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源危机与生物能源

能源危机与生物能源

能源危机与生物能源摘要:能源危机是目前世界上迫在眉睫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同时却面临着资源越来越短缺的困境。

文章阐述了能源危机的现状,总结我国目前面临的能源问题,并介绍了应对能源危机的对策。

提出走生物能源的低碳之路,指出生物能源的定义及其优势和发展潜能,介绍了生物能源未来的发展道路以及我国发展生物能源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能源危机,生物能源,发展现状,未来展望引言:能源危机目前迫在眉睫,那我国的情况又如何呢,有什么应对的对策?生物能源可行吗,比传统能源具备哪些优势呢,又有怎样的发展前景?1.能源危机的现状1.1能源危机迫在眉睫能源危机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

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

然而这一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

石油储量的综合估算,可支配的化石能源的极限,大约为1180~1510亿吨,以1995年世界石油的年开采量33.2亿吨计算,石油储量大约在2050年左右宣告枯竭。

天然气储备估计在131800~152900兆立方米。

年开采量维持在2300兆立方米,将在57~65年内枯竭。

煤的储量约为5600亿吨。

1995年煤炭开采量为33亿吨,可以供应169年。

铀的年开采量目前为每年6万吨,根据1993年世界能源委员会的估计可维持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

核聚变到2050年还没有实现的希望。

化石能源与原料链条的中断,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冲突的加剧。

近10年来,中东及海湾地区与非洲的战争都是由化石能源的重新配置与分配而引发。

这种军事冲突,今后还将更猛烈、更频繁;在国内,也可能出现由于能源基地工人下岗而引发的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

总之,能源危机迟早会爆发;它的爆发将具有爆炸性!1.2能源危机在中国1.2.1水资源现状我国潜在水资源总量为2.7万亿立方米,在世界上仅次于巴西、前苏联、美国和印尼而居第6位,绝对量是丰富的。

但由于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列世界第88位。

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为12900立方米,我国为2695立方米,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仅相当于美国的1/5,加拿大的1/48。

而且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水资源每年都在递减。

与此同时,我国在生活生产中消耗的水又在以惊人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世纪末,用水总量将达到5500亿立方米/年,占到多年平均经流总量的21%。

用水总量直逼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危机”也就为期不远了。

1.2.2土地资源现状我国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但当考虑人口因素时,我国人均占有土地不足0.01平方公里,约为世界平均数的1/3;我国现有耕地97.3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耕地的7%,居世界第4位,人均耕地约0.001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平均耕地的36%;草地总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人均草场0.0036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平均数的56%;林地面积125.3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120位,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001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8%。

按照一般的观点,这实际上已接近农业承载的极限。

1.2.3海洋资源的情况海洋资源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我国海域辽阔,总计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总计32647公里;岛屿众多,达6536个;大陆架宽广,黄、渤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大陆架宽200-600公里,南海大陆架宽180-250公里;海深资源丰富,现有海深面积计14.07万平方公里;鱼类繁多,经济鱼类捕捞量400-470万吨;海底石油可观,总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100亿吨;海滨矿砂矿床多,达124个,探明储量4.36亿吨,等等,绝对数量都不少。

但若按12亿多中国人口的人均计算则很少。

1.2.4矿场资源的情况我国累计发现矿床种类162种,其中探明一定储量的148种,发现矿床和矿化点20多万处,控明储量的矿区1.4万多处。

截止1989年底,我国的钨、锑、钒、钛、锌、锂、锡、硫铁矿、稀土、菱美矿、萤石、重晶石、石墨、石膏等矿产的探明储量均居世界首位,铜、钽、铌、汞、煤、石棉、滑石等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第三位,铁、镍、铝、锰等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四、第五位。

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拥有矿种比较齐全,探明储量比较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而且矿产的总量也多,45种主要矿产保有储量的价值排到了世界的第三位。

虽然如此,但若按人均拥有量计算,我们却还是无法脱掉“贫矿”的帽子。

2.应对能源危机的对策面对能源危机,办法主要是“开源”和“节流”。

开源,广开能源输送,储备之源。

一是能解决能源来源,二是解决运输问题,三是开拓能源发展新趋向。

节流,就是要减少能源消耗。

体制改革是“节流”的重中之重。

彻底改善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抛弃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相对型经济增长模式,走集约利用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是从大处着眼来“节流”。

再者,即使体制改革较慢,价格杠杆同样是有效的手段。

利用煤价、水价、电价、油价来调控能源消费,不仅弥补能源供应上的某些不足,还能促使人们树立能源保护意识。

此外,曾经被我们视为传家宝的“节约”二字也有必要重新拾起来。

3.开拓生物能源之路3.1生物能源的定义生物能源既不同于常规的矿物能源,又有别于其他新能源,兼有两者的特点和优势,是人类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及有机废水等几大类。

从广义上讲,生物质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它的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所以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

生物质是太阳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储存器。

太阳能照射到地球后,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质能;由于转化为热能的太阳能能量密度很低,不容易收集,只有少量能被人类所利用,其他大部分存于大气和地球中的其他物质中;生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能够把太阳能富集起来,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人类发展所需能源的源泉和基础。

基于这一独特的形成过程,生物质能既不同于常规的矿物能源,又有别于其他新能源,兼有两者的特点和优势,是人类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3.2生物能源的优点生物能源既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又兼具减轻环境污染的特点。

还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唯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能源。

它不仅具有资源再生、技术可靠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对环境无害、经济可行、利国利农的发展优势。

3.3我国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是能量密度低、分布广泛、不易收集利用。

我国每年的社会生产活动都要产生大量的工农业废弃物,特别是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大多数农民仍以薪柴和秸秆为主要的生活燃料,在春耕秋收的时候,各地的田边地头频繁出现露天焚烧秸秆的现象,不仅影响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且导致植被严重破坏,使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现代生物质能技术为我国工业、农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利用现代技术可以将生物质能转化成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生物质燃料,显著改善能源利用方式与工作环境,大大提高利用效率,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3.4生物能源的发展之路3.4.1世界进展能源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基础之一。

21世纪的能源面临巨大挑战,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能源系统的主体。

美国能源部在1993年1997年的2次规划中都将生物能源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并预测2010 年生物能源将占整个能源市场的50%。

欧盟在2000年11月提出了清洁能源“绿皮书”,又于2002年4月也启动了“欧洲聪明能源计划”,计划2010年生物能源至少达到12%以上。

3.4.2我国生物能源未来展望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传统利用生物质能的比例将越来越少,到2050年,农村生物质能的利用中传统利用方法不到1%,但是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技术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到2050年可能达到农村总能耗的13%。

另外,从预测中可以看出天然生物质能在农村能源的比例随时间推移将越来越少,从30%降到13.7%左右,但是不管那个时期,也不管那个方案,生物质能在农村能源中的比例都很大(高于14%),而且是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占可再生能源的50%以上),这可以充分说明生物质能在今后几十年内在我国农村能源,甚至于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地位。

3.5我国应如何发展生物能源推动生物质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抓好六个环节:1、生物原料选择环节——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玉米、甘蔗、薯类、作物秸秆、油料作物和废油加工而成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产品。

目前,我国的燃料乙醇主要以玉米淀粉获蔗糖为原料生产,在国际粮食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我国各界普遍把眼光投向了木薯、菊芋、油桐、麻疯树等非粮作物和玉米芯等生物质废弃物。

2、关键技术研发环节——虽然我国已实现以玉米、甘蔗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产业化生产,但生产装置在液化、糖化、发酵等工序和分离、系统灭菌等技术环节与发达国家装置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生物能源技术产业化基础薄弱也是制约生物燃料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生物能源产业技术路线需要全面分析论证技术、经济、环境和能源问题,建立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从产业技术路线中遴选出值得推广和大规模发展的产业技术。

3、生产质量管理环节——在这一环节,关键要重视生物能源生产技术和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

4、销售渠道设置环节——销售渠道不完善也是影响生物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物能源的发展不仅要有技术、产能的推动作用,更需要市场需求的拉动和引导。

在能源需求持续高涨的情况下,打通新能源的供需渠道就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保障产品质量前提下,有重点、分阶段地放宽和拓展生物能源的销售渠道,必将有助于这一新兴领域又好又快发展。

4.结语能源危机目前确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形势一样十分严峻,但是我们相信会有应对的对策,生物能源就是一条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之路。

目前生物能源具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及前景,但是我们若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物能源,仍需继续努力。

只要不懈地探索、研究和努力,相信我们终会走上生物能源这一低碳之路的。

参考文献[1]吴方, 时香丽. 中国,如何面对能源危机[J]. 中国三峡建设, 2008, (9)[2]张宗兰. 中国,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现状与展望[J]. 中外能源,2009,(4)[3]谭天伟,王芳,邓利. 中国,生物能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现代化工,2003,(9)[4]丁声俊. 中国,生物能源:开拓低碳经济之新路[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3)[5]简方. 中国,我国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