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X X有限公司
消防设施操作规程
编号:XF509-01 版号:A/0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20 年2 月15 日发布2020 年3月1 日实施
1目的
为规范公司消防设施操作,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XXXX公司所有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室外消火栓系统、泡沫灭火器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湿式系统)、排烟系统、防火分隔、应急照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3操作程序
3.1灭火器,本公司配备灭火器类型:MFZ/ABC8干粉、MTZ/ABC35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3.1.1使用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时,应迅速将灭火器翻转摇动数次,以松动干粉,在距燃烧物5米处拔下保险销,压下压把,站在上风向,对准火焰压下手把猛烈扫射。
3.1.2使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由两人协调操作,先将推车推至距燃烧物10米左右,一人负责放下胶管卷盘,手持喷枪对准燃烧区,另一人则拔下保险销,用来提起压杆,干粉喷出时,将射流出的干粉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左右扫射。
3.1.3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将灭火器提到火灾现场,在距燃烧物5米处拔下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压下压对准火焰进行喷射。
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接线管,防止手被冻伤。
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将二氧化碳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验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在室外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
在室内狭小空间和有人的受限空间时,严禁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防止窒息。
3.2室外消火栓系统由消防水泵、给水管道、室外消火栓组成。
3.2.1消防水泵由消火控制柜直接控制或由消防联动控制柜上的“与逻辑”联动控制,平常消防水泵控制器控制开关处于“自动”位置。
3.2.2发生火情时,打开室外消火栓箱,取出水带向起火方向甩开,将看见消防栓端的水带与消防栓进行快速连接,即在连接时将连接口准确插入滑槽,按顺时针向拧紧且牢固(以防止开高压水伤人)。
3.2.3连接完毕至少2人紧握水枪,对准火场,按逆时针方向缓慢打开消防栓阀门至最大,对准火场进行喷水灭火。
3.2.3使用消火栓时,管网压力下降到0.6Mpa时,消防泵联锁启动,待灭火结束后手动关闭消防水泵。
3.2.4制氢车间使用的接口公称直径为80mm和150mm的接口的室外消火栓,使用DN65水带时,须使用变径接口。
3.3室内消火栓使用方法与室外消火栓一致。
3.4泡沫灭火系统组成:泡沫泵、压力式泡沫混合器、低倍数泡沫产生器。
3.4.1与混合器配套的消防水泵压力,必须符合混合器进口工作压力范围的要求,否则将影响混合比,降低泡沫质量。
3.4.2混合器使用时应受限开启排气阀,随后开启进水阀,当排气阀出水时即可关闭,待储罐内压力升到需要时,可开启储液阀,混合液即可输出。
3.4.3混合器使用后,要将出液阀、进水阀分别关闭,然后开启排气阀,待压力表回零后,开启放液阀,将储罐内泡沫液和水放尽。
3.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组成:湿式报警阀组、控制阀、闭式喷头(68℃)、消防水泵、给水管道。
3.5.1平时湿式报警阀组前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每日巡查时检查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3.5.2发生火灾时,喷头受热破裂,喷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侧管网压力下降,湿式报警阀组阀瓣开启,供水侧管网压力下降,压力降至0.6Mpa时,消防泵启动,灭火结束后手动关闭消防水泵。
3.5.3灭火结束后关闭湿式报警阀前控制阀,更换破损的闭式喷头,喷头更换完成后,打开控制阀,恢复系统侧压力。
3.6排烟系统: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口、排烟阀、排烟防火阀组成。
3.6.1现场直接手动按下排烟系统控制柜开启或停止按钮,排烟风机直接启动或停止。
3.6.2 同一防烟分区两只独立火灾探测器放出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阀的联动触发信号,由联动控制器控制排烟口、排烟阀的开启。
3.6.3排烟口、排烟阀的开启信号,作为防烟风机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由联动控制器控制排烟风机的开启。
3.6.4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器上可直接手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与停止。
3.6.5开启防烟分区任一个排烟口、排烟阀,排烟风机应联锁启动。
3.6.6关闭排烟风机总管上排烟防火阀30min后,排烟风机应联锁关闭。
3.7应急照明: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系统。
3.7.1每月对应急照明进行一次手动应急启动功能检查,断开应急照明主电,应急灯5S内点亮,照明持续时间不小于30min。
3.8防火分隔:防火卷帘、常闭式防火门
3.8.1防火卷帘门系统:当发生火警时,防火卷帘由现场直接控制防火卷帘控制器,使防火卷帘直接降到地面。
断电情况下,由防火卷帘控制器通过自重下降。
3.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防应急广播。
3.9.1开机顺序:先打开控制柜后面的空气开关,再打开电源盘上的主备点开关,最后打开控制器工作开发和备电开关。
(关机顺序:与开机顺序正好相反)
3.9.2平时给备电充电,当交流电断电时,备点自动投入使用,使系统保持正常工作。
3.9.3开机时注意事项:1)主电是否正常;2)备点是否正常;3)各个指示灯是否正常点亮,声音是否正常;4)是否显示总线故障,如显示标识总线短路,应立即关机,排除故障后再开机。
5)控制器组成设备数量是否正常(包括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广播等)如总数不符,必须检查未注册的设备。
3.9.4开机后注意事项:1)查看时间,如不准确,调整时间;2)联动控制器手动是否正常;3)报警控制器是否正常;4)有无异常现象出现。
3.9.5火警处理:当发生火警时,当发生火情报警时,确认楼层后,首先通知相关部门人员到楼层观察,若为火险立即将联动控制器开关置于自动状态,同时拨打“119报警”,值班人员还应立即启动单位内部应急疏散和灭火预案,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若为误报,做好记录并将控制面板上报警复位。
3.9.6启动/停止:当确认火警时,可通过手动方式(手动允许指示灯亮)快速启动消防灭火设备。
首先应确认该设备为总线制设备还是多线制设备。
总线制设备:根据手动消防启动盘的透明窗内的提示信息找到要启动的设备对应单元,按下这个单元的手动键,命令灯点亮,启动命令发出。
若再次按下该键则命令灯熄灭,启动命令被终止;多线制设备:将多线开关打到允许,允许指示灯亮,根据多线控制盘面板上的标签找到要启动的设备对应的单元,按下这个单元的手动键,命令灯点亮,启动命令发出。
3.9.7设备的屏蔽与释放:如设备出现故障或误动作,需要将设备屏蔽的,可按以下方法操作,按“屏蔽”键输入密码,按“确认”键,输入屏蔽设备的6位数编码,按TAB键,输入设备类型,此时“屏蔽”灯被点亮,按取消键退出该界面。
取消被屏蔽的设备操作,按“取消屏蔽”键,输入密码,按“确认”键,输入要释放的设备的6位数编码,按“TAB”键,输入设备类型,按“确认”键,此时该设备已被释放。
且“屏蔽”灯熄灭。
3.9.8键盘解锁:控制器开机默认为解锁状态,若进行命令功能键(除“消音”、“记录检查”
键外)操作,液晶评显示一个要求输入密码的画面,此时输入正确的用户密码并按“确认”键,才可以继续操作,同时完成键盘解锁。
3.9.9打印方式设置:按下“打印控制”键,液晶屏显示设置打印方式菜单,在“关闭打印机”的状态下,系统不打印任何信息。
3.9.10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发生火灾时人员按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按钮所在区域内声光警报器发出相应报警,火灾警报器单词发出火灾警报时间宜为8~12S,同时设有消防应急广播时,火灾声警报应与消防应急广播交替循环播放,火警信息在火灾显示器上显示。
3.9.11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应由火灾自动报警器(联动型)发出。
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
消防应急广播的单次语音播放时间宜为10~30S,应与火灾声警报器分时交替工作,可采取1次火灾声报警器播放,1次或2次消防应急广播播放的交替工作方式循环播放。
3.10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剩余电流探测器、输入模块、电气火灾监控器。
3.10.1总线剩余电流探测器,探测到电缆电流超过探测器设定电流时,输入模块发信号至电气火灾监控器,监控器发出警报声。
3.10.2值班人员以最快时间确认报警信息,并及时通知电仪部门检查报警区域内电气设备状态,做好记录后按“复位”键复位,如是误报按下“复位”键复位并做好相关记录。
4相关记录(无)
5相关文件
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
5.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5.3《建筑排烟防烟系统技术规范》(GB51251)
5.4《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
5.5《消火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
5.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