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固体》教案
授课内容:认识固体
授课班级:三年级
授课日期:2016.9.12
教材: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第一节认识固体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类。
2、引导学生在通过各种感官,如眼看、鼻闻、口尝、耳听、手摸等方法知道固体的形状、软硬、透明度、颜色各方面的性质。
3、让学生养成在实验的全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固体性质的乐趣。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归纳等活动认识固体的性质。
教学准备
文具盒、橡皮、生熟鸡蛋、石块、粉笔、面粉、水、牛奶、沙漏、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完整鸡蛋和碎鸡蛋之间的比较
老师问:同学们,在课堂开始之前,我想问下,大家是怎么区分固体和液体的?
好,这位同学说,固体是硬的,液体是软的。
那我们先来看下,打碎的鸡蛋是什么体,完整的鸡蛋是什么体?
学生:打碎的鸡蛋能流动,是液体,没碎的鸡蛋是固体。
老师:非常好,那我们接下来再看一下,能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固体。
拓展
老师:面粉是什么体,水是什么体?
学生:面粉是固体,水是液体。
老师往面粉里加水,不断搅拌,溶液变乳白色浑浊液体。
老师:现在是什么体?
学生:液体
老师:之前,我们说过,面粉能不能完全溶解在水里?
学生:不能
老师:所以说,过会儿就会有大量的面粉沉淀下来对不对,那沉淀下来的那团面糊有事什么体?
学生讨论,产生疑问。
老师通过比较固体和液体,引导学生知道,水和面粉的混合物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老师:好,有的同学说是固体,有的同学说是液体,还有位同学说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大家知道吗,面粉不能完全溶解在水里对吧,所以静置一会儿,有些面粉就会沉淀下来对不对。
所以呢,里面既有液体,也有固体,我们称这个为,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
我们继续来说固体,固体有什么统一的性质呢?
固体有各自的形状,有扁平的,长方形的
固体的坚硬程度也不同,有的软,有的硬
固体各自的颜色也不同,黑的红的白的,也有无色透明的。
所以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描述固体呢?
二、实验: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认识固体的性质
实验要求
1、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合作交流,并做好记录。
2、对石头、橡皮、塑料尺、硬币加以研究。
3、在活动过程,注意安全。
实验内容
观察四个方面:形状、颜色、透明度、硬度。
每组同学分别观察一样,寻找固体的共同点。
十分钟后,请个同学上台汇报研究结果,描述固体的性质。
学生上台积极发表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老师:我们来观察不同的固体,看他们的性质,然后总结出他们都具有的性质,我们就能得出固体的一般性质了对吧。
好,老师给每组同学发了四样东西,分别是石头,硬币,塑料尺,橡皮,我们分别观察下每种固体的形状,颜色,透明度和硬度好不好。
老师:同学们通过比较发现什么共同点?
我们看表格,每种固体的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软硬也不同,透明度也不同。
有没有发现,虽然固体的形状不相同,但一定有形状。
所以说,固体有什么性质,固体有一定的形状。
好,我们回到第一个同学说的,液体是能流动的,固体是不能流动的,到底对不对呢。
老师拿出沙漏,演示给同学们看。
老师:液体能流动,沙漏里的沙子也能流动,它也是液体么?
学生陷入迷惑。
老师:同学们都陷入了困惑,沙子呀,是由一粒粒非常小的沙粒组成的,沙粒是固体对吧,所以沙子也是固体。
老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沙子无论怎么流动,它的体积会不会变?学生:不会
老师:他的体积不会变。
所以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啊,固体有一定的形状,而且有一定的体积。
老师:那大家再想一下,颗粒大小不同的固体后,质量和体积会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在来做个试验探究下。
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实验器材。
这是两个烧杯,一个烧杯装了150ml 的大米,另一个呢,装着150ml的塑料块。
首先我们来看两种固体混合后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我们先看质量,我们要测什么呢,首先是混合之前的大米和塑料块的质量,然后是混合后的质量,然后我们进行比较对吧。
体积也是这样,先测大米和塑料块各自的体积然后相加,再称一下混合后的体积然后就能比较出有没有变化。
大家先称一下两个烧杯分别多重,到时候减去烧杯的质量。
小组长把混合前后的质量和体积都记录在表格里。
然后大家将大米倒入装有塑料块的烧杯中,称一下重量,并看一下体积.也记录下来。
好,这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混合前质量相加的和与混合后的质量相等,混合前体积相加的和与混合后的体积不相等。
大家得到的结论是否和这组同学一样呢?
给大家看老师测到的数据,大米204.2g,塑料块是63.4g,混合前的总质量是267.5g,混合后的总质量是267.5g,所以混合前后的质量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混合前的体积都是150ml加起来是300ml.但混合后
的体积只有210ml.
所以,颗粒大小不同的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体积改变。
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大米比塑料块小,钻到塑料块的缝隙中了。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
塑料块有一定的形状,随机排列会产生空隙,颗粒小的大米就会钻进缝隙中,所以,体积会变小。
最后,我们回顾下今天讲的知识。
第一个,固体的两个要素是什么呢?
同学: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老师:颗粒大小不同的固体混合后,质量?
同学:不变。
老师:体积呢?
同学:变小。
老师:非常好,下课
附录:实验记录表格。