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法律基础2015年真题

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法律基础2015年真题

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法律基础2015年真题(总分:3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5,分数:35.00)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______。

∙ A.全体代表的五分之一通过∙ B.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通过∙ C.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D.全体代表通过(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我国《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故本题答案选C。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四次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总纲,把依法治国纳为基本原则的是______。

∙ 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正案(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故本题答案选C。

3.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______。

∙ A.宪法相抵触∙ B.民法相抵触∙ C.刑法相抵触∙ D.政策和法规相抵触(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故本题答案选A。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______。

∙ A.国家机关∙ B.人民团体∙ C.中国的政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机构(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

故本题答案选D。

5.缺(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缺)解析: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______。

∙ A.单一制∙ B.民主制∙ C.单一制与联邦制混合∙ D.共和制(分数:1.00)A. √B.C.D.解析:7.缺(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7~15.缺)解析:8.甲今年15周岁,犯放火罪,______。

∙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可以负刑事责任∙ 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本题答案选A。

9.某天夜里,李某潜入王某家行窃。

李某进入房间,看见王某在熟睡。

李某拿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刚要离开时,他担心房间里会留下自己的手印和脚印,于是点火烧房子,结果导致王某严重受伤。

对于王某的受伤,李某主观上是______。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本题中李某点火烧房子可以预见会烧伤熟睡的王某,却放任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

故本题答案选8。

10.某天下午,甲正在瓜棚午睡,突然听见响声,发现乙正在偷瓜,便随手拿起一把菜刀跑过去。

乙见状便丢下西瓜逃离瓜棚,但甲紧追不放,直至将刀砍在乙的肩上,导致乙受重伤。

对于乙的受伤,甲的行为属于______。

∙ A.正当防卫∙ B.事后防卫∙ C.防卫过当∙ D.防卫挑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事后防卫,是指不法侵害终止以后,对不法侵害人的所谓防卫。

本题中,乙见甲持刀过来便丢下西瓜逃离瓜棚,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但甲紧追不放,直至将刀砍在乙的肩上,导致乙受重伤的行为属于事后防卫,属于不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本题答案选B。

11.某日,张某在对杨某实施抢劫过程中,因杨某的苦苦哀求最终放弃了抢劫行为。

张某的行为属于______。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本题张某自动放弃了抢劫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故本题答案选C。

12.教唆犯主观上存在______。

∙ A.故意∙ B.过失∙ C.故意或过失∙ D.行为上的认识(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成立教唆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客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二是主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

故本题答案选A。

13.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时间以后,可予以______。

∙ A.改为死缓∙ 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假释(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故本题答案选D。

14.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后罪必须是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______。

∙ A.1年内∙ B.3年内∙ C.5年内∙ D.10年内(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构成一般累犯的时间要件是,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

故本题答案选C。

15.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获得辩护的主体是被告人和______。

∙ A.原告人∙ B.被害人∙ C.自诉人∙ D.犯罪嫌疑人(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有权获得辩护。

故本题答案选D。

16.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特有的基本原则之一的是______。

∙ A.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B.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C.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D.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分数:1.00)A.B.C. √D.解析:17.25~26缺(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25~26.缺)解析:18.对刑事案件的地域管辖的人民法院,原则上是______。

∙ A.被告移送地人民法院∙ B.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C.犯罪地人民法院∙ D.最初受理案件人民法院(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故本题答案选C。

19.在某一刑事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检察院向法庭提供了一把在犯罪现场发现的带指纹的水果刀。

该水果刀属于刑事诉讼证据中的______。

∙ A.书证∙ B.物证∙ C.鉴定意见∙ D.勘验笔录(分数:1.00)A.B. √C.D.解析:20.在公诉案件中,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的主体是______。

∙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被害人(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故本题答案选B。

21.缺(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缺)解析:22.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审判适用的程序是______。

∙ A.简易程序∙ B.普通程序∙ C.公诉程序∙ D.再审程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属于自诉案件,适用普通审判程序。

故本题答案选B。

23.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二审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错误或量刑不当的,应当______。

∙ A.裁定驳回上诉∙ B.裁定撤销原判∙ C.改判∙ D.发回重审(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25条规定,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故本题答案选C。

2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以下属于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是______。

∙ A.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公开审判∙ C.坚持两审终审制∙ D.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故本题答案选D。

25.缺(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34~35.缺)解析:26.甲今年12岁,父母健在,另有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身体尚好,还有一位哥哥,对甲的监护,其顺序为______。

∙ A.父母、(外)祖父母、兄弟∙ B.(外)祖父母、父母、兄弟∙ C.兄弟、父母、(外)祖父母∙ D.兄弟、(外)祖父母、父母(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故本题答案选A。

27.2013年6月,甲向乙借款3万元,约定半年后偿还。

2013年10月,甲离家远行后没有任何音讯。

甲离家之前,将刚收回的货款5万元现金交给父亲保管。

乙想要收回甲的3万元借款,可以采用的最有效的方式是______。

∙ A.直接向法院起诉甲,要求甲偿还借款∙ B.直接向法院起诉甲的父亲,要求甲父偿还甲的借款∙ C.向法院申请宣告甲失踪,然后请求甲的财产代管人偿还债务∙ D.向法院申请宣告甲死亡,然后请求甲的财产代管人偿还债务(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甲离家至今未满两年,不能申请宣告失踪更不能申请宣告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