,什么样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尊重和愉悦。
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
二、说活动目标结合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2、技能目标:了解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
3、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告诉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根据上述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活动的重点、难点如下:活动重点: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
活动难点:感知“勤劳和懒惰”,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为了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我采用了以下方法:重点的突破: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欣赏《腊八粥的故事》,了解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
分段播放课件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知道腊八节以及了解腊八粥的主要材料。
第二,游戏“制作腊八粥”。
游戏中萌发兴趣再选一选、认一认、粘一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加深对五谷材料的认识。
第三,品尝腊八粥。
让幼儿通过视觉和味觉来感知腊八粥的八种材料难点的突破:采用ppt,引导幼儿感知后进行讨论,并将幼儿的感受迁移到生活实际中,更加贴近幼儿,便于幼儿理解。
三、说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各种常见谷类。
2、物质准备:(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腊八粥原料的图片(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2)分成八格的碗状底板,盛放各种腊八粥的原料:(3)腊八粥食品;(4)ppt“腊八粥的故事”。
四、说教法针对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更好地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兴趣,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讲解法、讨论法、提问法、游戏法和新视听方法。
五、说学法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的要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学习方法:讨论交流法、多通道参与法,帮助幼儿理解“勤劳与懒惰”。
六、说教学程序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采用讨论交流法,提出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
“我们每天的早餐都会吃些什么?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让幼儿畅所欲言说出粥的种类,引出腊八粥。
教师小结:腊八节就要到了,每年腊月初八就叫腊八节。
小朋友们知道腊八节这一天我们有什么传统吗?(吃腊八粥)达成了重点目标的前一部分: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吃腊八粥)。
此环节达成了重点目标的前一部分: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吃腊八粥)二、欣赏《腊八粥的故事》,了解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
(分段播放)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新视听方法中。
1、在幼儿观看故事之后,我运用提问法抛出问题:(1)腊月初八,家里东西都吃光了,两兄弟后来找到了什么来做吃的?(2)两兄弟一共用了几种材料做粥呢?(3)故事里说到了哪八种材料?教师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这一环节完成了活动重点内容之一——了解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
2、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点制作腊八粥的五谷杂粮,你认识哪些呢?采用讨论交流法提示幼儿分享已有经验,教师进行补充,对于一些幼儿不太熟悉或者容易混淆的材料重点说明。
三、游戏:制作腊八粥这一环节用游戏法和提问法相结合,抛出问题:如果让你来做腊八粥,你会选哪几种材料呢?教师提示幼儿选择材料图片,并说出相应的名称,将图片逐一贴在碗状底板上,最后数一数是不是八种。
教师进行小结:原来许多五谷杂粮都能做腊八粥,只要选择其中的八种材料就能做成你喜欢的腊八粥了。
四、品尝腊八粥端上厨房烧好的腊八粥或从超市买来的灌装腊八粥请幼儿品尝。
在品尝过后,提出问题:数一数,看看自己能吃出几种材料?这一环节不但引导幼儿运用味觉、视觉,而且幼儿也在品尝之后讨论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五、感知“勤劳和懒惰”,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1、通过幼儿讨论交流理解故事内容,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为什么后来两兄弟又开始种田了呢?我们小朋友要不要像两兄弟学习呢?为什么?2、通过幼儿实际生活重点引导幼儿感知“勤劳和懒惰”,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提问:小朋友的袜子谁来洗?玩具玩完后应该怎么办?吃饭的时候用不用爸爸妈妈喂???为什么袜子要自己洗?为什么要自己吃饭???此环节我用了情感陶冶法,通过故事本身及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况,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感化、熏陶。
帮助幼儿理解“勤劳与懒惰”,形成一种概念——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