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中化学竞赛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共66张

2020高中化学竞赛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共66张

如 K 2[PtCl 4 ] 配离子 [PtCl 4 ]2-电荷数为 - 2
[Ni(CO) 4 ]
只有内界无外界, 电荷为零
13
8.1.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 配合物的命名同无机化合物: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 后。若为配位阳离子化合物,则叫“某化某或某酸 某”;若为配位阴离子化合物,则在配位阴离子与外 界之间用“酸”字连接。
[Pt(N3H)4(NO2)Cl]CO3 碳酸一氯·硝基·四氨合铂(Ⅳ)
中性分子次序: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
文字母顺序排列。
15
?中性配合物 [PtCl2(NH3)2] [Ni(CO) 4]
?即阴又阳
二氯·二氨合铂 (Ⅱ) 四羰基合镍
[ Cu(NH 3)4][PtCl4] 四氯合铂(Ⅱ)酸四氨合铜 (Ⅱ) ?某些宜混的酸根依配位原子的不同分别命名为
Cu 2+ + 4NH3
17
8.4.1 配位平衡常数
[Cu(NH3)4]2+
解离 生成
Cu2+ + 4NH3
1. 稳定常数 (生成常数)
2. 不稳定常数
Kf
?
1 Kd
[ Kf
?
c Cu(NH 3 )42? ] c(Cu 2? ) ?c4 (NH3 )
Kd
?
c(Cu 2? ) ?c4 (NH 3 )
绝大多数为金属离子,如: Fe3+、Cu 2+、Co2+、Ni2+、Ag+等
少数为非金属离子,如: B3+: [BF4]? ;Si4+ : [SiF6]2? ;
金属原子,如: Ni、Fe等
7
2.配位体和配位原子
配位体: 简称配体,与形成体结合的离子或中性分子;
配位原子: 配体中提供孤电子对与形成体形成配位键的 原子;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1
8.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8.2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健理论
8.3*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异构化 8.4 配离子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8.5 配位滴定法 8.6 配位滴定曲线 8.7 金属指示剂 8.8 配位滴定的应用
2
学习要求
1.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2. 掌握配位化合物价健理论,简要了解晶体场理论的基本
? 配阳离子 :
[Co(NH3)6]Br 3
三溴化六氨合钴 (Ⅲ)
[Co(NH3)2(en) 2](NO3)3 硝酸二氨 ·二(乙二胺)合钴(Ⅲ)
? 配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 :
K2[SiF 6]
六氟合硅 (Ⅳ)酸钾
配位数—配体名称—合—中心离子(罗马数字表示氧化数 )
配体数用二、三等中文数字表示;配体间用圆点“ ·”分 开,也可省略。
14
配体次序:先阴离子、后中性配体;先无
机、后有机配体;
[Co(NH3)3(H2O)C12]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Cu (N3)H2 (CH3COO) ]Cl 氯化乙酸根·二氨合铜(Ⅱ)
阴离子次序:简单离子-复杂离子-有机
酸根离子;
H2 [Zn (O2HC)12]
二氯二羟合锌(Ⅱ)酸
NaOH
有蓝色CuOH 沉淀
有Cu 2+
1.NH 3
Cu 2+哪里去了
2.NaOH
无沉淀生成
无Cu 2+
5
CuSO4 ? 4NH3 ? [Cu(NH3)4]SO4
内界配离子
[Cu(N3)H4 ]SO4
形成体
外界离子
配位数 配位体
6
8.1.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形成体 —— 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为具有能接受孤 电子对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
MLn? 1+L
MLn
总反应 M + nL
MLn
最后一级累积稳定常数 就是配合物的总的 稳定常数:
?n ? K1 .K2...Kn
? c(MLn) c(M)cn(L)
20
-ONO 亚硝酸根 -SCN 硫氰酸根
-NO2 硝基 -NCS 异硫氰酸根
-CO 羰基
-OH 羟基
16
8.4 配离子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Cu(N3H)4]SO4在水溶液中配合物的外界和内
界完全解离:
[Cu(N3H)4]SO4 ?
[Cu(N3H)4]2+
+
SO
24
配离子部分解离
[Cu(N3H)4]2+
NO
2
氰 硝基
CN
阴离子 配体
配位原子
ONO ? 亚硝酸根
O
SCN? 硫氰酸根
S
NCS? 异硫氰酸根
N
10
分子式
常见多齿配体 名称
草酸根 乙二胺 邻菲罗啉 联吡啶
缩写符号 (OX) (en)
(o-phen) (bpy)
乙二胺四乙酸
(EDTA)
11
3. 配位数
与形成体成键的配位原子总数
配合物
[Cu(NH3)4]2+ [Co (NH3)3Cl3] [Cu(en2)]2+
?
c(ML2 ) c(ML)c(L)
MLn?1 + L
ML n , 第n级逐级稳定常数为
K f,n
?
c(ML n ) c(ML n?1)c(L)
19
4. 累积稳定常数(β?n)
将逐级稳定常数依M次+相L 乘,可得M到L 各级累积稳定常
数。
ML + L
ML2
?1
…? K1 ?
c (ML)… c (M) c (L)
单齿配体: 只含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 多齿配体: 含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体;
含多齿配体的配合物称 螯合物。
8
9
常见单齿配体
中性分子 配体
配位原子
H2O
NH3
CO
CH 3NH2

氨 羰基
甲胺
O
N
C
N
阴离子 F- Cl- Br- I配体 氟 氯 溴 碘
配位原子 F Cl Br I
OH 羟基
O
CN-
配位体
NH3, 单齿 Cl-,NH3 单齿 en 双齿
配位原子 N Cl,N N
单齿配体:配位数 = 配体数 多齿配体:配位数≠配体数
配位数 4 6 4
中心离子电荷 常见配位数
+1
+2
+3
+4
2
4(或6) 6(或4) 6(或8)
12
4. 配离子的电荷 配离子电荷 = 形成体与配体电荷的代数和
= 外界离子的电荷的负值
c[Cu(NH 3 )42? ]
18
3. 逐级稳定常数
金属离子M能与配位剂 L逐步形成MLn型配合物, 每一步
都有配位平衡和相应的稳定常数 (逐级稳定常数 Kf,n)
M+L
ML, 第一级逐级稳定常数为
ML + L
K f,1
?
c (ML) c (M) c (L)
ML 2 , 第二级逐级稳定常数为
Kf,2
要点 3. 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分类和异构化 4. 掌握配位平衡和配位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其有关计算,理
解配位平衡的移动及与其他平衡的关系 5. 理解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配位滴定所允许的最低pH
值和酸效应曲线,金属指示剂 6. 掌握配位滴定的应用
3
8.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叶绿素分子的骨架
4
CuSO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